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交往日渐主导中印关系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12月01日01:43 人民网-华南新闻 |
本报记者 韩建清 甘霖 11月26日—27日,来自中印两国的官员、学者、企业家聚集深圳,参加由综合开发研究院、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印度甘地发展研究院、印度工商会联合会等主办的首届中印经济论坛,探讨在WTO框架下中印合作和两国经济发展。与会人员认为,两国的经济发展和民族振兴,对于21世纪的世界将是十分重要的事情,两国间具有巨大潜力的经贸合作,也将对全球经济产生深远的影响。 中印经贸合作正在兴起 中印双边贸易快速增长,这一话题不断被与会的双方人员提起。中国驻印度前大使周刚提供的数据表明:今年1-9月,中印双边贸易达到53.3亿美元,同比增长54.8%;预计今年全年中印贸易额可超过70亿美元。很多专家认为,中印贸易额明年就可以达到100亿美元,提前一年实现预期的目标。 中印贸易具有一定的互补性,目前中国向印度出口的主要是化工、纺织原料、机械,中国从印度进口的产品主要有矿产品、纺织原料以及制品、化工产品、珠宝、贵金属等。四川大学研究员文富德提出,实际上中印都还具有某些重要的经济优势,很多中国产品特别是电视机、电冰箱等各种家用电器在印度有很大需求,印度的水果、动物药材、手工艺品在中国市场有很大需求,这方面有巨大的合作潜力。印度安德拉大学教授雷迪认为,中印两国的贸易和投资特点之间的差异,有助于两国间开发出新的贸易领域。 云南省社科院南亚经济研究所所长王崇理谈到,两国的贸易发展到100亿美元以后,今后会出现一个更大的发展规模。随着两国贸易的发展,两国的经济交往在中印关系当中的地位明显上升,应该说已经成为中印关系当中的主导力量和主流方向,这种情况的出现对于理解中印两国之间的其他问题将构成一种积极的力量。 从次区域合作迈向亚洲经济共同体 谈到地区合作问题,专家们一方面建议中印之间除了国家层面和企业层面的合作之外,还应该加上地区间的合作,从地区合作的层面上具体推荐两国的经贸发展;另一方面,从更广范围看,亚洲国家存在着巨大可能来促进对各方都有利的亚洲经济合作,即向着亚洲经济共同体而努力。 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就进行中印孟缅经济合作研究的云南省社科院,在此次会议上由副院长任佳对他们的研究成果进行了介绍。 据任佳介绍,中印孟缅地区经济合作就是指中国和印度以及孟加拉国、缅甸的合作,第一届中印孟缅经济合作会议1999年在昆明举行,形成《昆明倡议》,到今年这个会议已经开过了4届,分别在4个国家举行。目前,会议逐步由学术界上升到政府的层面,我国也有中国国家一级的学术机构参与到会议的合作机制当中,包括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社科院、国务院外交官员们参加在仰光举行的第四届会议。 中印孟缅经济合作会议对交通、贸易与投资、旅游和合作机制4个方面的研究逐步细化。在第五届会议的预备会议上,准备把合作机制组织形式固定下来,希望建立一个类似于上海合作组织这样一个新型的合作组织。据任佳介绍,这个合作组织在学者的讨论中被称为“昆明合作组织”。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中心研究员王德华认为,长期来讲,亚洲应在大范围内进行一些全面的合作。与他有同样观点的还有来自印度迈索尔大学的巴萨瓦·拉贾博士。拉贾提供给会议的论文题目为“区域贸易安排:亚洲次区域经济合作通向亚洲经济共同体”,直接表明了自己的观点。拉贾认为,在未来,中国、印度和其他的南亚国家、东盟国家和东亚国家应该走到一起来,为形成一个亚洲经济共同体而努力。这将成为抗衡发达国家区域贸易安排的利器。拉贾乐观地预计,当这一设想在未来实现时,亚洲的许多国家将进入世界发达国家之列。 信息产业各有所长更应合作 中国和印度的经济结构相似,两国的产业发展各具优势。印度信息产业十分发达,是世界第二大软件出口国。而中国的信息业与制造业也日渐崛起,并具有相当的优势,正成为制造业中心。中印两国企业如何利用各自的竞争优势,扩大双方的合作空间,结成战略合作伙伴,在国际市场上与发达工业国家进行竞争,也成为与会人员关注的话题。 复旦大学教授华民认为,由于人力资源方面的差别,造就了中国与印度一个在信息制造业,即硬件上占优,一个在软件上占优。中国的全民教育,提高了劳动者的素质,造就了制造业。而印度的精英教育,忽视全民中小学教育,有一半人不识字,劳动者缺乏技术,造成印度在软件方面拿到了国际订单,但是在制造业方面却达不到中国的水平。华民同时认为,由于运输距离较长,中国与印度的经济合作宜以相互投资为主,贸易为辅。 云南省社科院陈利君认为,中国在硬件方面居世界第11位,中国的硬件企业应该花更多的时间去开拓市场,同时把制造车间转移到印度。印度处于软件领域第二集团,中国处于第三集团,大部分还是处于中下游的水平,很多人都认为中国的软件比印度落后5年,但是更多的国外机构认为中国可能在5年之内赶上印度。所以在中国强大的市场需求下,印度软件业向中国提供技术是非常好的。 《华南新闻》 (2003年12月01日 第二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