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中共山西省委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的实施意见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12月19日05:31 山西日报

  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深化我省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加快发展步伐,省委八届五次全会经过深入讨论,制定以下实施意见。

  一、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1)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紧迫性。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是贯彻落实十六大精神、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纲领性文件。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省经济体制改革逐步深化,取得重大进展,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促进了全省综合经济实力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同时,还存在经济结构不合理、分配关系尚未理顺、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缓慢、就业矛盾突出、对外开放滞后、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压力较大、经济发展的软环境不宽松、经济整体竞争力不强等问题,主要原因是思想不够解放,改革滞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生产力发展仍面临诸多体制性障碍。为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实现山西跨越式发展,我们必须加倍努力,加快推进改革,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2)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和原则。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全面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的《决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注重制度建设和体制创新;坚持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充分发挥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有重点、有步骤地推进改革;坚持统筹兼顾,协调好改革进程中的各种利益关系;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3)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和任务。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主要目标是:到2010年,力争建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经济体制的深层次矛盾基本解决,经济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关系基本理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进一步发挥。到2020年,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更加开放、更具活力的经济体系,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增强企业活力和竞争力,完善政府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形成全社会成员普遍遵循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德规范,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体制保障。主要任务是: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放手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加快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建立有利于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体制,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实现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深化涉外经济体制改革,努力提高经济发展的外向度;健全就业和收入分配制度,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健全宏观调控体系和行政管理体制,加强经济法制建设;深化社会领域的改革,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二、积极推行公有制的多种有效实现形式,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

  (4)积极推行股份制改革。要以股份制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大力发展国有资本、集体资本和非公有资本等参股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需要由国有资本控股的大型企业,视情实行绝对控股和相对控股。其他国有企业,通过资产重组和结构调整,在市场公平竞争中优胜劣汰。以明晰产权为重点,大力推进集体企业股份制改革,发展多种形式的集体经济。

  (5)大力发展和积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坚持“不禁止,则自由”的原则,放宽市场准入,使非公有制企业享有平等的投资机会,鼓励非公有资本进入基础设施、城乡公用事业及其他行业和领域。取消审批限制,消除政策歧视,认真清理和修订限制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法规、规章和政策,使非公有制企业享有平等的政府行政服务,拥有平等的市场环境,在投融资、税收、土地使用、对外贸易等方面和注册、经营、增项、转业等环节与其他企业享受同等待遇。依法保护私有财产,使非公有制企业实现平等的权益保障。理直气壮地关心、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尽心竭力为非公有制企业搞好服务,扶持有条件的企业做强做大。

  (6)改进完善对非公有制企业的服务和监管。大力推进中介机构建设,建立健全资金融通、信用担保、创业辅导、管理咨询、市场开拓、国际合作和人才、技术、信息等领域的服务体系。非公有制企业要依法经营,照章纳税,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

  (7)建立健全现代产权制度。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规范发展产权交易市场。建立产权交易的中介机构。健全产权交易规则和监管制度,加速各类产权特别是国有产权的顺畅流转,依法保护各类产权,保障市场主体的平等法律地位和发展权利。

  三、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强化对国有资产的监督和管理

  (8)加快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完善国有资本有进有退、合理流动的机制。国有大型企业要通过规范上市、中外合资和企业互相参股等形式,组建富有竞争力的大公司、大集团。采取改组、联合、兼并、租赁、承包经营和股份合作制、出售等形式,放开搞活国有中小型企业。推动国有企业或国有股权公开向国内外出售。积极探索总结国有企业退出的路子和经验,力争到2010年国有资本从国有中小企业基本退出。政府以产业政策和资金,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国有企业重组,促进国有经济布局的调整。按照国家的部署,积极配合搞好电信、电力、民航、铁道、邮政等垄断行业的改革。着力推进城市公用事业的改革。

