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香港大公报:蒋宋婚姻令人难以忘怀的历史插曲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11月20日09:55 中国新闻网

  宋美龄以一百零六岁的高龄于今年十月安详地辞世,她是在美国纽约度过最后岁月的。

  关于蒋介石与宋美龄的婚姻,有一段历史的插曲,值得一记。

  远在上世纪的二十年代,孙中山改组国民党,于广州宣告“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因而推动与形成了革命高潮,为推翻北方军阀统治、争取统一中国而出师北伐。蒋介石当年受到孙中山的信任,曾任黄埔军校校长,周恩来则任该校政治部主任。北伐军出征时,蒋介石被任命为总司令。北伐进展很顺利,可谓一往无前,至为神速。因有中国共产党的配合,由周恩来奉命在上海组织工人起义以迎接北伐军占领上海,取得了成功。上海市民当年“箪食瓢饮迎王师”的热情至今仍腾播人口。

  蒋介石在北伐征战中的军事、政治地位与影响,受到豪门宋氏家族的青睐,宋家三姊妹是宋庆龄、宋霭龄、宋美龄。宋庆龄已随孙中山任秘书,后成眷属,宋霭龄早与孔祥熙结为夫妇。宋美龄其时于美国留学回来待字闺中,受到蒋介石的热烈追求,而宋氏家族也亟亟于与具有军事实力的人物拉上关系,有利于今后政治、经济的发展,因此蒋宋的婚姻被视为政治婚姻。蒋介石对能与宋美龄结婚踌躇满志,曾公开发表谈话

  “有美满的姻缘始能为革命工作”,“深信人生若无美满姻缘,一切皆无意味”;

  更进一步认为

  “确信自今日结婚后,革命工作必有进步”。

  ……

  蒋介石的言论受到不少崇拜权势者的赞扬,在上海滩蒋宋的婚姻被誉为“世纪婚姻”。

  美国名记者斯诺曾撰写过《近代中国妇女》一书,其中提到“一九二七年十二月蒋中正同宋美龄结婚,这次结婚,是他人生的一段理想”。名记者的这段话,印证了蒋介石的自我表白。

  就是在充满歌颂、揄扬的喜气笼罩上海的日子里,以“文人论政”着称于世的张季鸾,敢以嶙嶙的风骨批评、讽刺蒋介石,他以《蒋介石之人生观》长文,洋洋洒洒亦庄亦谐驳斥了蒋介石谈婚姻的无识以眩惑社会的谬误。他指出蒋介石曾说过“出兵以来(按指北伐),死伤者不下五万人”。张季鸾于是质问蒋氏此辈“皆有美满姻缘乎?抑无之乎?其有之耶?何以拆散其姻缘?其无之耶,岂不虚生了一世?”

  张季鸾质问之下,也不禁慨叹

  “累累河边之骨,凄凄梦里之人,兵士殉生,将帅谈爱,人生不平,至此极矣,呜呼!”(注)

  张季鸾博古通今,学兼中外,对古典诗词十分娴熟。他引的“累累河边之骨,凄凄梦里之人”,出自唐代诗人陈陶吟的《陇西行》七言绝句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这首诗沉痛地描写曾为抗御匈奴的侵扰,多少战士战死沙场,化为枯骨,但是他们家中的妻子并不知情,仍旧日夜梦想丈夫早日归来呢!

  张季鸾以抒情的笔调,如此贴切地引入政论文章,在二十世纪的当年,是传诵一时的。

  注:引张季鸾文见《张季鸾文存》。

  来源:香港大公报 作者:望云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注册新浪9M全免费邮箱
  新浪二手市场重新开张 新浪青少频道(Y-ZONE)全新上线
  数码摄像机、彩信手机,冬日里的狂拍大奖!让你体验情与爱!
  新东方商务英语—白领成功基石! 英语口语速成攻略 任汝芬领衔冲刺考研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新浪精彩短信
两性学堂
他最需要的是什么
她最渴望的是什么
非常笑话
极品笑话新鲜酷辣
让平凡生活好滋味
图片
铃声
·[朴 树] 白桦林
·[和 弦] 她的背影
·鸟啼铃语 蟋蟀铃声
铃声搜索



新浪商城推荐
无边魅力
  • 佛罗蒙吸引异性
  • 男士情趣内裤热
  • 佳能数码相机
  • EOS 10D专业相机
  • s50照相机
  • 市场最新动态
  • 免费注册上网经商
  • 千样数码精品
     (以上推荐一周有效)
  • 更多精品特卖>>
    每日2条,28元/月
    原色地带--普通图片铃声,5元包月随意下载随心换. 
    炫彩地带--彩图和弦铃声,10元包月下载,时尚又精彩
    超级精彩
    爆笑无比
    大学金工实习课,老师说要男女合作,某某与某某一个床…
    每日2条,30元/月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2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