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杭州湾,十年再造一个浙江经济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12月09日08:12 浙江日报

  本报记者邵捷 2003-12-9

  最近,《浙江省环杭州湾产业带发展规划》通过中科院专家组评审;接着,环杭州湾城市空间布局战略规划的专家评审又将开始。随着一系列科学规划的出台,环杭州湾地区的发展轨迹日益清晰,一种新的发展思维正在悄然确立。

  作为长三角的南翼和浙江经济的活跃带,环杭州湾正在担当起新的发展重任。不久前,浙江省委政研室的一份调研报告提出,以杭州湾五大开发区集群为基础,通过整合各种资源和实施新的发展战略,用十年时间使这里的经济总量达到目前全省的规模——

  11月30日,是环杭州湾地区的发展史上值得关注的日子,《浙江省环杭州湾产业带发展规划》通过了以路甬祥为首的中科院专家评审组的评审,这标志着该地区的发展已经从原先各自为政,演变为由政府统一规划区域产业发展战略。

  12月10日,环杭州湾城市空间布局战略规划也将接受有关专家的评审。

  随着这些凝聚着各方智慧的规划的出台,环杭州湾地区新的区域战略规划正在成型。然而,未来10年环杭州湾地区能否再次充当浙江经济发展的火车头,有两个难题摆在面前:如何解决资源环境的压力,实现可持续发展?产业、城市、生态如何实现协调?

  面对“再造”浙江经济中碰到的这些现实难题,一种全新的综合协调的发展思路正在被该地区的人们所认识和接受,并成为省政府规划环杭州湾地区发展路径的出发点。而今年以来,环杭州湾地区各县市的一些实践,正在与这种新发展观相呼应。

  各县市重新定位

  杭州湾品牌凸现

  在省委、省政府年初提出“主动接轨上海,积极参与长三角地区合作与交流”的战略部署后,知名度上升得最快的地区莫过于环杭州湾地区。作为一个地理意义上的区域,该地区已经成为我省经济竞争力的一个标志:去年,国内生产总值占全省的72%;地区财政收入约占全省的三分之二;近年来全省利用外资的85%都集中在这一区域。

  当以上的数据一再在媒体显现时,位于长江三角洲南翼,拥有较强综合实力和高速增长经济的环杭州湾地区,也逐渐从一个纯粹地理意义上的区域,转变成以制造业为支撑、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大平台,各县市抓住机遇,纷纷利用杭州湾的品牌来吸引外资,一时间,区域之间联合形成的产业带不断被人们认知:比如以杭州、宁波、湖州为主的光通信产业发展基地;以绍兴、萧山、桐乡为主的化纤产业基地。

  更为重要的是,这样一个整体性品牌的崛起,使各地开始站在环杭州湾的开放大背景下,审视自己的优劣势,确立自己新的战略定位。

  这种在“环杭州湾意识”催生出来的自主定位意识,突破了原先只是从本县本地出发的视野局限,对于各县市的区域发展战略调整带来非常积极的作用,这一点可以从今年各地如何应对杭州湾跨海大桥商机的过程中得到充分印证:杭州湾跨海大桥工程还没启动,杭州就在思考大桥建成后,如何面对宁波方面越来越强劲的发展势头;慈溪、上虞、海盐、平湖等地则乘机规划具有针对性的“大桥工业园区”,并做好道路等基础设施的配套工程。

  为了强化自身的比较优势,各县市的区域发展的目标上逐渐实行差异化战略:海宁提出了接轨杭州,萧山要做杭州大都市的副中心,慈溪意欲打造长三角南翼的家电制造基地,宁波执着于临港型工业。

  重新定位,使人们逐渐摆脱了行政体制的束缚,原先阻隔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行政阻隔逐渐融化,一些县市自发跳出行政区域限制,真正从市场需求出发做跨区域的合作规划。上虞市在做杭州湾新区规划时,融入规划350平方公里的杭州湾绍兴工业新城区,在靠近绍兴的地区建立轻纺工业区,以承接绍兴轻纺产业的外溢。

  有专家指出,目前长三角一体化的进程,其重点之一就是消除地方行政区划阻隔对经济的影响,从增强本地区竞争力的角度,去配置资源。这种依据市场出发做新的自我定位,表明环杭州湾地区的一体化、市场化进程正在加速。

  如何实现可持续

  整合提升开发区

  当环杭州湾的各县市大张旗鼓推出自己的区域发展战略时,一个不容忽视的客观条件却在越来越制约着他们:在工业化、城市化不断推进的大背景下,资源的有限性越来越成为人们担心的问题。

  我省虽然是经济大省,但不仅矿产资源贫乏,连作为最基本生产资料的土地资源的人均占有量也极低,目前的人均耕地只有半亩多一点,所以,改变原先粗放型利用资源的方式,保护有限的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已经成为目前经济发展中亟需解决的问题。