  (9)建立健全国有资产管理和监督体制。坚持政府公共管理职能和国有资产出资人职能分开,坚持政企分开,实行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建立健全权利、义务和责任相统一,管资产和管人、管事相结合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建立省、市两级政府国有资产管理机构,依法对授权的国有资本履行出资人职责,维护所有者权益,维护企业作为市场主体依法享有的各项权利,督促企业实现国有资本保值增值。国有资本退出要进行科学评估,规范操作,既要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又要防止因高估国有资产而阻碍改革。积极探索有效的国有资产监管和营运机制,进一步完善授权经营制度。建立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和企业经营业绩考核体系。建立健全国有金融资产、非经营性资产和自然资源资产等的监管制度,授权监督管理机构依法监管。

  (10)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国有大中型企业要在建立现代产权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现代企业制度。鼓励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参股、控股、并购国有企业,解决国有股“一股独大”的问题。加快推进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和分离企业办社会职能等工作,争取在3至5年内把国有企业办的学校、医院等移交社会管理。到2010年,国有大型企业全部建立起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

  (11)完善和规范公司法人治理结构。规范公司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营管理者的权责。股东会决定董事会和监事会成员,董事会选择经营管理者,经营管理者行使用人权。努力解决董事会职责不到位、董事会与经理层成员之间交叉任职、经营管理者权责失衡、监事会虚设等问题,形成权力机构、决策机构、监督机构和经营管理者之间的制衡机制。企业党组织要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并适应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要求,不断改进发挥作用的方式,支持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营管理者依法行使职权,参与企业重大问题的决策。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并同市场化选聘企业经营管理者的机制相结合。全心全意依靠职工群众,探索现代企业制度下职工民主管理的有效途径,维护职工合法权益。

  四、完善农村经济体制,加强对农业和农民利益的保护

  (12)完善农村土地制度。长期稳定并不断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依法保障农民对土地承包经营的各项权利。在不改变土地使用性质的前提下,农户在承包期内可通过互换、转包、入股、租赁和委托经营等形式,依法、自愿、有偿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和集约经营。进一步完善“四荒”使用权拍卖制度和管理办法。深化林业产权制度改革,大力发展股份制林业。

  (13)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严格界定公益性和经营性建设用地,杜绝乱征滥用耕地现象。改革征地制度,完善征地程序,控制征地规模,及时给予农民合理补偿,妥善解决好被征地农民的生产、生活问题,切实保障农民权益。对基本农田实施特殊保护,除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外,其他非农建设项目原则上不得占用基本农田。按照“谁占用谁补充”的要求,补充耕地数量,努力提高耕地质量,加强对矿区塌陷损坏耕地的恢复,保持全省耕地动态平衡,确保粮食安全。

  (14)全面推进农村税费改革。完善农村税费改革试点的各项政策,取消农业特产税,逐步降低农业税税率。加快推进县乡机构和农村义务教育体制等综合配套改革。严格按照规定程序和范围进行农村“一事一议”,不得强行筹资筹劳,更不得强行以资代劳或作为固定收费项目向农民收费。健全农民负担监督机制,切实减轻农民负担。

  (15)健全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农产品市场和对农业支持保护体系。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要推进制度创新,积极推进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改革,增强服务功能。支持农民按照自愿、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发展各类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支持工商企业投资发展农?芳庸ず陀⒑屯晟婆┮挡祷橹平┮挡祷<忧颗┮悼萍纪乒闾逑岛团┮敌畔⒎裉逑到ㄉ琛;平┮悼萍纪乒闾逯啤⒐┫绲雀母铮⑸缁崃α抗惴翰斡氲呐┮瞪缁峄裉逑怠<忧亢屯晟婆┎肥谐√逑到ㄉ瑁趴甘呈展菏谐。淹ü魍ɑ方诘募浣硬固奈耘┟竦闹苯硬固惺当;ぶ至概┟竦睦妗8骷恫普磕甓耘┮底芡度氲脑龀し纫哂诓普P允杖氲脑龀し取<忧恳运⒔煌ㄎ氐愕呐┐寤∩枋┙ㄉ琛8骷墩略鼋逃⑽郎⑽幕裙彩乱抵С鲋饕糜谂┐濉M晟品銎犊⒒疲绦凳┮泼癜崆ā⒅植菅蟆⑴┎芳庸ず秃底鹘谒銎豆こ獭L剿鹘⒄咝耘┮当O罩贫取?

