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质疑声中起航 青岛海尔:在国际化道路上疾行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11月20日03:25 青岛新闻网-青岛早报 |
在质疑声中起航 “那一瞬间,我知道海尔是世界的,”发出这番感叹的是日本籍华人郝燕书,其身份是日本明治大学教授,第一个在日本获得经济学博士学位的中国人。 今年9月,在美国进行学术交流的郝燕书访问了美国海尔贸易公司,事毕,美国海尔贸易公司总裁迈克先生向其赠送了印有“ Haier”标识的T恤衫,郝很是兴奋,随即穿在身上。在回宾馆的路上,郝燕书遇见了一位50多岁的美国黑人。 “你是海尔人?”黑人略带惊奇地问。“你知道Haier?”郝反问说。“我家里用的是海尔产品,”黑人笑答。“海尔是哪个国家的?”郝继续问。“中国的,”黑人脱口而出。“海尔融入了大洋彼岸人的生活,”郝燕书说,作为中国人,她有一种无比的自豪感。 这是海尔企业文化中心有关负责人讲述的一个小故事,也许,在海尔近10年的国际化征程中,类似的故事已不新鲜。 “海尔每迈出一步,都要引来质疑声,而‘试水’国际市场自然也不例外,”海尔集团有关负责人说。1991年,海尔打着自己的品牌,开始向国外大规模出口家电产品,而支持这一做法的是海尔的“三个三分之一”理论。即1/3产品国内生产、国内销售;1/3产品国内生产、国外销售;1/3产品国外生产、国外销售。 海尔“出海”风帆乍张,业界的质疑声迎面而来:“放着国内的‘肉’不吃,却要到国外啃‘骨头’”——斯时,国内家电市场就像一桌刚刚开席的盛宴,大小厂家都有自己的席位,都有肥肉可食。而张瑞敏对此的回答则是“中国企业若都在国内吃肉,这块肉很快就会变成骨头”。 当海尔准备在美国开设工厂时,有学者直截了当给予否认。张瑞敏对此直言,海尔到国外建厂,用的是一种逆向思维,当外国生产线大举转移中国、本土企业廉价劳动力优势不复存在时,国内企业将非常被动,海尔到美国南卡州设厂,虽然付出的成本较高,但获得的是急需的资源和人才。 国际化没有模式 在2003年国内家电业生存愈加艰难、新一轮多元化投资风潮涌起时,“先知先觉”的海尔在国际化战略的不俗表现,令不少家电同行感慨不已。 “近年来,国内家电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屡屡遭受倾销指责,但这些家电品牌中,很少见到海尔,这与海尔借助自有品牌开拓国际市场不无关系,”国内有学者曾有感而发。张瑞敏对此表示认可,他称,国内企业一旦进入国际市场,其竞争的是客户资源,而不是单纯盯着竞争对手,这样不容易进入倾销的圈子。另外,企业在国外必须本土化,否则,一旦发生问题,只能被动等着应诉。 从海尔在海外建厂的操作思路中不难发现,国际化应因地制宜,根本没有固定的套路,没有经验可搬。海尔有关负责人称,海尔在美国南卡州直接投资建厂,在欧洲意大利采取的是收购,而在日本市场,海尔既不直接投资又不间接收购,而是与竞争对手竞合。近年来,日本本土家电巨头纷纷到国外建厂,在此背景下,海尔进驻投资设厂非明智之举。最终,海尔选择了与三洋竞合。张瑞敏认为,国际市场没有一个固定模式,国内企业只有因地、因时、因制度以创新应对。记者刘宗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