馆藏文物“家贼难防”暴露管理漏洞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12月01日16:30 红网 |
11月27日晚,央视《焦点访谈》“访谈”了江西省景德镇陶瓷历史博物馆,看了这个“访谈”,却让人拍案称奇。据博物馆负责人介绍,博物馆现在只有900件藏品,加上已从该馆分离出去的陶瓷考古研究所的1000多件藏品,与1989年上报的7800件相去甚远。很多重要的文物,如唐伯虎的山水画,郑板桥的狮子图,清代大书法家何绍基的书法对联,清代名画家汪友棠的花鸟画等,现在都不知上哪去了?让人更觉奇怪的是该馆2002年10月上报的一份统计报表上,文物的基本指标中,绝大部分内容都是空白,而在博物馆的馆藏文物一栏,保管品的数量竟然写着“无”。 一个经营了近二十年的博物馆连一个完整的账目都拿不出来,出现文物大量流失的情况也就不足为奇了。按照相关规定,博物馆的藏品保管必须账、物分开,以便于监督,但这里十多年来藏品保管却一直是一个人。看不到藏品账目,馆内到底有些什么文物,又丢了哪些文物,就成了一个谜。《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第三十八条规定,文物收藏单位应当根据馆藏文物的保护需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并报主管的文物行政部门备案。未经批准,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调取馆藏文物。文物收藏单位的法定代表人对馆藏文物的安全负责。可这个馆从来没有上报备案过,主管行政部门也没有人过问过。现在5000多件文物流失,却没有听到过谁对这事负责。 文物档案和藏品账目是博物馆必备的。有了藏品明细,到底有些什么文物,就一清二楚了。可该馆为什么不按照有关规定去做呢?这猫腻其实不难看出,那就是混水好摸鱼,摸着象唐伯虎的山水画,郑板桥的狮子图这样的“大鱼”,出手之后一辈子可享尽荣华富贵,因为有的文物是价值连城。谁都知道,景德镇是闻名世界的瓷都,而很多珍贵的陶瓷文物就收藏在这个陶瓷历史博物馆内。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明文规定,馆藏一级文物损毁的,应当报国务院文物行政部门核查处理。其他馆藏文物损毁的,应当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文物行政部门核查处理;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文物行政部门应当将核查处理结果报国务院文物行政部门备案。馆藏文物被盗、被抢或者丢失的,文物收藏单位应当立即向公安机关报案,并同时向主管的文物行政部门报告。可这个馆5000多件文物不翼而飞,也没有报案,主管部门也是不知所云。要不是有人举报,恐怕连这900的数字还得继续改写,要不然,人家也不会在统计报表上的保管品数量上写“无”。 由于有人举报,景德镇市检察院和市文物局分别组成了检查组,对这个馆的馆藏文物进行了清查。今年10月9日,这个博物馆管理文物的办公室副主任陈迪宽,因涉嫌贪污文物被当地检察机关逮捕,之后又有两名工作人员被刑事拘留。仅仅是通过一些并不完整的线索,司法部门就已经查出丢失了200多件文物,而更多文物还不知流向何方? 记得故宫博物院副院长朱诚如说过,现在外面的人要想偷窃馆藏文物非常困难,但是“家贼难防”。在之前,也报道过故宫字号文物被盗流失,流失的原因也是难敌“家贼”。承德外八庙管理处文物保管部主任李海涛,早在10年前就开始监守自盗,经其手流出的文物超过百件,主要卖给了国内的文物走私贩子和个人收藏家。原荆门市博物馆副馆长王必胜和王传富非法出售馆藏文物案,原新疆博物馆考古部副主任黄小江珍贵文物流失案……均是监守自盗。文物管理部门出现如此之多的“家贼”,一方面暴露了文物管理的漏洞,另一方面也说明法律对负有文物流失的责任人惩罚不够严厉。比如浙江遂昌文管会办公室副主任罗兆荣,明知借用国家二级文物需经浙江省文物局审批,仍在未经审批的情况下擅自将“南宋青瓷长颈瓶”一对出借,且出入库交接手续均不齐全,从而导致国家二级文物流失,但遂昌县法院以失职造成珍贵文物流失罪判处免予刑事处罚。法律对贪污文物和造成文物流失的责任人惩罚不严厉,也是“家贼”肆无忌惮,大肆掠吞馆藏文物的主要原因。 一个市级陶瓷历史博物馆就流失的文物是5000多件,可以想象得出全国文物的流失。如果文物部门不尽快地对文物进行严格普查,健全管理制度,文物流失负有法律责任人得不到应有的惩罚,文物流失就不可能避免。(稿源:红网)(作者:洪巧俊)(编辑:杨国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