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天气 答疑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三大名人添香“美人窝”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11月07日08:07 湖南在线-三湘都市报

  益阳市的桃江县,建县历史不长,文史资料偏少。与该县有关的历史名人的史料,大多散落在民间。

  今年5月,该县在部署地方志编纂工作时,从《丁氏宗谱》中发现了陶澍的1篇文稿。此后几个月,县志办公室和各乡镇的修志人员广收族谱,陆续发现了陶澍的几篇文稿和于右任、蔡元培的手迹。于右任、蔡元培与桃江的缘分

  于右任、蔡元培的手迹均见于民国二十二年出版的八修《丁氏宗谱》。于的手迹是“丁氏宗谱”的题字及其签名,签名处左侧盖有其印章。

  于右任(1879—1964),陕西泾阳人,才华横溢,被称为“西北奇才”。1905年与同学创办复旦公学(复旦大学前身)。1906年加入同盟会,先后创办多家报纸倡导革命。历任南京临时政府交通部次长、国民政府审计院院长、监察院院长等职。解放后寄居台湾,时以诗文抒发思念桑梓、渴望统一之情。他的诗、词、曲均有很高的造诣,尤其为世人所推崇的是其书法艺术,被誉为一代书法宗师。此次留在《丁氏宗谱》封面上的手迹,正展现了这位大师将魏楷、行书、隶书和谐地融为一体的独特的书作风格,为族谱增添了异彩。

  蔡元培的手迹则是这一族谱的序文,全文如下:“吾国世家巨室,大抵皆有族谱,所以辨昭穆,别亲疏,沿流溯源,不忘其本之义也。其体例虽皆袭用欧苏,而亦小有出入。今观益阳丁氏最近所修族谱,有数善焉:系表中夫妻平列,不以夫统妻,删除‘侧室’‘副室’等字样,优点一;女子亦列世系,优点二;妇人改嫁直书不讳,优点三;族立学校有学产表,优点四;丁口多寡有统计表,优点五;墓志家传有过于粉饰与行事不符者斥去不录,优点六。凡此皆循名责实别具只眼,事虽踵旧意则开新,堪为信史者也。丁氏始迁益阳在元至正间,迄今传世二十有三,人数以万计,泱泱乎大族矣。修谱已至第八次,脉络分明,本支辑睦,岂非家庭之盛事、当世之良模乎?”

  蔡元培(1868-1940),浙江绍兴人,清光绪年间进士,有深厚的汉学功底。1894年中日战争后,开始接触西学,受民主革命思想影响,立志举办新式教育,先后参与发起成立中国教育会、光复会,亲任会长。1905年加入同盟会,1907年赴德国留学。辛亥革命后回国,出任南京临时政府第一任教育总长,1917年任北京大学校长;1927年离开北大,先后任南京国民政府大学院院长、中央研究院院长、监察院院长等职。因其知识渊博,思想进步,被中国共产党誉为“现代知识界的卓越前驱”。

  这位学贯中西的大学者所作的上述序文,以毛笔书写,字迹为亦柔亦刚的行书,显出其精湛的书法功力。辞章文白相间,生动流畅,言简意赅。文内把男女平等、学产登记、人口统计、去伪存真等作为丁氏八修宗谱的“数善”给予充分肯定,反映了这位近代民主革命家、教育家、科学家领先于时代的进步思想。

  于、蔡这两位名声显赫的大人物都不是桃江人,也非丁氏亲属,为何会留此手迹?

  该县修志人员告诉记者,据他们考证,桃江丁氏一族中,民国时期出了个叫丁文安的名人,此人曾任国民党军报《扫荡日报》的社长(逝世于50年代),与周恩来、邵力子有交往,更是于右任、蔡元培的好朋友。于、蔡的手迹,就是当地丁氏修谱时,由丁文安先生求来的。有关专家对此表示肯定,并认为于、蔡手迹的新发现,对研究民国人物和桃江历史都颇有意义。“晚清第一人才”热心方志

  桃江县这次发现的陶澍文稿,有丁氏宗谱中的《赠别对山老先生叙》,有胡氏族谱中的《直翁胡公传》、《胡品山先生暨配刘孺人墓表》和曾氏族谱中的另两篇人物传记,还有《南坝张氏四修谱叙》和为刘氏支谱所作的3篇序文。

  据有关学者审核,陶澍的以上9篇文稿,只有为刘氏支谱所作的两篇序文已收入陶澍文集,其他7篇都属首次发现。对陶澍有专门研究的湖南城市学院教授陶用舒认为,这一发现,对清史研究特别是陶澍学术研究具有重要价值。

  陶澍(1779—1839),出生于安化山乡小淹一个家道中落的诗书人家。自幼勤劳朴实,聪颖好学。经多年苦读,于清嘉庆年间考中进士,在京为官十余年后,到地方担任过主考官、兵备道、按察史、布政使等职,直至升任两江总督、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右都御史。所历各任皆政绩斐然,是当时首屈一指的政治家、理财家、经济改革家,被林则徐、魏源、左宗棠、曾国藩等尊为良师,并以文才闻名朝野,后人誉其为“晚清第一人才”。

  陶澍在桃江族谱中留下的5篇人物记,写的都是德高望重的民间人物,文言文体,夹叙夹议,多有细节描写。

  如《赠别对山老先生叙》,内容是写作者与丁对山老先生的交往,全文近800字,开篇写道:“戊辰之秋,束装北上,泊舟资水之阳,过对山先生之居而告别焉。于时疏雨乍过,庭院无尘,隔江云树,漠漠摇于几席。先生置酒为饯,顾予言曰:‘行矣。为国家有用材,吾子勉之。’予唯唯谢:‘不忘。’”情景交融,文彩可见一斑。