  (16)积极创造有利于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环境。建立健全农村劳动力培训机制,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提供就业信息。取消对农民进城就业的限制规定,逐步统一城乡劳动力市场,形成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的制度。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允许在城镇有稳定职业和住所的农村居民在就业地或居住地落户,依法享有当地居民应有的权利,承担相应的义务。有条件的地方可试行统一户口制。推进乡镇企业改革和调整,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加快城镇化进程,积极拓展农村就业空间。

  五、完善现代市场体系,推进财税金融改革

  (17)建立健全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强化市场的统一性,推进市场对内对外开放,打破行业垄断和地区封锁,加快要素价格市场化,促进商品及各种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和充分竞争。发展电子商务、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等现代流通方式,构建综合性、多功能、专业化的流通平台。积极发展独立公正、规范运作的专业化市场中介服务机构。规范和发展各类行业协会、商会等自律性组织,加强重点行业协会建设。完善行政执法、行业自律、舆论监督、群众参与相结合的多方位的市场监管体系。坚持标本兼治、重在治本,加强宣传教育,强化质量监管,严厉打击假冒伪劣、商业欺诈等违法行为。坚持不懈地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维护公平竞争环境。

  (18)积极发展资本和其他要素市场。充分发挥资本市场的作用,支持企业上市融资和上市企业资产重组。拓展企业债券市场,建立多元化的风险投资机制。加快发展土地市场,构建合理的土地价格体系。建立规范的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加速科技成果商品化、产业化。建立人才和劳动力有序流动的市场机制。积极发展保险市场,稳步发展期货市场。

  (19)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加快“信用山西”建设,逐步形成以道德为支撑、产权为基础、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增强全社会的信用意识,政府、企事业单位和个人都要把诚实守信作为基本行为准则。要以企业及其经营者的信用建设为重点,推进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制定企业信用信息归集和披露管理的法规规章,建设统一的企业信用信息数据综合分析、评价和发布平台,实现信用信息的共享。建立企业信用档案,完善激励守信、惩戒失信的社会信用监督约束机制,力争用3至5年时间初步建成全省企业和个人信用体系。按照完善法规、特许经营、商业运作、专业服务的方向,加快建设企业和个人信用服务体系。逐步放开信用服务市场。

  (20)稳妥推进税收制度改革。按照国家简税制、宽税基、低税率、严征管的原则和统一部署,积极稳妥地推进统一各类企业税制以及个人所得税、增值税、消费税、出口退税和城镇建设税等税收制度改革。在国家赋予的税收管理权限内,着眼于涵养税源,制定相应的税收政策,充分发挥税收调控区域经济的杠杆作用。

  (21)推进财政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明确各级政府的财政支出责任,健全公共财政体制。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加大对困难市县的财政支持。调整支出结构,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严格控制财政供养人员增长,降低行政成本。继续深化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收付、政府采购和收支两条线管理改革。清理和规范行政事业性收费,凡能纳入预算的都要纳入预算管理。改革预算编制制度,建立预算绩效评价体系,完善预算编制、执行的制衡机制。依法加强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对本级政府预算的审查和监督,进一步加大审计监督力度。加强地方债务管理,对或有负债实施有效监控,严格防范和控制财政风险。

  (22)积极配合搞好金融改革。按照建立资本充足、内控严密、运营安全、服务和效益良好的现代金融企业要求,支持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信托投资公司等改革。鼓励社会资金参与中小金融机构的重组改造。稳步发展各种所有制金融企业,大力培育和发展地方金融产业。推进农村信用社改革,改进农村金融服务,逐步把农村信用社改造成为服务农村社区的地方性金融企业。推进金融创新,探索金融经营的有效方式,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中实现金融企业的发展壮大。支持金融监管部门加强金融监管,依法维护金融市场公开、公平、有序竞争,保护存款人、投资者和被保险人的合法权益,有效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

  六、深化涉外经济体制改革,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23)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顺应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把发展外向型经济与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紧密结合,不断提高我省经济发展的外向度,加快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加快大运经济带外向型经济示范区的建设。太原市要率先发展外向型经济,其他市(地)也要立足自身优势,加快对外开放。

