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无考古冲动(华东时评)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12月10日04:04 人民网-华东新闻 |
姜泓冰 乾陵里也许什么都没有,像那个在几亿世人面前打开的空荡荡的金字塔一样。而阿房宫呢,真正量出了它的长宽高下,从此再读“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时,也没了与想像同在的气势。论“旅游资源”,未必就不是一种损失。最近频频出现的“考古热土”,让人分明感受到了“挖祖产牟利”的冲动 旅游富矿西安,因有几处显耀文物在考古勘测或发掘而引人关注:通过高科技的遥感探测和传统探测手段,传说中规模庞大、“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布置得煞费苦心的秦始皇陵地宫情况基本探定;其二,也是秦氏造的阿房宫遗址发布阶段性发掘成果,“正在向世人揭开她的神秘面纱”,新闻点是,证明它并非是项羽烧掉的;其三,唐代有名的大明宫太液池在中日联合考古队的发掘研究之下初露“真容”,证明其中确曾有过“蓬莱仙山”…… 我不知道有多少支考古探测发掘队正在陕西辛勤工作着,因为像考古这样的事,出不出“新闻性成果”,本是不能期望和确定的。抢眼的新闻迭出,至少可以证明那是一块多么忙碌的“考古热土”。放眼全国,像这样文明堆积极厚的地方,又有多少考古现场不是在同时被打开、被搜索着!查询有关考古发掘的新闻,密集的“重大发现”足以证明这一点。 这应该是件好事:我们不是一直在为文物保护受冷落而烦恼,为遗址被毁、古墓被盗而难过么?然而,面对“重大新闻”们,偏又无端地生出一些忧虑来:考古发掘有没有热到过度?这些遍布神州的众多“工地”,在考古队伍撤退后,是否都能得到妥善处理和保护———文物保护从来都是“僧多粥少”,“高僧”频来,会不会有不少连粥都喝不上呢? 这里说的当然不是陕西的这几处考古点。像秦陵地宫,国家文物局一直态度坚决,要发掘,但要30至50年后再说。另一处大受追捧的“富矿”乾陵也如此,挖开的主张和计划几次三番地报上国家文物局,打的又是“抢救性发掘”大旗,同样没有通过。不发掘,正是因为重视,在不具备“养好”文物的条件时,让它们留在住了几百几千年的老家,才更安全。不发掘,也不等于不研究,用遥感技术探测秦陵地宫,是被列入“863”计划的项目,足以证明这一点。 但在其它很多时候,我们正在打着重视、研究、“破解千古之谜”之类的旗号,满足着“挖祖产牟利”的欲望。而且,除了部分专家及有关部门的理性之外,似乎也并没有多少力量,可以阻止这样的冲动。 借此发展旅游业,便是一个巨大动力。不少地方是渴望着地下“新发现”和新开掘的,因为可以出名,更能开发旅游。某些网站就有“考古旅游”的推广,参观之外,还有“专家指导模拟试掘”和“模拟发掘”之类的内容,冲动之烈可见一斑。 媒体是追逐考古现场的,因为有不可知的心理悬念,还有老山汉墓和埃及金字塔的电视直播热的例证。许多考古发掘一到了记者们的笔下,就变得无比曲折,重大发现、千古之谜、改写历史之类说法层出不穷。比如,这次的阿房宫遗址发掘,老实的媒体说“阿房宫发掘出保存完整的秦代板瓦”,会做些的就说“项羽没烧阿房宫”、“项羽:冤枉!”这很好看、很可读,却失了科学的度。而对于坐了多年冷板凳的专家们,现在突然到了聚光灯下,冲动一样难免。比如,秦陵或乾陵,就有专家私下里心存渴望:研究了这么多年,有生之年能看看“真相”多好!当年郭沫若先生的开挖长陵之请被周恩来总理坚决否定后,也曾题诗“待到幽宫重启日,延期翻案续新篇”,写出了他的失落与不甘。所以,才为主持秦陵勘探的一位老先生的话感动:“不想改变我晚年在家带小孩的命运”———如果继续发掘,他可就忙坏了。 其实,知道了真相又怎样?挖开的同时就意味着历史传奇魅力的失落,或者失望的开始。乾陵里也许什么都没有,像那个在几亿世人面前打开的空荡荡的金字塔一样。而阿房宫呢,真正量出了它的长宽高下,从此再读“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时,也没了与想象同在的气势。论“旅游资源”,这未必就不是一种损失。 《华东新闻》 (2003年12月10日 第二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