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林顿清华拥抱艾滋男孩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11月12日00:27 人民网-江南时报 |
[北京11月10日电今天上午,美国前总统、国际艾滋病防治基金会主席克林顿出席“清华大学AIDS与SARS国际研讨会”并发表演讲,之后回答了包括清华大学学生、媒体记者、医药公司代表以及一名艾滋病感染者等在内的9个人的提问,并与这名感染者握手留影。克林顿的出场费用一般在10万美元左右,但这次演讲不收费用。] 与感染者握手合影 “总统先生您好,欢迎来到中国,我是一个感染者,叫宋鹏飞。”宋鹏飞是提问者中惟一的艾滋病患者。 在回答宋鹏飞关于安全套的问题之后,克林顿说:“特别感谢您,您非常勇敢,您这么做对于这个国家,对于会议室所有的人都做了一个非常好的典范。不知道会议室里是否还有其他感染艾滋病毒的人,你们相互之间应该多见面,多聊天,当做日常生活的一个部分,应该正视它。谢谢。” 在克林顿回答完所有的问题后,宋鹏飞被请上主席台,克林顿与宋鹏飞两次长时间地握手。 21岁的宋鹏飞是内地第一位公开自己姓名的艾滋病病毒携带者。1998年2月,16岁的他不小心被剪刀刺伤腿部。在当地医院手术时,先后被输血1350毫升,在转到北京一家医院后被证实输血过程中感染了艾滋病病毒。治疗期间,因媒体披露,宋鹏飞被迫公开了自己的姓名,一度成为名人,参加了在马来西亚和南非举行的“世界艾滋病会议”。两年来,在一些团体的资助下,他坚持使用“鸡尾酒疗法”,以抑制病毒的扩散。因当地村民拒绝他回乡,一家三口在北京暂住。 一段坦白 关于安全套 ———我的年纪已经大了,没有这个问题克林顿:在全球这都是一个大问题。我的年纪已经大了,没有这个问题,但是确实周围有很多年轻人。当然了,他们也可以选择其他的替代性用品。 我觉得对于年轻人来说,要让他们理解如果不用避孕套造成的负面影响是什么,就会积极采取措施了。艾滋病在全球都是一个严肃的问题,我们要不断劝说他们这样做。 乌干达有一个运动非常有意思,在高速公路上,运动者把车开到岔路上,对车里人的发避孕套,冲他们大声吼,必须要用避孕套,这个结果是非常令人兴奋的,非常好的。 一次跑题 关于儿童 ———比如说我有一个朋友的母亲,她八十多岁……北京电视台七色光小记者:您觉得青少年在什么时候上这种艾滋病的课比较容易让青少年接受呢?克林顿:儿童什么时候了解艾滋病的情况?只要孩子长得足够大,能够理解这个问题的时候,就应该去理解了。 比如他们应该在能够采取性行为的时候就应该了解。还有一点很重要,就是去进行检测,对血液进行化验。 比如说我有一个朋友的母亲,她八十多岁,去世了之后才检测出来她感染了艾滋病毒,所以大家一定要重视这个问题。 一款深情 关于病人 ———我把这个男孩的照片一直保留了八年学生提问:您保存了一张一位外国领导人和一个患艾滋病的小女孩的照片。您跟艾滋病人最亲密的接触是什么呢?是握手、拥抱还是接吻?您这样做是为了表现对艾滋病个体的关怀还是表现社会的姿态,争取感召力?克林顿:其实和艾滋病感染者,我在私下里和公开的场合都有很多亲密的接触。在尼日利亚我曾经和这样一位朋友拥抱。20年前我一位很好的朋友是同性恋者,感染了艾滋病毒,我去医院看望他,进行了拥抱,之后他去世了,我非常伤心。我了解到很多人担心接触感染者,会传染艾滋病毒。第二件事,1992年,我当选总统之前,曾经遇到过一家人,当中有两位儿童,由于输血原因感染了艾滋病毒,学校不愿意接纳他们。我希望我当上总统以后能够帮助他们重新回到学校,但是男孩在我没有当选总统之前就去世了,于是我把这个男孩的照片一直保留了八年。 一个选择 关于平等 ——我要求别人尊重我,取得平等问题:如果您现在是一名艾滋病病人,您有三个选择。A.权利。包括个人尊严,社会地位,被团体接纳,平等地被对待。B.爱人。包括您的父母,您的妻子、女儿,以及知己好友。C.具体功能。包括感觉、知觉、运动能力、理性思维、记忆力,包括性能力。如果现在面对残酷的艾滋病,您只能保留一项的话,您会选择哪一项,为什么?克林顿:我的权利都有哪些呢?如果我能够作出选择的话,我会选择第一项,A.权利,我要求别人尊重我,取得平等。 幽默博得喝彩 克林顿刚在讲台站定,打开电脑准备开始演讲,随口开玩笑问道:“这个电脑怎么样啊?”不过他马上拿自己开涮:“你们看,这就是科学家和政客之间的区别。”全场一阵哄笑和掌声。 他呼吁各国政府和社会各界对艾滋病给予高度重视,呼吁发达国家和制药公司出让专利、降低药品价格,并希望“能够对中国提供一些帮助,希望把便宜的药品带到中国和整个亚洲来”。 在近80分钟的演讲和回答问题的时间里,克林顿并没有正襟危坐,他时而来回走动,时而托腮作沉思状。可能是说话比较多的缘故,克林顿台上看起来很口渴,先是矿泉?罄词且槐泄琛S胩ㄉ系那崴上啾龋ㄏ碌钠漳芸闯黾阜帧扒白芡场逼桑撼怂薪牖岢≌叨夹枰布焱猓萁蔡髁礁雒疟呋垢饔幸桓霰o凇? 《江南时报》 (2003年11月11日 第十二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