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酬研究专家:高校毕业生不必太看重起始薪酬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12月01日14:43 中国新闻网 |
中新网12月1日电2004年大学毕业生刚刚进入市场求职,如何确定合理的薪酬价位,往往是与雇主不得不谈,而又难以拿捏的事。据扬子晚报报道,中国人民大学人事学院院长曾湘泉教授日前指出,大学生不必太看重起始薪酬,企业的潜质如何,个人在企业的发展空间如何,这才是重要的。 曾教授是薪酬研究专家、美国薪酬协会会员。他说,如果把“上学”作为个人的人力资源投资,就有个投资核算问题:是看长期,还是偏重短期;还要比较哪个企业增值潜力大。一个人的发展并不取决于首期工资。大学生才毕业,仅学到一些书本知识,你的潜力还未能体现,必须在企业中积累经验,才能提升你的价值。 他指出,有的大学生说月薪非2000元不考虑,就很片面。首先,企业不得不考虑薪酬投放风险。从技术层面讲,薪酬的确定是件复杂的事,涉及到毕业学校、专业,不同地区及当前市场供求关系。一个专业的毕业生供过于求,这个专业的人力资源价值就下降,反之则上升。 大学生的首期工资不太重要,还表现在人力资源价值不断波动上,有升、有降、有停滞不前。据学者调查,学生在校取得的知识仅占一生中知识的10%,90%是进入企业、社会后取得的。 起始薪酬,与漫漫人生中的薪酬之路相比,毕竟是短暂的。在企业积累的知识,终究将为就业者赢得体面的工资。现在人才是流动的,且会加速流动。如果就业者的薪酬长期低于绩效,完全可在地区间与企业间流动,甚至流向国外企业,束缚是不可能的。 谈到当前拥挤的人才大集市上,人与人只能说上一言半语,曾教授认为,这会造成求职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双失误”:求职者仅看简略的介绍资料,盲目投档,进入企业一看不是那回事,又匆忙辞职;用人单位则强求“来了就能用”,将一些潜质很好的学生拒之门外。适当的办法是,毕业生应抽出时间到企业了解一番,最好有3-6个月的实习期,研究这家企业是否适合自己发展,其中包括了解“师兄师姐”们的起始薪酬。企业则应认识到,人力资源管理不仅是招聘人才,更是通过给合理的起始薪酬、培训等激励措施,挖掘人的潜质,一味指望“来个空降部队”是不现实的,自己培训的人才是最适用的。(本报记者王卫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