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选举 7大冷思考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11月25日04:04 北京晨报 |
2003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工作日前结束,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院士昨天下午宣布,58名科技工作者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今年新当选的院士中,有两名37岁的年轻院士,其中一位是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从事进化生物学与保护遗传学研究的张亚平,另一位是中科院金属研究所从事材料科学研究的卢柯。这反映出院士的年龄结构趋于年轻化。 我们在为58名科技人员当选院士高兴之余,难免也会为此冷静思考一番。 冷思考一:选举过程过于复杂 一般的院士申报过程要过五道关:以大学申请为例,经学校——教育部——学部——开会选举——上报有关部门五级审批,耗时耗力不说,对于长期致力于一线科研的科技人员来说实在是一种精力的浪费。中科院数理学部陈希孺院士建议,在保证候选人质量的前提下,使过程简单一些,这样可以节约很多人力和精力。 冷思考二:选举周期能否加长 根据《中国科学院院士章程》的规定,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每两年进行一次。过快的选举频率与科学的冷静与理性相矛盾。当然,如果申报间隔的时间太长也不一定就好,到底多长时间增选一次需要客观考虑。中科院技术科学部郑哲敏院士认为,在选举周期较短的情况下,科研成果的“含金量”难以保证。 冷思考三:院士年轻有利有弊 据了解,在院士选举历史上,三十几岁当选院士也有先例,除1955年黄昆36岁当选院士后,张亚平应该是最年轻的院士了。郑哲敏院士无不担忧地说,太早达到科学巅峰,对今后的成长不利,过多参与社会活动,对以后出成果不利,院士应该强调的是对过去的总结,而不能当成对未来工作的激励。他建议上限不受限制,下限希望不要太年轻。 冷思考四:基础研究投入不够 以美国为例,一般3至4人申请就会有1人申请到资金,而且资助额度还很大;而在国内6至7人当中,只有1个人申请成功,成功率低不说,资助额度小得难以与国外相比。陈佳洱院士呼吁,从这次院士选举中,明显感觉到国家对基础性研究投入还有待提高。 冷思考五:院士数量可再少些 郑哲敏院士认为,院士人数可以再少一些。我国两院院士目前已经突破1300人,成为全国性的大团体。与庞大的院士数量成鲜明对比的是,1998年,中国的科技竞争力排名世界第13位,到2002年已降至第25位;中国科技三大奖之一的国家技术发明奖已连续六年空缺,国家自然科学奖则四年空缺。 冷思考六:年龄是否该有上限 郑哲敏院士讲,通常情况下,中国科学院的院士年龄上限在65岁,中国工程院的院士年龄上限在70多岁,我们可以在年龄的限制问题上放宽一些,院士称号是对过去科学贡献的总结,只要这个学者有足够的成果,年龄再大也是值得表彰的。 冷思考七:如何看待院士称号 根据中国科学院院士选举章程第一条规定,院士是国家设立的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称号,为终身荣誉。专家们认为,各科学家们对“院士”这一荣誉称号要看得淡一些,全社会也不要把这个称号看得太重。晨报记者梁娜 选举档案 2003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工作日前结束,中国科学院副院长陈宜瑜院士介绍说,新当选的58名院士隶属于7个部委和3个省区,其中教育部20人,中国科学院25人,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3人,卫生部、中国地震局、中国气象局、中国石油天然气石油公司、海南省、山西省各1人,香港特别行政区4人;年龄最大的75岁,最小的37岁,平均年龄为58.86岁,其中60岁(含)以下28人,占48.28%,50岁以下的12人,占20.7%。 经过此次增选,中国科学院院士总人数为688人,平均年龄72.1岁(不含资深院士则为67.5岁),其中60岁以下的68人,占9.9%,50岁以下的27人,占3.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