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中国经济改革标志性一年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11月28日08:01 千华网-鞍山日报 |
新华社北京11月27日电(记者赵承刘铮)2003年我国各项改革事业逐步推进。从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到行政管理体制,从垄断行业到金融领域,从“三农”问题到区域经济发展,改革正向经济生活中深层次矛盾挺进。 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今年召开的十六届三中全会,25年的中国经济改革历程波澜壮阔。即将过去的2003年,无疑是中国改革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一年。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是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4月初,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挂牌,此后颁布了《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管资产与管人、管事相统一的国有资产出资人制度基本确立。而长期以来,由于出资人没有真正到位和多头管理,国有资产一直存在着运营效率低和流失等问题。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有了新进展。发展改革委、商务部挂牌,不但合并了交叉职能,而且按照“决策、执行、监督”的原则对各部门进行重新排序,使政府部门真正扮演一个权威而公正的裁判。目前,新设立、组建部门的各项工作已步入正常轨道。国务院决定第二批取消406项行政审批项目,另将82项行政审批项目作改变管理处理,移交行业组织或社会中介机构管理。 金融体制改革稳步推进。随着银监会的成立,我国金融分业监管体制继续完善。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11月6日成为内地首家完成股份制改造,并成功在境外上市的中资金融保险企业。农村信用社改革在浙江等8个省市率先试点,农村信用社将逐步成为为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服务的社区性地方金融机构。垄断行业改革迈出新步伐,继联合重组六大集团后,民航总局又决定在年底前撤销23个民航省(区、市)局,把93个机场移交地方政府管理。 今年,农村税费改革在全国范围展开。目前,试点省份已扩大到20个,试点地区的农业人口约6.2亿,占全国农业人口的四分之三以上。中央财政已为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350亿元,绝大多数地区取消了农业特产税,试点地区农民减负率一般都在30%左右。 为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国家将积极运用财税政策支持西部大开发和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以2003年召开的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为标志,中国又迎来新一轮经济改革大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