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美食吃出文化味道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12月18日05:52 成都日报 |
四川新闻网-成都日报讯 开篇语 人居·环境·艺术———我们可爱的城市 镜头一:走出住宅小区的大门,5分钟一趟的公交车舒适快捷;步行5分钟就到的超市,货物充足;朋友来了,走不多远就是“餐饮一条街”,那里的鱼来自五湖四海,那里的菜来自天南地北,价格还公道…… 镜头二:青翠的草地,可爱的小孩正在上面欢快地奔跑;别致的欧式座椅,和蔼可亲的老人安逸地坐在上面读报;一面矮墙,上面是花花绿绿的涂鸦之作,虽然稚嫩,但是充满动感和想象力;高楼之间,满眼绿色,还有小溪蜿蜒…… 镜头三:小区的草地被物管公司剪得层次分明,高低错落之间自成图案;绿化带中花色缤纷,形成明朗的图案;社区会所经常举办各种沙龙,音乐优美,壁画典雅…… ———假如要以《人居·环境·艺术》为主题拍一组画面,以上就是我理想中的画卷。 什么叫“人居环境艺术”———“将艺术生活化,将人居艺术化”,这就是我心目中的答案。 “努力建设中国西部人居环境最佳的现代特大中心城市”———市第十次党代会明确提出了这一目标。我们欣喜地看到,我们生活的这座城市正变得越来越可爱,我们身处的环境正变得越来越美丽。就在两天前,新华社报道:一项针对全国7大城市1616名高收入者的抽样调查表明,成都被认为是排在上海和北京之后,最适合生活的城市。 从今天开始,我们将带领大家,加入到对人居环境艺术的探讨。昨日,热心读者们打进党报热线,和我们共同讨论了人居环境中关于“食”的问题。从今天开始,我们将带领大家,继续加入到对人居环境艺术的探讨,今天本报在上午9时半至11时半开通讨论热线86780189、81822505,欢迎热心读者就人居环境中关于“住”的问题一吐为快。明天,热线将讨论人居环境中关于“行”的问题。数据说话 记者从有关部门获悉,在我市的第三产业中,餐饮业不仅总量大,其增幅也一直名列前茅。2002年,全市餐饮业零售额高达137.4亿元,比2001年增长13.3%。今年1-6月,我市餐饮业实现零售额73.29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0.2%。“要不是因为非典的影响,增长速度还应该更快些。”有关人士介绍说。 专家点评 本期特邀佳宾:中国烹饪大师、成都市烹饪协会秘书长彭子渝 成都“食”之三大亮点 关键词一繁荣 目前成都约有3万多家餐饮企业,在保持本土川菜风格的基础上,又包容了异域、省外菜系。市民不用远行,只要在羊西线、玉双路、望平街等街区走一走,就能体会到“吃在中国,味在成都”的真谛。成都小吃多达300余种,龙抄手、赖汤圆、三大炮、渣渣面、韩包子等早已广为人知。小区里各种餐馆林立,居民选择面更宽。 关键词二贴近为了在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赢得消费者,成都餐饮业普遍采用了走市民化的道路的策略。成都75%的酒楼、酒店以市民化、中等消费的市场策略来开发市场、占领市场、赢得消费者。正因为这样,成都百姓就可以花钱很少,但吃饱吃好。 关键词三文化品位因为成都是一个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城市,所以我市的餐饮行业在发展壮大时,都非常注重文化品位的提升。这让老百姓在吃饱吃好的同时,还能浸润在浓郁的文化氛围之中,满足精神上的需求。 金点子 扬长避短发展餐饮业 餐饮业由于其特有的行业属性,又具有污染性、可能会影响交通的问题。政府在设计新建小区的整体环境布局时,应充分考虑到这些问题,合理规划,使餐饮场所既能方便地为老百姓服务,又能最大限度地扬长避短,充分发展。 本报记者袁筱 张全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