  (24)改革经济贸易体制。按照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和世贸组织规则,改革内外贸相对分割的管理体制,实行内外贸一体化。深化国有内外贸企业改革,培育竞争力强的大型外贸企业集团。积极扶持和鼓励不同所有制企业在外贸领域平等竞争,促进外贸主体多元化,引导各类企业走向国际市场。

  (25)积极引进外资。把吸收外商直接投资作为利用外资的重点,扩大利用外资规模,提高利用外资质量。结合产业结构调整,引进更多的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高素质人才,着力引进跨国公司的高新、技术和高增值含量的加工制造环节,改造提升我省传统支柱产业。完善政策,创新引资方式,拓宽投资领域,引导外资更多地投向国企改组改造、高新技术产业、农产品深加工、旅游业、商贸流通、基础设施等,力争形成若干外资密集、内外结合、带动力强的经济增长点。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对外发行股票或债券。探索间接利用外资的有效途径。改进招商方式,推行委托招商、网上招商等新型模式。规范对外资企业的管理,依法维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26)增强参与国际国内合作和竞争的能力。广泛开展国际国内经济技术合作与交流,重点推进与国外友好省(州)的经济合作。适应出口退税率的调整,加快调整出口产品结构,扩大机电产品、农产品、化工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积极发展服务贸易。到2010年,初级产品出口的比重显著下降,高附加值产品和服务贸易的比重明显上升。鼓励企业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增强开拓市场、技术创新和培育自主品牌的能力。实施“走出去”战略,大力扶持各类企业开展跨省、跨国生产和经营,建立海外生产体系和销售网络。完善对外投资服务体系,赋予企业更大的境外经营管理自主权。健全对外投资企业的监管机制,确保境外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27)完善对外开放的制度保障。加强地方涉外法规建设,创造公平和可预见的法制环境,确保各类企业在对外经济贸易活动中的自主权和平等地位。支持海关、检验检疫、口岸工作。依法管理涉外经济活动,强化协调、服务和监督,进一步提高贸易和投资的自由、便利程度。建立健全反倾销预警机制、应诉快速反应机制和贸易争端解决机制,加强对国外反倾销、反补贴的磋商和应诉,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建立积极的外经贸促进和服务体系,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七、推进就业、分配制度改革,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28)深化劳动就业体制改革。把扩大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努力改善创业和就业环境。坚持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和政府促进就业的方针。鼓励企业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制定和完善政策,促进和保障市场调节下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加快劳动力市场建设,建立统一的城乡就业、失业登记制度和就业统计制度。改革发展和结构调整要与扩大就业紧密结合,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同时,注重发展就业容量大的第三产业和其他劳动密集型产业。煤炭、冶金、化工、机械、建材等行业要通过盘活企业闲置资产,创造新的就业岗位,安置企业富余人员。鼓励扶持中小企业,放手发展个体私营、外资等非公有制经济,形成新的就业载体。鼓励发展非全日制、临时性和弹性工作等灵活就业形式,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注重特困群体的就业,政府举办的公益性事业形成的工作岗位优先安排特困人员就业。加强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整合现有教育资源,鼓励社会力量创办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建立和完善用工备案制度,规范企业用工行为。建立和完善劳动保障监察体系,加强对劳动关系、社会保险、工资支付等方面的监察,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29)推进收入分配体制改革。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各种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建立工资收入与经济效益增长联动机制。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实行经营管理者年薪制、职工岗位工资制,企业工资分配要向管理、技术和关键岗位倾斜,探索建立股权、期权等长效激励机制。非国有企业推行工资集体协商制度。整顿和规范分配秩序,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重视解决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差距过分扩大的问题。以共同富裕为目标,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加强对垄断性行业收入分配的监管,规范国有资本收益收缴办法,强化收入分配的产权约束,调控垄断行业收入分配。健全个人收入监测办法,强化个人所得税征管。按照国家规定,完善国家公务员工资制度,推进事业单位分配制度改革。规范职务消费,加快福利待遇货币化。推进国有单位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

