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人才市场有“三高”(贯彻党管人才原则 实施人才强国战略)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12月11日05:32 人民网-人民日报 |
本报记者 盛若蔚 中国最年轻的省级人才市场体系在哪里?答案是重庆。12月初,记者赴渝采访了解到,重庆人才市场成长迅速的奥妙在于,一切由“高”字而始。 高起点———构建体系闯市场 重庆直辖之初,人才市场一片空白。10多个工作人员,租来的40平方米旧房,隔几个月才开一次小型招聘会……“条件还赶不上一个村办市场呢!”一直亲历人才市场建设的重庆市人事局副局长冉隆江,清楚地记得当时的窘境。1998年,正是在这样的条件下,重庆人才市场开始了艰苦的创业之路。 市场不能“有市无场”。为解决场地问题,市人才交流中心通过贷款,落实了3000平方米的办公用房;之后,又采取“零投入”,以预期收益作担保,建成了西部设施一流的现代化市场———“重庆人才大市场”。2000年,市政府与国家人事部合作,以“重庆人才大市场”为基础,共同组建起“中国重庆经营管理人才市场”,成为中国唯一非财政拨款建设的省级综合性人才市场和国家级专业人才市场。 一花独放不是春。市委、市政府深刻认识到,要有效开发人才资源这个“第一资源”,就必须高起点、高质量地建起现代化的人才市场体系。截至10月,全市登记注册的各类人才市场已发展至106家,初步形成了以“重庆人才大市场”和“中国重庆经营管理人才市场”为龙头,40个区县(市)人才市场为支撑、各类社会人才中介机构为补充,覆盖全市、辐射西部地区的人才市场体系。 一组数字振奋人心:2002年,仅“重庆人才大市场”进场单位就达3万多家次,进场求职人员达40多万人次,营业收入近2000万元,分别比成立之初增长了100.6%、81.8%和265.9%。 高标准———创新制度育市场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直辖之初,重庆市委、市政府就清醒地认识到,必须抓紧创新制度,健全人事政策法规,促进人才市场健康发展。 1998年,重庆人才市场初创,次年,市人大就颁布了《重庆市人才市场管理条例》。有关部门纷纷制定具体制度,保证人才市场的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几年来,全市依法累计查处78起违法违规事件,依法取缔了9家人才服务机构的经营资格,对69起违规行为作出处罚。 制度创新是为了招贤纳良,促进人才资源优化配置。市委、市政府先后制定出吸引人才、优化人才环境的一系列政策:率先在西部地区实行“外来人才工作证”制度,有效解决了外来人才在渝期间的职称评定、子女入学、户籍管理等问题;实行高级人才岗位津贴制度,对两院院士、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等高端人才不惜财力;推行了“医疗蓝皮证”,建立高级人才定期疗养制度和特诊就医服务……制度创新、营造环境,大大激发了重庆人才市场的活力。据统计,全市从国内外共引进各类人才4000多名。 另一项法规引人注目。2000年12月,重庆市人大颁布了国内第一个人事争议仲裁专项地方性法规———《重庆市人事争议仲裁条例》。之后,有关部门相继出台了多个配套制度,为规范人事争议仲裁程序,保护用人单位和人才个人的合法权益提供了制度保证。《条例》实施以来,全市共受理各类人事争议仲裁案件416件,结案262件。 高效益———完善服务拓市场 “既是市场,就得按市场的规矩办事,要不就没竞争力。”作为重庆人才市场的主力,“重庆人才大市场”主任王大刚将“高效益”与“完善的服务”之间划上等号。 近两年,重庆加快了人才市场的信息化建设步伐。截至2002年底,全市已建成并投入使用了“重庆人才网”、“三峡人才网”两个大型网站和23个人才信息数据库。2002年4月,“重庆人才网”加入了全国17个大中城市人才中心网联盟,实现了在更大范围和更高层次人才资源配置的交流与合作。随着“网络人才市场”、“人才招聘电话热线”、“手机短信求职”等新兴信息服务项目的开通,远程人才服务的“时空隧道”豁然开朗,大大拓宽了服务的空间和能力。 在重庆人才交流中心,记者看到一份最新数据:截至今年11月底,重庆人才市场的人才派遣人数已达1000余人,是去年同期的5倍……眼下,类似人才派遣、薪酬调查、管理咨询、人才测评等新型服务项目,在重庆的人才市场已并不鲜见。王大刚表示,面对竞争激烈的市场现状,只有在优化传统服务产品的同时,及时投放新型服务产品,才能把市场进一步打开。 服务结构的调整、优化,大大提升了人才市场的社会化服务水平,增强了人才市场的吸引力和竞争力。资料显示,2002年,全市各类人才市场新型业务在经营性收入中的比重提升了8%,进场登记求职人员达50多万人次,全市通过市场配置的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的比例上升至70%以上。 《人民日报》 (2003年12月11日 第十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