  目前,先进制造业基地的母本大多源自当地的块状经济,由于本地区资源的有限性,以行政区域为单位发展制造业基地往往造成资源的浪费和低水平的竞争。

  在保证地方政府发展经济的积极性同时,如何节约资源,提高产业集聚的程度?开发区作为制造业的主要载体,成了人们整合产业空间布局、保护土地资源的抓手。省委政策研究室的一份调研报告显示:杭州湾重点开发区每平方公里开发土地实际利用外资0.36亿美元,不及苏州市17个开发区平均水平0.8亿美元的一半。省委政策研究室有关人士提出:从整合提升开发区为突破口,利用当前杭州湾重点开发区呈现集群式分布和发展的趋势,以杭州、萧山、宁波等国家级开发区为核心,集中力量组建杭州湾5个开发区集群。

  在刚刚通过的《浙江省环杭州湾产业带发展规划》评审会上,省有关领导着重谈到,对现有开发区(园区)进行以“禁、撤、整、改、扩”为主要内容的整合提升,切实改变目前开发区多、小、散问题。

  据了解,省有关部门正在制订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的具体办法,以提高单位面积的投资强度和产出率,并切实保护耕地,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

  城市群为增长主导

  产业、城市、生态协调发展

  如果说,整合提升开发区涉及到节约资源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环杭州湾地区在未来再造浙江经济中,还面临着一个发展方式的切换问题。

  如果回溯一下环杭州湾地区的近10多年来的发展史,人们发现,农村工业化是浙江工业化的主要力量,从农村工业化起步的块状经济成为区域经济发展最常见的形式,以至于如今块状经济成为农村城市化的主要载体。

  可是,这种具有浙江特色的农村工业化道路目前正面临着历史性的转折,因为原先遍地开花的工业化方式,资源利用率低,带来的环境污染严重,更为重要的是,某个地区自然形成的块状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往往面临着基础设施、人才、教育、三产等诸多方面的支撑不足,而城市作为各种生产要素高度密集的区域,恰恰可以弥补这些不足,为制造业提供良好的发展平台。

  近年来,杭州、宁波等大城市的制造业飞速发展的实践,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大城市对制造业强大的支撑作用。在环杭州湾产业带的规划发展中,城市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规划进一步突出了杭州、宁波的省域中心城市地位,构建杭州、宁波两大城市经济圈,同时发挥嘉兴、湖州的区位优势,构建近沪经济走廊。

  当工业化的主角从农村转向城市,以下的举措就显得顺理成章:大力发展城市经济,促进产业与城市的联动发展,带动农村农业现代化,统筹城市和农村的发展。但是,环杭州湾地区规划的发展道路比传统意义上的城市、农村互动要生动得多。在产业带发展规划中,“产业带”这个概念具有丰富的内涵,它不仅仅是指构建新型产业体系,而是涵盖城市拓展、制度创新、科技进步、生态建设等各个方面的系统工程,有专家把它称之为“浙江面向未来发展的一个极具整体性的品牌”。

  这个得到中科院专家学者赞赏的规划,将环杭州湾地区未来发展格局概括为“一区一带两网”。“一区”“即先进制造业集聚区;“一带”即城市连绵带,其核心是杭州、宁波两大城市经济圈;“两网”即由绿色开敞空间、绿色廊道、各类保护区组成的绿色生态网;由交通、物流、信息、给排水、能源供应、环保等设施构成的现代化基础设施网。

  在城市产业生态协调发展的格局中,关于生态保护的内容在规划中令人醒目。规划提出了区域范围内重点水源地、主要水域功能区、湿地、城市绿色开敞空间等生态功能区的建设任务,在生态功能区禁止发展重污染限制类产业,不断改善和提升产业带的生态环境品质,打造“绿色杭州湾”。

  这些具体的措施,是为了一个令人心动的目标服务,正如省发展计划委员会主任毛光烈所说,我们不仅要把环杭州湾地区建成一条“黄金产业带”,还要建成一个汇聚各种生产要素和文明因子的城市群、一个充分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区。

  这样,“再造一个浙江经济”造出的,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新的浙江经济。


新浪网2003年度新闻评选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注册新浪9M全免费邮箱
  新浪二手市场重新开张 结识新网友,短信免费发,就来了了吧!
  燃情互动,情爱添姿彩,在这个冬天找到属于你的爱!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新浪精彩短信
两性学堂
激情大冒险的滋味
探寻无尽欲望边界
非常笑话
搞笑!与众大不同
过瘾!尝尝就知道
图片
铃声
·[陈奕迅] 十年
·[和 弦] 同桌的你
·鸟啼铃语 蟋蟀铃声
铃声搜索



新浪商城推荐
无边魅力
  • 佛罗蒙吸引异性
  • 男士情趣内裤热
  • 佳能数码相机
  • EOS 10D专业相机
  • s50照相机
  • 市场最新动态
  • 免费注册上网经商
  • 千样数码精品
     (以上推荐一周有效)
  • 更多精品特卖>>
    每日2条,28元/月
    原色地带--普通图片铃声,5元包月随意下载随心换. 
    炫彩地带--彩图和弦铃声,10元包月下载,时尚又精彩
    超级精彩
    爆笑无比
    公车上。女:手移到别处好吗?男:我没勇气再摸别处了…
    每日2条,30元/月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2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