  (30)加快建设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坚持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逐步做实个人账户。将城镇各类从业人员纳入基本养老保险。建立健全省级养老保险调剂基金,逐步实行省级统筹,为实现基本养老保险金基础部分全国统筹创造条件。健全失业保险制度,解决国有企业下岗职工滞留“中心”的问题,实现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向失业保险并轨。继续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医疗卫生和药品生产流通体制的同步改革,健全社会医疗救助和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系。完善大额医疗费用补助和公务员医疗补助办法。继续推行职工工伤和生育保险。完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合理确定保障标准和方式。积极探索机关和事业单位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扩大社会保险的覆盖面,强化社会保险基金征缴,规范基金监管,确保基金安全。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建立补充养老、医疗保险,积极发展商业养老、医疗保险。农村养老保障以家庭为主,同社区保障、国家救济相结合,逐步形成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救济体系。积极推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探索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八、深化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制改革,提高创新能力和全民整体素质

  (31)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建立有利于突出重点、综合集成、高效配置科技资源的科技管理体制。确立企业技术创新和科技投入的主体地位。各级财政要依法加大科技投入。加强应用研究和科技攻关。建立健全科技设备和数据等基础条件的共享机制。稳步推进社会公益类科研院所改革,按照职责明确、评价科学、开放有序、管理规范的要求,建立现代科研院所制度。面向市场的应用技术研究开发机构,要坚持向企业化转制,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积极推动高等教育和科技创新紧密结合,建立大学科技园和技术转移中心。建立完善科技中介服务。加强科技风险投资、科技企业孵化、生产力促进中心、科技咨询服务和技术市场等建设。建立哲学社会科学理论创新体系,促进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协调发展。建立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创新机制,实现国防科技与民用科技相互促进和协调发展。

  (32)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建立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推进教育创新,优化教育结构,改革培养模式,提高教育质量,形成同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相适应的教育体制。巩固和完善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县级政府对本地义务教育的事权、财权和人事权等实行统筹管理。深化农村教育综合改革,促进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三教统筹”,协调发展。完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重点建设山西大学和太原理工大学。全面推进教育发展创新“五项工程”。大力支持民办教育和中外合作办学,完善和规范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措经费的教育投入体制,形成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共同发展的格局。实施全员聘用和教师资格准入制度。完善政府和社会资助家庭困难学生的制度。

  (33)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按照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特点和规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逐步建立党委领导、政府管理、行业自律、企事业单位依法运营的文化管理体制。转变文化行政管理部门的职能,尊重文化企事业单位在发展中的主体地位,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协调发展。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努力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要深化内部劳动人事、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加大政府投入,改善服务。经营性文化产业单位要坚持向企业化转制,实现自我经营、自我完善、自我发展。健全文化市场体系,建立富有活力的文化产品生产经营体制。完善文化产业发展政策,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创办文化产业。优化文化产业结构,扶持发展具有我省地方特色的骨干文化企业和大型文化企业集团。规范文化市场秩序。深化体育改革,构建群众体育服务体系,健全竞技体育体制,促进体育产业健康发展,增强全民体质。

  (34)深化公共卫生体制改革。强化政府公共卫生管理职能,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卫生医疗体系。加强公共卫生设施建设,确立各级政府承担公共卫生的责任,加大对公共卫生的投入,建立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医疗救治体系、公共卫生信息网络体系和卫生执法监督体系。深化城镇医疗卫生体制改革,鼓励公平竞争,实现医疗机构多种所有制并存。大力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改善乡村卫生医疗条件,改革乡镇卫生院管理体制,积极建?⑿滦团┐搴献饕搅浦贫龋敌卸云独┟竦囊搅凭戎5?2010年,基本完成县级医院、预防保健机构和乡镇卫生院房屋设备的改造和建设任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要基本覆盖农村居民,实现农民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的目标。发挥中西医结合的优势。搞好环境卫生建设,树立全民卫生意识。加强卫生执法监督工作,改善卫生执法条件,保证群众的食品、药品和医疗安全。

