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炒作莫“伤”少年心(《弱妻锤杀恶夫》后续)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11月14日06:58 人民网-江南时报 |
前不久,南京发生了一起弱妻一锤击毙暴虐夫的惨剧,引起了众多媒体的关注,不幸少年小明成了大家关注的焦点,一些有识之士理智地建议,孩子的隐私权需要保护,过多的舆论将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学校 孩子经常精神恍惚 昨天上午,本报接到一名南京市民打来的热线电话,他在电话里称,最近看到一些媒体对“弱女杀夫”事件的相关报道后,心里很不平静。他觉得一些媒体一味地炒作,将会给尚未成年的小明的心理蒙上阴影,在他成长的漫长道路上留下一道难以抚平的创伤。这位市民希望通过本报向社会呼吁:“还给孩子一个安宁自由的空间!” 据小明就读学校的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校方领导透露,小明目前的情绪尚未完全稳定,他希望得到学校的保护,恳请媒体不要打扰他的正常生活。据这位领导透露,小明最近上课时精神不集中,经常会呆呆地盯着某个地方,眼神一动也不动。班主任老师十分担心,常常私下找他谈心。小明也曾不止一次地主动找班主任,倾诉自己内心的痛苦和迷茫,希望老师能帮他从不幸中走出来。“孩子现在最需要的是能有个安静的学习生活环境,同时渴望能保留一点隐私”。这位学校领导最后一再强调,希望媒体不要再将小明牵扯到这起事件中去,让孩子安心地考完期中考试。 市民 别再给孩子压力了 家住集庆门的崔先生说,最近看到南京的很多媒体都在报道有关“妻子一锤击毙丈夫”的事件,他和众多读者一样,除了对事件本身感到震惊外,还十分同情小明目前的处境。一个年仅13岁的孩子,一夜之间突然失去了两位亲人。妈妈成了杀人嫌疑犯,爸爸被一锤毙命,这突如其来的双重打击,已经带给孩子巨大的痛苦了,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媒体为了炒新闻,一再地掀起孩子心灵上的创伤,那就太缺少公德心了。媒体在对此事的报道上,涉及到个人隐私时,应把握分寸,过分渲染会对小明今后的成长产生负面影响。 南京五中的刘丽同学说,看了报纸上的报道后,她对小明的遭遇深表同情,小明同学要求保留隐私是很有必要的。现在的小孩和父母沟通不够,许多家长不尊重小孩,经常翻看他们的私人物件,弄得他们十分反感。小明家的事被媒体报道后,严重干扰了他的学习和生活。作为小明的同龄人,她呼吁社会给小明一个私人的空间。 心理学家 孩子需要关怀 南京都市心理咨询专家周正猷主任认为,连日来的新闻报道,会给小明的成长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周教授指出,社会各界应该给予小明更多的关怀和援助,要尽量给他营造一个平静的生活环境。13岁的孩子人生经验不足,对人和事的看法还很稚嫩,舆论应给他灌输正确的辨别思想,不能因为报道的需要,将孩子一味地带进“仇恨”中。周教授说,日前,他看到某些媒体报道孩子站出来痛斥父亲的种种恶行,甚至让他谈论如何处置父亲的遗体,这对一个未成年的孩子来说,是很残忍的事情。 相关部门 将给小明更多帮助 记者从南京市未成年人保护委员会了解到,自“杀夫”案发生后,该委员会就一直在关注小明的上学和生活问题。据该委员会办公室的丁主任介绍,目前南京市各区都建有未成年人保护机构,一些相关部门都设有青少年维权岗。对于小明的情况,市未成年人保护委员会及其所在的街道都十分重视,并先后采取了相应的措施。据丁主任透露,市委员会将会对小明做一个专题跟踪,担负一部分助学费。另外,委员会还会和街道协商,对小明的生活给予更多的帮助。 本报记者 张易 殷文静 《江南时报》 (2003年11月14日 第六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