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报业巨头捞黑钱下台(详细报道)(图)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11月24日01:30 环球时报 | ||
11月17日,英国报业巨头、霍林格国际公司前首席执行官康拉德·布莱克因为捞取巨额非正当收入的丑闻被曝光而辞职,在美英报业中引起巨大震荡。霍林格国际公司掌控美欧亚三大洲多家报纸,可以和传媒大亨默多克的新闻集团相比较,它在英国拥有《每日电讯报》、《星期日电讯报》和《旁观者》政论杂志;在美国拥有《芝加哥太阳报》;还在以色列拥有《耶路撒冷邮报》等。 办报立场亲美亲以 布莱克1944年出生于加拿大多伦多,从小就很有商业头脑。20多岁时,他收购了多伦多的一些报纸并开始经营媒体,曾一度占据过加拿大全国报纸市场60%的市场份额。不久后,他又前往英国开辟领地。借助父亲的遗产,他在1992年收购了英国《每日电讯报》。如今《每日电讯报》在英国的年发行量已经超出了默多克旗下的《泰晤士报》。他本人也因在英国报业取得的成就,在2000年获得了英女王授予的终身勋爵称号。 布莱克极端亲美和亲以色列,在政治领域属于保守人士。在加拿大,布莱克是一个有争议的人物,他在自己报纸上发表的保守言论常招致加拿大自由派的攻击。目前在加拿大执政的自由党就常是他报纸上笔伐的对象。由于与加拿大政府的关系不佳,布莱克在获得了英国贵族封号后,加拿大拒绝承认他的勋爵地位。一怒之下,布莱克干脆放弃了加拿大公民身份,“全心全意”地当起英国公民。 布莱克从不忌讳把自己的立场观点强加到他旗下的报纸中。布莱克的办报哲学是:控制报纸就是要给自己一个施展话语权和影响力的地方。因此他收购的报纸都必须按照他的政治观点调整立场。《每日电讯报》前任主编就是由于政治立场与其相左而下岗。《星期日电讯报》的前编辑这样评价他昔日的老板:“比起默多克,布莱克更像是一个政治动物,他坚决要求报道倾向以色列、亲美、反欧,不站在这个立场的编辑就会被炒。” 账目不清树敌太多 布莱克在霍林格国际公司担任了多年的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前不久,负责检查公司财务的美国股票证券委员会发现该公司有不清楚的账目。经调查确定,布莱克曾多次挪用公司资产填补债务,在未申报董事会的情况下捞取了高达3200万美元的不正当收入。股东们为此怒不可遏,坚决要求布莱克和其他高级管理人员把私吞的钱吐出来。布莱克不得不宣布辞去首席执行官的职务,并保证退回不当所得。 布莱克很失败的一点就是树敌太多。他固执己见,不但和政府闹别扭,和自己公司的记者、编辑以及其他股东也常有争执,公司内部许多人都抱怨他大权独揽。借着拥有公司3/4的股份,他还时常操纵董事会给自己开出高薪。不包括红利,他每年的收入都要在600万美元以上。 从1995年起,布莱克和他身边几名高层主管收取了2000多万美元的“管理费”。此外,其他报业公司还向布莱克支付过“避免竞争费”720多万美元,以确保霍林格国际公司不介入在其他领域的竞争。在没经过公司审计委员会和董事会同意的情况下,有700多万美元进了布莱克的腰包。他在表示要将这笔钱交出后,才勉强保留了董事长的职务。 集团瓦解前途难料 丑闻发生后,公司总裁和首席律师都被解职,《每日电讯报》主编也换了新人,本已陷入财政危机的霍林格国际公司受到了极大震荡,它旗下的报纸也将面临被出售的命运。由于《每日电讯报》长期贯彻布莱克保守的政治主张,该报被认为是保守党的主要舆论阵地。这次布莱克马失前蹄,尚不知该报将花落谁家,而新老板的政治观点往往决定一个报纸的政治倾向,因此谁能成为该报新主人备受关注。《每日电讯报》是霍林格国际公司的招牌报纸,美国的《华盛顿邮报》和《纽约时报》都表示对购买该报感兴趣。英国的竞争对手们也对这块“肥肉”垂涎三尺。 尽管新闻集团是《每日电讯报》的主要对手,也有能力买下该报,但英国竞争法肯定不允许新闻集团搞垄断。其他的小报也对收购《每日电讯报》兴趣十足,像《每日邮报》已经开始打该报的主意。英国色情媒体大亨、《每日快报》的老板德斯蒙德也正跃跃欲试。德斯蒙德和英政府的关系不错,手上又不缺钱,没准儿这个大便宜最后能让他占上。 《环球时报》 (2003年11月21日 第四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