  (35)营造人尽其才、人才辈出的体制环境。大力实施人才强省战略,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创新人才工作机制。适应我省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加强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重点培养一批高层次、高技能的拔尖创新人才,努力培养开发农村乡土人才和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的人才,形成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人才队伍。加大人才资源开发力度,积极选派出国留学人员,引进国外、省外人才,鼓励留学人员回省创业,稳定并充分发挥现有人才的作用。建立专项人才资金。完善公务员培训和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体系,多层次、多渠道、大规模地开展人才培训。推进事业单位用人制度改革。加强人才市场法制化建设,加大对人才市场硬件建设的投入,培育和完善人才市场体系。尊重知识,鼓励创新,实行公平竞争,完善激励机制,形成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和人尽其才的良好环境。

  九、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36)建立和完善宏观调控体系。落实国家计划和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结合山西省情建立和完善省级宏观调控体系。各有关部门要以政府计划明确的宏观调控目标和总体要求为主要依据,主动配合、相互协调,功能互补、形成合力,提高宏观调控水平。积极争取国家政策支持,建立完善煤炭等重要矿产资源开发对资源与环境破坏的补偿机制。加强省级建设资金统筹,建立计划平衡、管理科学、法人负责、市场运作的机制。完善统计体制,健全经济运行监测体系和主要产品的动态跟踪机制。加快行业结构调整,推动传统产业新型化,新兴产业规模化。建立落实重大决策的推进和考核机制。重视人口老龄化、就业再就业、资源和环境等因素对社会供求影响的研究。

  (37)转变政府经济管理职能。创新规划体制,建立总体规划、专项规划和区域规划衔接配套的规划体系。加快绿色山西、节水山西、数字山西、信用山西的规划和建设,加强对全省区域发展的协调和指导,加快编制和完善老工业基地改造、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等专项规划。加强经济调节,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切实把政府经济管理职能转到主要为市场主体服务和创造良好发展环境上来。加强市场监管,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创造公开、公正、公平的竞争环境。加强公共服务,切实解决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完善政府重大经济和社会问题的科学化、民主化、规范化决策程序,重大项目实行专家咨询、社会听证、网上投票等方式,增强政府决策的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

  (38)深化投资体制改革。建立市场引导投资、企业自主决策、银行独立审贷、融资方式多样、中介服务规范、宏观调控有效的投资体制。强化企业的投资主体地位,实行谁投资、谁决策、谁受益、谁承担风险。政府只对少数重大项目和限制类项目进行核准。凡不涉及政府投资的项目均由审批制改为备案制。完善登记备案制的实施办法。合理划分省与市(地)的投资事权,扩大大型企业集团投资决策权。建立政府投资决策和项目法人约束机制。规范基本建设、技术改造、房地产和其他投资的管理。完善招标投标、重大项目稽查和后评价等制度。建立中小企业融资和信用担保体系。放宽投资领域,加强政策、信息引导,规范市场准入,抑制无序竞争和盲目重复建设。

  (39)继续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快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调整政府机构设置,理顺职能分工,实现职责、机构和编制的规范化和法定化。完善公务员的激励机制和选拔机制,建立国家公务员引咎辞职和宣誓制度,健全年度述职制度和辞退制度。规范事业单位的机构设置、编制和经费来源。加强基层政权建设,完善农村村委会选举、村民民主议事和村务公开制度,建设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生活便利、文明祥和的新型社区。加快推行电子政务。加强社会管理,建立健全公安、交通、卫生、气象、农业、水利、地震、地质等部门参与的灾害预警和应急机制,提高政府应对突发事件和风险的能力。规范和完善安全生产监督体系,强化对安全生产的监管。

  (40)充分履行地方经济社会事务的管理责权。在中央统一领导下,确立地方的管理责权。属于全国性和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事务,服从和配合中央的管理,保证国家法制统一、政令统一和市场统一。属于中央和我省共同管理的事务,要切实履行好地方管理的职能。属于全省和跨市(地)的事务,由省统一管理。属于本省行政区域的事务,要合理划分省市县三级管理责权,分清主次责任,实行权责统一。属于市(地)行政区域的事务,由市(地)管理。根据经济社会事务管理责权的划分,逐步理顺省和市(地)在投资、财税、环保、社会保障等领域的分工和职责。

