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井冈山精神大型展览的报告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12月01日07:23 大江网-江西日报 |
汪玉奇 刘文兰 2003年11月,北京,国家博物馆。选择这样的时间办展,是因为江西人民心中奔涌着太多的情感浪花。今年是毛泽东诞辰110周年。毛泽东在江西留下多少光辉的足迹,也给人们留下多少深深的思念。 选择这样的地方办展,是因为井冈山与天安门广场有着无比密切的历史联系。正是在井冈山燃烧起来的星星之火,迎来中国革命的伟大胜利。 从15日到30日,近12万观众在这里留下他们热切的目光……深情今年8月底9月初,正是赣鄱大地郁郁葱葱、一派生机的时候,胡锦涛总书记再次来到江西考察。1993年春天,他曾经登上井冈山,瞻仰革命遗址,缅怀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战斗业绩。这一次,他再次讲到井冈山。他庄严地提出:伟大的井冈山精神集中反映了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我们要结合时代的发展,结合党的历史方位和历史任务的变化,结合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实践,让井冈山精神大力发扬起来,使之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放射出新的光芒。 此前四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云山来到井冈山,他指出,井冈山精神是带有原创意义的民族精神,要运用多种方式,把这一精神财富在更大范围内宣传开来。 为了落实胡锦涛等中央领导同志的指示,中共江西省委迅即指示有关部门和地方举办“井冈山精神大型展览”。 11月15日上午,展览开幕。大红地毯上,摆放着中央统战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水利部、交通部、人民日报社、国防大学等中直机关送来的花篮,绚丽的鲜花簇拥着展厅的大门。 16日上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纪委书记吴官正参观展览。他运用井冈山斗争史料,对身边的同志说:在新时期新阶段,党员领导干部要大力弘扬井冈山精神,严守党的政治纪律、经济纪律、群众纪律。 17日上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参观展览,刘云山随行。李长春对展览予以高度评价,他说:地方的同志把展览办到北京,充实了毛泽东诞辰110周年纪念活动。他还反复强调,要让井冈山精神成为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强大精神动力。 这一天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组部部长贺国强也来到展厅参观。 刘云山对展览的关心是那么周密。从文字脚本到新闻报道,他都予以有力的支持与悉心的指导。展览的前言曾有这样一段文字:“雄伟的井冈山,连着中国共产党辉煌的历史。永远的井冈山,写满江西人民的光荣与理想。”中宣部在组织专家审定时,将其中一句修改为“写满中国人民的光荣与理想”,更加充分地展示了井冈山精神的历史地位与时代价值。 拾级而上,在三楼展厅举办的展览,展示的不仅仅是历史,江西人民的信念、井冈山儿女的情感,也汇聚在这里。来自井冈山的10位女讲解员深知肩上的重任。她们站在一幅幅图片、一件件文物前,整整讲了16天。面对川流不息的人流,面对一双双热切的眼睛,她们不敢有一丝倦怠。嗓子讲哑了,含两片润喉药再讲。嗓子失声了,她们坚持用手势引领观众参观的视线。观众流泪了,她们也流泪了。泪与泪流在一起,交融着一种无比神圣的情感。她们说:“我们是井冈山的女儿,歌唱母亲是我们崇高的使命!”向往展厅的气氛是庄严的。人们抑制住心中的激动,轻轻地走近展厅,走近那一段血与火铸就的历史。 有多少感人肺腑的情景啊!一位胸前挂着勋章的大娘走进展厅,苍苍白发记载着她当年的战斗经历。她手里捏着一张照片,显得特别激动。当讲解员讲到井冈山的浴血斗争时,她泪流满面,把照片紧紧地贴在胸口。那是一张老军人的照片。大娘哽咽着,她诉说着。讲解员在她泣不成声的叙述中,听到一个已故军人对井冈山的向往。 一群少先队员手举国旗涌进展厅。在黄洋界保卫战的迫击炮前,在朱德身先士卒使用过的花机关枪前,在红军战士的“美味佳肴”红米南瓜前,他们静静地聆听着讲解。当他们走到毛泽东在开国大典上的巨幅照片前之时,情不自禁一齐挥动起手中的国旗,爆发出快乐的欢呼声。 一位盲人由人搀扶着走进展厅。他当年所在的部队血战抗日战场,一往无前,所向披靡。