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基础教育,痛在哪里(观察)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12月11日02:22 人民网-华东新闻

  本报记者 王伟健

  本报12月5日出版的《东方新闻周刊》,刊发“特别报道”《泗县中学生自杀事件调查》,披露一位初中学生因不堪教师体罚羞辱而自杀的事件,被媒体广泛转载,更引起读者深切关注。在人民网,网友们展开激烈争论,参与者很多是教师、学生和家长,他们从各个角度对我国的基础教育,特别是农村教育现状及师生关系提供事例和看法,发人深思

  “一个孩子远去,应该唤起我们对欠发达地区乡村教育的检点!”也许,只有这样,小陈贤才没有白死……

  “老师打学生,是教育的失败”

  “打人是不应该的。”在对人民网《教育之痛:安徽省泗县中学生自杀事件调查》的热评中,大多数网友表达了这样的看法。

  一位泗县网友说:“身为泗县普通公民,我对这件发生在身边的事感到很惋惜。是该让我们深思了,希望以后能杜绝惩罚和变相惩罚学生。学生毕竟是孩子,希望做教师的能多体谅学生。老师不该是心灵杀手。”

  一位网友说:“学生以死的惨痛代价来捍卫自己弱小的人格尊严,我们应该感到这是教育的失败!无论如何,一个风华正茂的生命失去了,这带给我们太沉重的思考。教师想到教学方式方法吗,为什么只会体罚?心灵的沟通,和风细雨的方式,您怎么不运用呢?要教育一个合格的人才,教师本身要达标!”

  也有网友反驳,有的学生上课多次故意迟到、上课调皮捣蛋、干扰课堂教学,教师怎能好好上课?老师不会不问青红皂白地打学生。对此,一位教师说:“我是一名教师,首先,我认为教师绝对不能打学生,无论你多么有理、是怎么为学生好,都不能打他,毕竟,他是学生、是孩子。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是我们的职责。出手打人是缺乏职业道德、素质低下的表现。”

  山西临汾某小学四年级学生姜薇向老师建议:“面对调皮的学生,不要进行打骂,应耐心给学生讲清道理,或者讲一些生动活泼的故事,使学生感受到学习是多么快乐。我相信,教师只要采用幽默的教育艺术,一定会让那些调皮的学生,变成学习优异的孩子。”

  “我从教有8年时间。关于教师打人的问题,我认为教师几乎要负全部责任。我以前也打过一两次学生,但我现在很后悔,良心上也过不去。事实上,学生以后的成功肯定不是靠打出来的。”

  网友们呼吁,“该是结束体罚教育的时候了。”

  教师和家长间有道深深的鸿沟

  “如果学生不遵守课堂纪律、不遵守学生行为规范、不服从组织安排,那该采用怎样的教育手段对待学生?”一位教师这样发问。

  “学生顽皮是人的天性,你小时候难道就不犯点错吗?他们的思想还不成熟,他们还不能明辨是非!应以说教解决问题,怎么能够动不动就打人。”一位家长回应。

  “教师是神圣的职业,只有勇于奉献和有崇高爱心的人,才有资格配得上‘教师’这个光荣的称号。只是为了谋职或谋生而教书的教书匠,是不能胜任教师工作的。”很多家长希望老师用父母般的爱心来对待学生。“老师无权对学生有任何侮辱人格的言行。孩子交给你,是来受教育的,不是受管制的犯人。”

  这样的意见,出自很多身为家长的网友之口。

  但教师也有委屈。“我曾经是一名教师,我不赞成对学生体罚,但也体罚过学生。有时我们很迷惘,都说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当不好的老师,其实在农村中学,一个语文老师要教几个班,其它科目还要教三四个班甚至更多,备、教、批、补、考,哪一点做不到,学生的成绩就会让你颜面丢尽,在社会上无法立足。在这种情况下,你如何做到尽心关爱每一个学生?只得紧紧抓住几个尖子生,让他们出成绩。对一些较难管理的学生,要么放任自流,要么粗暴压制,以此求得一片安静的教学环境……”

  “说服教育的确不是万能的。大多数正在养育孩子的家长,你们也想一想,是不是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你们全都是采取说服教育。我很赞成作家毕淑敏的一句话:‘孩子,我打你是让你认识到你必须为错误付出代价。’”

  很多教师身份的网友持有这样的看法:“打学生不对,但个别学生确实品质存在问题,和风细雨式的教育并不能适用所有的学生,必要的惩罚效果更好。”

  一位身为乡村教师的网友说:“我是班主任,在教育学生时感到很为难,有几个学生经常逃学,要么在班上捣乱,唱歌、吹口哨甚至打扑克,把其他任课老师气得没办法上课,有些年轻女教师都哭了。我不敢打学生,只有教育、教育、再教育。有的学生,家访好多次也不改正毛病。对此,我无可奈何。学校和社会向我们要升学率?颐侵挥幸恢Х郾省⒁槐臼椋绾稳媚切┎晃佳У难淇炷兀俊?

