借读费取消得好外来人员子女在青入学享受"市民待遇"(图)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11月06日10:20 青岛新闻网-青岛早报 | ||
一直以来,子女就读问题困惑着不少外来人员,且不说每学期要交一定数额的借读费,光是找个接收学校就要费尽脑筋。如今,外来人员子女入学难的问题可以解决了。昨天,记者从市教育局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从下学期开始,外来人员子女义务教育阶段入学享受“市民待遇”,取消借读费。 据了解,根据以前的规定,我市的外来人员子女如果没有市内四区户口,要想入学,必须交借读费。借读费的收费标准为:小学每人每学期300元,初中每人每学期500元。 新政策实施后,外来人员子女就读市内小学、初中将免交借读费。此外,从下学年开始,外籍人员子女的借读费也将取消。如果外来人员和外籍人员对青岛发展做出过贡献,其子女还将享受额外优惠。新政策具体细则尚在制定中,咨询热线7654321。 “真情塑造未来”市教育局局长杜小悌谈规定出台幕后 我市为何要出台以上措施呢?市教育局局长杜小悌介绍,日前国家发布文件,要求各地放宽对外来人员子女入学的政策,尽量使其与本地市民的政策相同或相近,在此背景下,市教育局出台了相关措施。 杜小悌称,市教育局昨日推出“真情塑造未来”品牌,是为让更多家庭、更多学生从中受益,这也是青岛在国内同类城市中较先推出此项措施的原因之一。 团市委权益部工作人员杨彬:50万人少了后顾之忧 团市委权益部工作人员杨彬介绍,目前,我市约有50万外来务工人员,这批人已经成为青岛城市发展的主要力量之一,他们子女的教育问题日益突出。今年以来,权益部已经接到100多起关于外来人员子女入学借读费的投诉。 胡先生·律师·来青工作多年 躲着孩子去交钱 在我市某律师事务所工作的胡先生是名外来人员,他儿子在市南区某小学读三年级。 胡先生说:“我在这个城市生活多年,感觉自己已经融入这个城市,可是每当孩子开学交费的时候,总要比别的人多交一些钱,钱多少不是问题,被排挤在外的感觉很不是味。为了不让孩子感染上这种情绪,我去交费的时候,只好躲着他。” 评论 给他们一个公平环境新华社记者李薇薇 “他们(城市孩子)有时瞧不起我们,给我们白眼,不和我们玩。”在刚刚结束的中国流动儿童状况抽样调查中显示,有近四分之一的流动儿童抱怨城里人看不起他们。这个数字不能不引起人们的深思:为什么纯洁如水的孩子也会有高下之分? 归根结底在于:我们的生活之中还有太多对外地人口的不公平待遇。 从儿童心理发展的角度来看,歧视是对儿童最大的隐性伤害。歧视可能会带来两种不利的结果:一是使儿童变得退缩;二是受歧视的儿童往往会对周围的人甚至社会产生敌意,从而导致问题行为的出现。 这就不能不令人担忧:如果流动儿童在城市不能被平等对待,经常遭受歧视,那么从长远来看,不仅会对流动儿童本人造成心理伤害,也会给社会稳定带来隐患。 数字 据新华社报道,5日公布的中国流动儿童状况抽样调查结果显示,我国流动大军中儿童占两成,约有2000万人。流动儿童中义务教育年龄段近10%处于失辍学状态,近半数适龄儿童不能及时入学,“超龄”上学现象比较严重。我国流动儿童的受教育状况不及全国儿童的平均水平。 七嘴八舌 昨天,记者随机调查了10名外来人员和市民,其中8人认为这是“好事”,另外两人不愿发表意见。 台东某餐馆老板杨先生:以后不用再交借读费了,我想可以给女儿多买些课外书。 某机械公司工人张雷:我老家安徽,听说孩子来这里上学要多交不少钱,就把他放在老家了,现在好了,有了新政策,我准备把儿子接来上学。 某外资企业职员肖先生:我们青岛市民也有在外地工作的,我想他们肯定也希望当地政府也能如此对待自己。 某单位负责人赵先生:外来人员的子女以后很可能留在青岛,为青岛做贡献。有关部门出台这个措施,从长远来看,是为我们青岛培养人才。除据新华社外均由本报记者姜好撰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