  这位“晚清第一人才”为桃江族谱所写的4篇序文,均蕴含有族谱学的渊博知识。他在《南坝张氏四修谱叙》中这么论述:“太史公著本纪,不能溯阳里始基;李斐知溯隋魏矣,不能溯隋魏以上;司马贞知溯刘累矣,不能溯刘累以上;惟罗长源探本穷源,知出帝尧。溯人谱系何其难也!然其所以难者,有故:秦兼天下,划削旧迹,宇内族姓,大半失厥本源……”文中先举出事例,说明溯源修谱之艰难!再讲明之所以难,是因为秦统一中国时焚书灭典,使多数族姓失去了可溯之源。论点鲜明,论据充分,使人信服。

  他在《刘氏族志》的刘村支谱序中写道:“余考古姓氏之书,最难谱者莫如刘氏:有始为刘而后非刘者;有始非刘而后为刘者;有同为刘而异其源者;有同为刘而殊委者……”紧接着,洋洋千言都是从古至今的例证,把刘氏一族的来龙去脉讲得清清楚楚。陶澍爱妾乃桃江美女

  作为安化籍的清代大臣,陶澍为什么在桃江5个姓氏的族谱留下9篇文稿?据陶用舒教授和桃江有关人士考究,这是缘于陶澍的一段经历和特殊情感。

  乾隆年间,因家中生计艰难,满腹诗书的陶澍之父陶必铨决定择地设馆授徒。桃江与安化一衣带水,而当时的桃江比安化富裕得多,耕读风气和民俗却与安化相似,自然是陶必铨栖身立业的首选之地。聪明伶俐的少年陶澍深得父亲喜爱,前往跟读,父子俩在这里前后生活了好几个年头,直到陶澍赴京参加会试。在此期间,当地的人们对陶氏父子热忱相待,帮助颇多,陶澍念念不忘。丁对山老先生便是他忘不了的恩人之一,以至在丁迁到益阳城经商之后,已经为官的陶澍还亲自登门看望。《赠别对山老先生叙》就是这样写下的。

  在桃江,陶澍从十多岁成长到二十出头,度过了苦读成才而又天真烂漫的宝贵年华,也留下了“少年才子”的美名,留下了他机警聪慧、善作诗联的许多佳话。自己青少年时代的得志、桃江山水的美丽和人们的善良,使得陶澍对这方土地一往情深。因此,陶澍为官后即重游故地。

  更值得一提的是,在故地重游时,这位踌躇满志的才子对桃江美女贺氏一见钟情,不久便将她娶为侧室。而贺氏所生儿女都很乖巧聪明,被陶澍视为掌上明珠,其中一爱女后来由陶亲自做主,许配给益阳大才子胡林翼(晚清大臣)为妻。为表达对贺氏的爱心,陶澍还在桃江兴建了富丽堂皇的别墅———宫保第。他女儿和胡林翼的婚事,就是在宫保第举办的。

  在成才故地有了爱妾,使得陶澍有了更牢固的“桃江情结”,在桃江的活动更加频繁:在这里,他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联,仅有据可查的就达20多首(副)。如《咏贺氏夫人》:“桃花含笑沐甘霖,众说江花美绝伦;今日妾从堤上过,为何人不看桃林?”

  在这里,他捐资整修浮邱山的寺庙佛殿,亲题匾额,并把道光皇帝赐给他的“印心石屋”四字摩嵌于浮邱山古寺。他还邀集文人诗友到桃花江畔咏钓鱼台,歌凤凰山,述农家乐,记茶桑事,留下不少佳作。

  在这里,他发放赈银扶贫济困,贷放银两扶持小商品生产经营,帮助农民引进先进的耕作技术,还捐款办学助教、修桥筑路、建坝开渠,使宫保第一带呈现经济繁荣、教育发展、人民安居乐业的景象。

  可以说,陶澍把桃江视为了第二故乡。这样,就不难理解他为什么会在桃江的族谱中留下那么多文稿了。文/图 本报记者 陶田阶 通讯员龙玉牛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注册新浪9M全免费邮箱
  新浪二手市场重新开张
  精彩华纳铃声免费下载!还有精彩大奖哦!
  新概念,英语学的阶梯 英语口语速成新攻略 任汝芬领衔冲刺2004考研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新浪精彩短信
两性学堂
体验缠绵中的滋味
回味激情后的温柔
非常笑话
非常心情加油站
让你越看越过瘾
图片
铃声
·[王 杰] 我比他好
·[和 弦] 黑客帝国
·鸟啼铃语 蟋蟀铃声
铃声搜索



新浪商城推荐
性感宝贝
  • 情趣小内裤48元
  • 绳缚式内衣新品
  • 佳能数码相机
  • EOS 10D专业相机
  • s50照相机
  • 市场最新动态
  • 免费注册上网经商
  • 千样数码精品
     (以上推荐一周有效)
  • 更多精品特卖>>
    每日2条,28元/月
    原色地带--普通图片铃声,5元包月随意下载随心换. 
    炫彩地带--彩图和弦铃声,10元包月下载,时尚又精彩
    超级精彩
    爆笑无比
    醉酒:谁说天上的星星数不清,今晚上我就把它们都数出来
    每日2条,30元/月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2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