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超市“叫板”大卖场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11月17日10:05 安徽在线-安徽日报 |
跨国大型连锁企业兵临合肥城下,与当年华联进军合肥市场引起的喧嚣相比,各商家现在要相对平静得多。但平静的水面下是激流汹涌,大家在进行着实力与智慧的较量。 走品牌、特色之路对于目前的省内超市现状,省商业协会预测处处长、省连锁经营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何家信用“三少三多”来概括:大型超市比较少,中小型较多;特色超市较少,综合性超市较多;知名品牌超市较少,大众化超市较多。 我省目前一般超市多为几百个平米,更小一点的仅几十个平米。这些中小型超市散落在各个角落,且大多以综合性经营为主。何家信认为,如果要想寻找新的发展出路的话,在特色经营和口碑打造上下功夫不失为策略之一。 何家信介绍,本土超市和外资超市除了在经营理念上有距离外,在信息化方面也有较大差距。国际知名跨国零售巨鳄“沃尔玛”实现全球卫星联网,当天世界各地的零售额、商品流通状况都能够通过联网同步获知。省内的甚至国内的超市短期内就很难做到这点了。此外在经济实力、人才的引进和培训上,本土的企业实力都还跟不上跨国企业。 据何家信推测,在明年年底,第一家跨国超市在合肥正式营业之后,合肥超市业将由外资内资共同执掌,各地市的二级市场将被本地的龙头连锁超市占领。但这一切最后还需要市场给出一个答案。 走错位经营之路有人这样比喻,对于像家乐福那样的大卖场,人们像对待长辈一样偶尔光顾一次,而对于中小超市,社区居民则像对待天天见面的邻居,已把它当成生活的一部分。一位在超市买日用品的顾客也说,即使以后有大型的外资超市建立,那也是攒足了劲,瞅准了假,跑去购一通,平常需要的恐怕大多还是在附近的超市购买。因此,中小超市也会有强大的生命力。 错位经营,也就是互补经营,这是中小超市的策略之一。合肥“你我他”超市的总经理葛金泉说,不管是本地的国企大型连锁超市,还是外来的跨国大鳄,相比较他们,小也有小的灵活,对于市场的变化,我们掉头快,反应快,有很强的适应力。以后我们可以搞错位经营,卖大卖场不适合经营的商品,比方顾客需要一杯水,不可能巴巴地跑到大卖场里转一圈,那里面光走一圈也要颇费时间,更别说收银处的漫长等待了。 最终结局看市场外资来了,带来压力带来竞争,也带来希望。葛经理说,其实我们也期待像家乐福这样的企业到来,我们可以学到新的理念、新的管理方式及人才培训方面的知识,并且那样大型的超市进来,肯定会培育出一大批本地的供应商,我们也可以受益。可以说,我们这些民营企业也是在边走边学,边摸边走。 金寨路上一家超市的关店长也说,跨国的大型超市的进入肯定对商家会有影响,但我们有距离上的优势,规模小,店面多,离社区近,老百姓可以经常光顾。虽然外资来了,但我们各做各的,有各自消费群体。 不管是不是有外来资本进入的刺激,合肥本地的超市都会按照市场经济运作的内在规律进行变革,或者说,就是有了外资的进入竞争,市场也会让一切都一目了然。只有跟着市场走,按照经济规律办事,才能内资外资共获实惠,达到双赢。本报记者冯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