他说,我的部队就是从井冈山走出来的英雄部队。今天,我要来听展。他请求讲解员允许他摸摸当年红军战士的步枪。他轻轻地抚摸着,流下两行热泪。 91岁的彭儒,是当年井冈山的红军女战士。开幕式上,工作人员担心她站不住,为她准备了一个椅子。但她没有坐,一直站在那里,站在井冈山的大幅照片前。那一刻,她的心灵一定回到了青春岁月。参观时,当她看到红米南瓜时,竟甜甜地笑了起来,一字不漏地唱起当年的红军歌谣《毛委员和我们在一起》。 井冈山精神是永恒的。因为她有着一代又一代忠诚的传人,就像井冈山的杜鹃花,每一年的春天都会在春风中绽放。 李素丽,一位平平凡凡的公交车售票员,一位闻名全国的劳动模范。她和一群胸前挂满奖章的全国劳模走进展厅。照片与文物所展示的井冈山斗争史,一次又一次让她驻足,让她沉思。“艰难的岁月已经成为历史,但井冈山精神不会过时。” 李素丽动情地说:“我们国家还不很富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还有很多困难,我们永远不能忘记井冈山!”在井冈山主峰的造型前,她和同行的全国劳模们合影。她没有笑,神色是那么庄重。 安吉洙,这位84岁的中央办公厅离休干部对井冈山精神有着特别的理解。他在朱德名言“我们红军要与群众有盐同咸,无盐同淡”的展板前久久地思索着,老伴几次催他也不肯移步。他说:“这一条比什么都重要。今天,我们党执政了,更要有盐同咸,无盐同淡,永远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朱德这一名言吸引了中纪委培训中心的400名学员。这些来自全国各地的纪检干部是怀着十分崇敬的心情走进展厅的。他们不断地抄录着展板上的井冈山名言,为当年斗争岁月中鱼水般的党群关系、军民关系而动容。他们说,参观这个展览,是一次灵魂的洗礼。纷纷表示,要用井冈山精神,构筑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 井冈山精神是经过革命斗争锤炼与升华的民族精神。在大庆精神、雷锋精神、抗非典精神中,都能读到她的光芒。中组部特意组织一批中青年知名专家前来参观展览。这些在科学道路上奋力登攀的勇士们对井冈山精神有着强烈的心灵共鸣。在载人航天精神的照片前,他们议论风生。有的说,为了民族的解放,需要井冈山精神。今天,为了民族的富裕,同样需要井冈山精神。有的说,一个伟大的民族是要有魂的。井冈山精神是我们必须代代恪守的民族魂。 气氛庄严的展厅,又是沸腾的。北京崇文区委党校的学员来了。这是一群积极要求加入中国共产党的高中生,团徽映红着他们年轻的脸庞。参观结束后,他们团聚在一起,展开一面火红的团旗。展厅里响起他们铿锵有力的呼号:“我们是井冈山精神的传人,我们是共产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他们青春的声音,与展厅正在播放的红军歌曲连成一片。 祝福 炬,在心中燃烧。燃烧的心,滚烫的心,牵挂着井冈山,惦记着江西。 刘,北京林业大学学生。这位学旅游的青年,在井冈山雄伟而又旖旎的风光照片前停下脚步,看了许久,也想了许久。他对在场的井冈山市的工作人员说:“我打算组织几个同学上井冈山,进行旅游考察,做一个发展井冈山旅游业的规划。”他有些羞涩地说:“这个规划肯定是幼稚的,但饱含着我们真诚的心愿!” 昌泰高速公路、京九铁路大桥、南昌高新技术开发区……一幅幅彩色照片向人们展示着江西的发展新貌。天津赤土中学的10名党员教师专门到北京参观展览,看着这些照片,不时发出赞叹,他们兴奋地说:“一个诞生了井冈山精神的地方,一定能在新世纪创造新的辉煌!” 中国石油总公司连着组织了两批干部前来参观。这家企业在江西有投资项目。他们说,江西这几年变化很大,发展很快,我们在江西投资很有信心。一个叫马红的同志到过江西。她说:“江西山清水秀,实在是太美了。我们衷心祝福江西人民幸福吉祥!” 一对老年夫妇相互搀扶着参观展览。他们都是解放战争时期参加革命的离休干部。面对卢德铭、刘仁堪、伍若兰……这些英勇献身的革命烈士的遗像,大爷老泪纵横,几次失声痛哭。大娘不住地劝他:“别哭了,革命已经胜利了!”直到他们走到江西新貌的展板前,老人才止住泪水。看着一幅幅老区巨变的彩色图片,泪花闪动的眼睛里透出融融的笑意。在长春工业大学任教的玛尔丽与在北京语言大学留学的梅斯,是两位特殊的参观者。她们来自美国。她们说:“我们在中国生活,我们知道长城,知道紫禁城,还知道许多好吃的中国菜。今天,我们又知道中国有一个伟大的井冈山,有一个美丽的江西。”当工作人员把“井冈山”纪念章别在她们胸前时,她们连声道谢,热情地说:“我们一定去江西,去看看真正的井冈山!” 在参观留言簿上,人们留下感想,也留下祝愿。文字是发烫的,因为那是由一座山与一段历史而引发的特别深沉、特别热烈的情感——— “井冈山精神万岁!” “祝红色江西蒸蒸日上!” (江西日报) 相关专题:革命圣地井冈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