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屡屡自杀,谁之过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12月01日00:27 红网 |
据11月22日《南方日报》报道,广东省梅州市双头中学4名十三四岁的女初中生,因害怕谣言,感觉“生活太没意思了”,集体在宿舍里喝农药自杀。 虽然经过紧急抢救,四个女孩已经脱离了生命危险。但带给我们的反思却远远不止这起自杀事件本身。有关机构公布的资料表明:自杀已经成为15至34岁人群的首位死因。在最近一年多的时间内,三五个少年结伴赴死的惊悚新闻更是时有发生。透过屡屡发生的少年自杀事件,我们看到的,是孩子脆弱的生命强度,是系统教育中对于孩子心理教育的严重缺失。 谁都渴望在自己的一生当中,过得幸福快乐,没有烦忧。孩子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渴求,应该说比大人更加强烈。因此,他们的生命强度,应该是高于成年人的。为什么会出现仅仅因为一些小问题、小挫折就自杀的情况呢?一方面,现在的孩子面对失败的心理承受力和抵抗力,已经在家长过度的娇惯、保护孩子中变得不堪一击,生活中的挫折和磨难基本为零,没有经过苦难和艰辛锻打的生命,显得既脆又弱。另一方面,家长的过度溺爱,是造成孩子任性、自私、依赖惯性的主要根源。溺爱使孩子们情感很脆弱,自身承受能力太差,很难接受压力,这种孩子特别容易导致两极分化,要么过度以自我为中心,要么过度自卑,在生活中遇到一点现实打击,都会以自杀、自残、报复等过激行为进行自我否定。 导致孩子的生命强度变得脆弱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教育体系中对于教育对象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缺失。应试教育已经有将受教育者塑造成考试的机器,分数的奴隶的趋势。从进校起,学生就知道,分数就是他们的命根子。这些年,社会上大力宣传、吹捧这个那个状元,无疑是为考试分数蒙上了一层华丽的外衣。然而,过于追求分数的一大恶果是使孩子无形中沦为学习的“机器”,体会不到任何的快乐。这种带着极重负担的学习,极可能物极必反,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这种心理一旦膨胀,就有可能产生厌世的念头。屡屡出现的孩子自杀、自伤事件,即是这种不健康心理的折射与外化。因此,加强对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已经刻不容缓。要知道,健康的心理素质教育,对学生的学习、对学生将来的工作和生活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将会使学生受益终生。 很多人认为,孩子的性格缺陷是造成悲剧的重要因素。然而,孩子具有缺陷的性格又是怎么形成的呢?青少年正处于生命的黄金阶段,是形成自己独特性格的重要时期,在享受着人生中最美好的朝阳期的同时也在认知上却处于生命的迷惘期。这个时候,就需要外界多同他们沟通和交流,多给予他们理解和引导。然而,我们看看生活中,家长和老师在孩子的心理危机时刻,是责难、威胁多,还是安慰、支持多?是居高临下,还是平等沟通? 每一个少年集体自杀事件都显得如此简单又如此复杂,而且多数噩梦来得毫无征兆,更难为成人世界所理解。但如果我们仅仅以“幼稚”、“不懂事”来加以评价,不仅是不客观的,是在逃避对其内在规律的认知,也无法真正把危机消弭于萌芽中。 重视孩子的生命质量,提升他们的生命强度,已经不是什么空泛的理论了。越来越多孩子自杀、自伤的痛心事件告诉我们,提升孩子的生命强度,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因为,孩子是未来、是希望,他们的生命,尤为宝贵,使这个朝阳群体的生命变得更加绚丽多彩,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稿源:红网)(作者:娄国标)(编辑:杨国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