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电东送”配套项目中岭煤矿建设争分夺秒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12月09日01:23 贵州日报 |
金黔在线讯冒着严寒走进崭新的贵州中岭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办公楼,墙上的投产倒计时牌让人感到时间紧迫;再从河坝山脚沿阶梯上145级,站在“永安亭”鸟瞰、施工的人群、轰鸣的机器都在争分夺秒。这便是铁定12月28日首采面投产的中岭煤矿现场。 作为“西电东送”的配套建设项目,设计年产300万吨的中岭煤矿建设省委、省政府非常重视,要求建成我省“西电东送”煤炭基地的样板工程。 从进场施工到建成投产,只用了一年半时间,有专家说,建这么大规模的煤矿,用这么短时间,在煤矿建设史上是不多见的。公司党委副书记金文波介绍,中岭煤矿的建设完全市场化运作,是在新机制、新体制、新模式条件下建设的矿井。 “三新”条件下,矿井建设创造了一系列“之最”:在我省煤矿建设中,建设速度最快,建设投资最少,技术装备水平最高,劳动用工人数最少等。 公司总工程师田景刚解释,技术装备与生产安全、劳动效率、经济效益有直接关系,花6000多万元,安装国内最先进的设备是很有必要的,钱是从其他方面省下来的。施工中,两个工程通过设计优化,省下1000多万元。 “中岭煤矿是年轻人的煤矿”。刚刚从水矿技校毕业分到中岭的一位小伙子说,他们只要加班,两天就能将1800多米长皮带走廊上的支架、滚筒、皮带全部安装好。中岭煤矿的建设创造了很多佳绩,也锻炼出一批新人。在沸腾的施工现场,一位“老三线”看到后生们拼命干活的感人场面,发自内心地赞叹:“我又看到了三线精神。” 作者:任健编辑: 相关专题:关注中国西电东送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