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集中公审公判”有利于司法回归到法治轨道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12月07日00:40 红网 |
最近,最高人民法院大力推进司法改革的措施频仍。其中,今后各级法院将逐步取消“集中公审公判”的举措颇为引人关注。 “集中公审公判”制度设计的初衷在于设计者试图通过集中、公开的审判方式,借助国家司法力量的强制性和权威性,震慑社会不良分子,有效打击犯罪。以此彰显国家机关除暴安良、匡扶正义的决心。所以我们不难发现,越是社会治安状况严峻的时候,这种方式往往是国家机关“严打”中的一把利器。此外,集中公审公判可以通过这种生动和具体的形式向广大民众普及法律知识,从而起到预防犯罪的效果。 正如善花不一定都能结出善果一样。“集中公审公判”在践行中却偏离了当初制度设计的路径,产生似是而非的后果。目前各地居高不下的犯罪发生率在一定程度上表明“集中公审公判”制度在打击和预防犯罪方面收效甚微。相反,继续实施这种制度却弊端丛生。 首先,“集中公审公判”制度容易打断正常的司法诉讼程序,造成草率司法和超期羁押的后果。“正义必须实现,而且要以看得见的方式实现”这句西方古老谚语说明了程序在司法活动中的重要意义。正义不仅包括实体正义,而且还包括程序正义。在严打时期,各地法院在“从严从快”的司法理念下,在操作上经常打断正常的诉讼程序。据有关部门媒体报道,某地一死刑犯从案件侦破到逮捕、公审公判再到被执行死刑,仅仅用了七天时间。即使不谈其中存在误判的可能性有多大,就连刑事诉讼法规定的必要程序都被简化。这与“重程序、轻实体”的现代法治精神是背道而驰的。另外,为了在公审公判中达到声势浩大的宣传效果,就必须有一定数量的案件作保证,这也在实践中造成了超期羁押的现象。 此外,浪费有限的司法资源也是其弊端之一。“集中公审公判”需要法院、检察院、公安、武警和地方行政机关的配合。其花费的成本想必是一个不小的数目。好钢用在刀刃上。面对近年来社会治安吃紧的形势,有限的司法资源应该用在打击和预防犯罪的最前线,而不应浪费在实际效果不彰的繁文缛节上。 最后,“集中公审公判”助长了司法活动中的暴戾主义倾向。五花大绑、胸前带着写有所犯罪名牌子的罪犯、荷枪实弹的警察、庄严肃杀的气氛……这些都是公审公判中最为常见的景观,加上以往旁听的观众大都是未成年的学生,集中公审公判容易给他们心灵投下暴力的阴影,不利于学生的成长。另外,当罪犯的犯罪行为被更大范围的公众知晓后,这样会给罪犯亲属造成很大的社会压力。 “取消公审公判”是对发生偏差的司法活动的一次制度性的矫正。取消的意义就在于使司法审判回归到合乎现代法治精神的轨道上来,抑制了长久以来司法过程中存在的野蛮暴力的现象,为其注入了一股温情的清风。(稿源:红网)(作者:张志)(编辑:杨国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