  (41)全面推进经济法制建设。完善保护非公有制经济和民间投资的地方性法规,使各种经济成分公平竞争。完善耕地保护、农业社会化服务、扶贫开发、小城镇建设等地方性法规,保护农民利益。完善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地方性法规,切实保护劳动者和公民的合法权益。完善水、煤炭、铝土矿等战略性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地方性法规,推动实现可持续发展。完善应对各类突发事件和推进安全生产的地方性法规,为经济和社会紧急动员提供法制基础。完善促进高新技术、旅游等新兴产业发展的地方性法规,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完善规划、计划、预算、投资以及加快政府职能转变的地方性法规,推动省级宏观调控体系的建立健全。太原、大同要根据率先发展和资源型经济转型的客观要求,加强市级地方立法。

  (42)加强执法和监督。加强和规范对地方性法规和规章的解释工作,加大规章和行政规范性文件备案工作力度,严格行政规范性文件审议和公布程序。按照权力与责任挂钩、权力与利益脱钩的要求,建立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执法体制。完善行政执法程序,依法开展行政复议工作。严格地方性法规对行政执法的授权,控制和减少行政执法机关对行政执法的委托。在条件具备的地区以及交通、农业、林业、水利等部门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推进综合执法试点。推进司法体制改革,形成权责明确、互相配合、互相制约、高效运行的司法体制。实行执法责任制和执法过错追究制,做到严格执法、公正执法和文明执法。

  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为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提供根本保证

  (43)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必须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各级党委要充分认识肩负的历史重任,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以改革创新、求真务实的精神,积极探索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途径和方式。适应执政条件和社会环境的深刻变化,加强和改进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和制度建设,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坚持谋全局、把方向、管大事,努力提高科学判断形势的能力、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依法执政的能力和总揽全局的能力。坚持党管干部和党管人才的原则,加强党政领导班子、干部队伍和人才队伍建设,为改革和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统筹推进各项改革,努力实现宏观经济改革与微观经济改革相协调,经济领域改革与社会领域改革相协调,城市改革与农村改革相协调,经济体制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相协调。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及时化解各种矛盾,确保改革事业的顺利进行。

  (44)加强和改进党风廉政建设。抓好党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的廉洁自律,坚决查处各种违纪违法案件,切实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完善党内监督、民主监督、群众监督制度以及政务公开制度,强化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务必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坚决抵制各种不良风气的侵蚀,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45)坚持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推进。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巩固和壮大爱国统一战线,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供强有力的政治保证。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与山西优秀文化相结合的思想道德体系,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不断提高全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改革和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省委号召,全省广大党员和人民群众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引下,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进取,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而努力奋斗!

  (山西日报)


新浪网2003年度新闻评选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注册新浪9M全免费邮箱
  新浪二手市场重新开张 结识新网友,短信免费发,就来了了吧!
  伊拉克前总统萨达姆被捕 订阅新浪新闻随时掌握最新动态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新浪精彩短信
两性学堂
挑逗诱人引爆激情
寒冷冬日滚烫的爱
非常笑话
笑话大厨倾情奉献
荤的素的各有滋味
图片
铃声
·[陈奕迅] 十年
·[和 弦] 同桌的你
·鸟啼铃语 蟋蟀铃声
铃声搜索



新浪商城推荐
亲密礼物
  • 性感的圣诞礼物
  • 情趣内衣亲尝暧昧
  • 佳能数码相机
  • EOS 10D专业相机
  • s50照相机
  • 市场最新动态
  • 免费注册上网经商
  • 千样数码精品
     (以上推荐一周有效)
  • 更多精品特卖>>
    每日2条,28元/月
    原色地带--普通图片铃声,5元包月随意下载随心换. 
    炫彩地带--彩图和弦铃声,10元包月下载,时尚又精彩
    热辣经典
    欢乐无限
    社员们在生产队鱼塘里分鱼。一女手不慎摸进一男孩裤内…
    每日2条,30元/月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3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