  采取何种教育手段,家长和教师有着如此针锋相对的看法,让人感到一道深深的鸿沟横亘着。

  一位网友呼吁:希望双方“少点再少点误会,多点再多点沟通,愿老师和学生是一体,相互敬爱”。

  教师生存状况值得同情和担忧

  很多来自教育系统的网友反映了教师尴尬的生存现状。

  “我是一名教师。工作十几年,月工资实际还不够600元,上有老下有小,这点钱有时还不够基本生活开支,要是老人有病都不知该怎么办。可是我还是非常认真、负责地工作,教学成绩也很好。”这位网友说,“现在上级动不动就以‘下岗’威胁我们,年年强迫订一大堆对教学没用的报纸、杂志,做不好就这样那样扣钱。做教师容易吗!”

  有一位曾是泗县某乡村中学的教师说:“我也打过学生,虽然我一直认为没有不好的学生,只有不好的老师。但教师和学生的关系紧张的根源到底在哪里,应该思考的是教育体制。请你们下来看一看,教师的压力有多大!”

  “现在的素质教育还没有脱离应试教育的窠臼。”一位网友说,“学生苦,教师更苦,有些学生自己不学习,上课捣乱。如果教师只管上课,只求平安,学生成绩从何而来?”(上接第十七版)

  “谁来保护教师呢?教师能在混乱的课堂上完成教学任务吗?现在各种考核让人身不由己?压力太大。谁来关心我们呢?”一位教师这样问。

  “教师面对着许多的问题:至高的道德要求、巨大的社会期望、沉重的升学压力、扭曲的成绩评估、厚重的社会风习、难塑的学生品行、羞涩的物质收入……所有这一切构成重重矛盾,而教师在这些矛盾的夹缝中生存着。”一位教师身份的网友说。

  教育到底出了什么问题

  “教育到底出了什么问题?”网友追问。

  浙江义乌一位教师说:“教师的心理健康、情绪控制的问题是被长期遗忘的角落,教师素质当今最大的问题的是心理素质问题。”也有网友认为:“这是传统教育的悲哀,也是人们观念滞后的一次血的教训。一个孩子远去,应该唤起我们对欠发达地区乡村教育的检点。”

  乡村教育投入偏少,尤其是欠发达地区的乡村教育更是少得可怜。记者采访得知,泗县小骆中学是当地最漂亮的建筑,但也只有一幢教学楼,有的班学生人数高达80多。当地师资则相当缺乏,平均一个老师对应40多个学生,而按国家规定不能低于1∶30。据泗县原教育委员会主任李连庆说,不是没有教师,而是没有资金聘教师。教育资金投入偏少,成为当地教育发展最大的“瓶颈”。

  “农村经济落后,教师工资发不出,造成懂教育、知识水平高、能力强的好教师外流,这是农村师生关系紧张的间接原因。”一位网友说,“在评论教育之痛时,我们是否应该检讨政府对教育的投入是否到位?”

  也有网友认为,这是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冲撞,导致矛盾极端激化。“我国自古以来强调三从四德,至今它的变种还存在。比如学生要无条件听老师的话。如若不听老师的话,那就是错,将会出现被刁难、穿小鞋、挨打、开除等一系列严重后果。对于自由、平等、人权这些最基本的观念,不少人并不清楚。几十年来,有关各种‘学习’,各种‘教育’的资料每个人累积起来恐怕要与己等高,而最关键的东西却总是被忽略。”

  更多网友把“陈贤之痛”归结到教育体制。一位教师认为:现在的教育制度要升学率,又要我们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好学生,而各种评价中,成绩是最重要的,教师是不是得迎合社会、迎合家长、迎合学校的评估?如果说教师是这起事件的表因,校长就是后面的那只手,而教育局长则是指挥手的人。学校是一所车间———生产成绩的车间,所以,工作的粗暴、良知的麻木、心理的问题,很多很多的缺失,就成必然产品。

  《华东新闻》 (2003年12月11日 第一版)


新浪网2003年度新闻评选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注册新浪9M全免费邮箱
  新浪二手市场重新开张 结识新网友,短信免费发,就来了了吧!
  柯受良遭车祸 抢救无效死亡 订阅娱乐新闻随时掌握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新浪精彩短信
两性学堂
激情大冒险的滋味
探寻无尽欲望边界
非常笑话
搞笑!与众大不同
过瘾!尝尝就知道
图片
铃声
·[陈奕迅] 十年
·[和 弦] 同桌的你
·鸟啼铃语 蟋蟀铃声
铃声搜索



新浪商城推荐
无边魅力
  • 佛罗蒙吸引异性
  • 男士情趣内裤热
  • 佳能数码相机
  • EOS 10D专业相机
  • s50照相机
  • 市场最新动态
  • 免费注册上网经商
  • 千样数码精品
     (以上推荐一周有效)
  • 更多精品特卖>>
    每日2条,28元/月
    原色地带--普通图片铃声,5元包月随意下载随心换. 
    炫彩地带--彩图和弦铃声,10元包月下载,时尚又精彩
    超级精彩
    爆笑无比
    公车上。女:手移到别处好吗?男:我没勇气再摸别处了…
    每日2条,30元/月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2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