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贸突进内贸徘徊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12月18日01:47 人民网-华东新闻 |
本报记者 励漪 2003年,外贸出口充满变数。 年初爆发的伊拉克战争、春季来袭的非典、年末实施的降低出口退税率,以及不断出现的倾销与反倾销、设限与反设限摩擦,让人不能不担心:外贸出口向何处去? 然而,外贸行业的回应,是一次又一次的捷报。不过相比之下,内贸则增长乏力,国内消费需求不旺。 华东外贸出口,各种“突破”不断;产品结构优化,劳动密集型产品比重越来越小 今年1月起,上海外贸出口从单月首次突破30亿美元,再到突破40亿美元、45亿美元,纪录不断刷新。今年1—11月,上海市外贸进出口超过1000亿美元,其中出口逾446亿美元;预计今年申城外贸出口将逼近490亿美元。 而浙江省前三季度的进出口总值即超过去年全年水平;江西出口也连续攀高,1—6月出口增长40.2%,高出全国平均水平6.2个百分点;1—11月,安徽省外贸进出口总额53.8亿美元,同比增长43.8%,高于全国平均增幅8个百分点;江苏在4月份创出单月进出口值历史新高之后,前7个月累计出口又创历史最好水平,到了11月底,全省出口总值达520.6亿美元,同比增长52.1%…… 上海外贸学院副院长刘光溪认为,外贸面对种种不利仍保持快速增长是好现象,表明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两年来,逐渐进入程序化、制度化、规则化的安排。 华东外贸增长,首先得益于市场主体变化。特别在苏南、浙江、上海,外贸主体从国企为主迅速改变为三资企业和民企唱主角。2002年底,浙江出口格局已是国企、外企和民企三分天下,到今年10月底,民企出口比重跃居首位,占到36.12%;而上海市前10个月外资企业出口额超过国企近1倍,同比增长61.3%,民企出口同比猛增6.24倍,占外贸出口的比例升至3.64%,去年同期仅0.77%;江苏外企出口额同比增长64.5%,在出口总额中占比达68%;福建外企出口额相当于国企出口的2.78倍;在山东,民企更成为推动外贸出口的最大亮点,其在出口总额占比超过15%;安徽民企出口同比增长超过100%。这些企业更注重效益,不太考虑非经济因素的影响,突发性事件对其贸易走向不会产生太大影响。 出口商品的结构也在变化,劳动密集型产品占比越来越小。尤其外企出口的大多是资金和技术密集型产品,受外围影响的相关度同样较低。 今年浙江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幅领先全省,机电产品出口比重继续增加。1—10月,高新技术产品出口16.11亿美元,增长74.7%;机电产品出口113.66亿美元,增长46.2%,占出口总额33.88%。 上海外贸如此快速增长,功劳同样来源于此。今年1—10月,申城机电产品出口占全市外贸出口比重已升至59.18%。同期高新技术产品出口128.19亿美元,同比激增1.2倍,超出同期全市外贸出口增速68个百分点,占全市出口比重达32%,对今年外贸出口增量的贡献率攀升至51.16%。 但是,仍应警惕外贸高速增长背后存在的隐患,比如资源的利用是否得当,劳动力的素质如何不断提高,都会对可持续发展产生影响。 国内消费在经历非典之后,仍取得难能可贵的增长,但与外贸突飞猛进相比,则相对疲软 临近年关,众多商家推出种种刺激人心的营销战术,仍不足以掀起一轮消费高潮。今年1—11月,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8.9%,高于去年同期增幅0.1个百分点。 “近年来,国家一直把扩大内需和扩大消费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基本经济政策,但消费始终没能成为主力,GDP增长还是靠投资和外贸拉动。即使在消费市场比较发达的长三角也是如此。”上海社科院商业研究中心主任朱连庆说。 上海消费占GDP的比重,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连年下降,去年只有45.4%,比一些发达国家的大城市要低10多个百分点,今年也没有根本性的转变。2003年,作为拉动经济增长“三驾马车”之一的消费需求,却拖了另两驾“马车”的后腿。 今年,上海、南京、杭州、南昌等地价格上涨最快的数房地产。上海房价从1999年走出谷底后,连续上涨3年多。今年10月,较去年同期上涨199点,升幅为22.95%,出现房地产价格与本地居民收入脱节的现象。一般而言,居住性房产消费带动建材、装潢、家具等相关产品的消费为1∶7,一旦投资性房产比例上升,那许多的“7”便成为“0”。 从今年下半年开始,粮油禽蛋菜等每日必需的食品价格上涨,直接抑制了一部分家庭的其他消费。以浙江省为例。11月,该省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为103.2,为自1997年3月至今最高的一个月,其中粮价自7月始逐月攀升,11月涨幅高达12.6%,为近年罕见,影响总指数上涨0.3个百分点。与之相对应,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今年1—10月增幅为11.7%。需要特别提出的是,这些收入统计不包括农村。 拉动经济持续增长的主要动力是最终消费,开拓农村市场更是根本之举。如何增加农民收入,无疑成了启动消费市场的先决条件。 《华东新闻》 (2003年12月18日 第一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