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准脉搏谋发展——2003年我省“三农”工作述评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12月31日07:15 大江网-江西日报 |
回眸2003年,我省农业战线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克服非典疫情和多种自然灾害,加大解决“三农”问题力度,按照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紧紧抓住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增加农民收入这一主线,以全新的理念、奔放的气势和稳健的步伐,千方百计促进农民增收。 来自省农业厅的信息表明: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预计可达2463元,同比增收102元。尤其令人欣慰的是,农民来自农业的收入在连续5年减少的情况下,首度呈现恢复性增长。 调整产业布局 壮大主导产业 2003年,我省整体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大戏”精彩纷呈。全省优质早稻播种面积已占早稻面积的82.48%,提高了3.71个百分点;高档优质晚稻同比增加17.7%;双低优质油菜面积占油菜播面的60.4%,提高了9.7个百分点。从全年经济作物的产业态势来看,生产规模呈扩大的势头,所占农业比重逐步上升。全年粮经比2.3:1,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占种植业总面积比重提高了2个百分点;草食畜禽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其中鳗鱼、青虾、河蟹等特种水产品产量同比增长17.4%。 2003年,在我省农业的发展史上,可以说是农业主导产业不断壮大,优化农产品区域布局取得新进展的一年。人们可以看出,随着标准化绿色大米、优质水果、草食畜禽和鄱阳湖资源深度开发四大发展计划的先后启动,以赣南为中心的柑橘主产区,以赣北为中心的早熟梨主产区,以鄱阳湖为中心的虾蟹主产区,以赣中、赣南为中心的草食畜禽主产区在全省已初步形成。其中环鄱阳湖水产品、赣南脐橙、赣中北“双低”油菜、赣中北棉花等被列入全国优势农产品产区。 发展开放型农业 推进产业化进程 我省是农业大省,但还不是农业强省,发展外向型经济,是实现农产品竞争力增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目标的主战场。正因为此,各地按照“三个基地、一个后花园”的战略定位,发展开放型农业势头强劲;南昌、新余、赣州等市在引大、引强、引优、引名上实现了新突破,在延长产业链、培育新的龙头企业上实现了新突破……截至11月份,全省累计引进外资项目1043个,实际到位资金52亿元,超额完成年计划的3.71倍;全省农产品出口较上年有了新的发展。至11月份,全省农产品出口创汇达8288万美元,大米、生猪、水产业成为我省农产品农业出口创汇的“领军”品种。 大力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已成为促进农民增收的总抓手。各地不断创新农村经营组织形式,注重培育市场经营主体,各类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迅速发展。目前,全省拥有各类产业化组织3916个,其中龙头企业带动型2096个,占总数的53.5%,主要表现形式是“公司+基地+农民”。 龙头企业发展壮大的亮点连成线、汇成片,而发展壮大的龙头企业成为我省农业参与市场竞争主体的主力无疑是最大的亮点之一。全省年销售收入亿元以上的龙头企业已达31个,其中中介组织带动型931个,占总数的11.4%;能人带动等其他形式带动型444个,占总数的11.3%。 做好两篇大文章,解决农民增收难的新思路在我省越来越清晰,步伐越来越坚定。 提高产品质量 增强市场竞争力 细心的家庭主妇会发现,今年在全省各地的农贸市场、超市,各类无公害农产品专卖店、专柜骤然多了起来。 在南昌市大众购物中心生鲜专柜,一个正在购买无公害蔬菜的顾客告诉记者:“无公害蔬菜虽然价格贵了点,但安全、营养高,我们还是愿买。”正如这名顾客所言,我省的无公害农产品的确是多起来了。随着“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的实施,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农产品成为我省农民增收的一大亮点。全省共认定无公害农产品基地204个,其中安远、南丰、高安、浮梁、婺源的水果、蔬菜、茶叶基地进入了全国首批100个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县行列,永修鳜鱼等5家企业的8个农产品被认证为全国首批无公害农产品。 回眸2003年,我们不仅为无公害农产品的增多而欢欣鼓舞,更为农民负担减轻而欣慰。环顾全省,农村税费配套改革、城乡同网同价、农业特产税改征农业税、三个设区市粮食直补试点、移民扶贫……一项项举措的到位,使得农民负担进一步减轻。来自省有关部门的信息:今年,全省农民人均减负22元。通过“回头看”和农业特产税改征农业税,全省共减轻农民负担8200万元,减负率达4.5%;通过降低收费标准,治理乱收费,减轻农民负担9.63亿元,按可比口径,比去年减轻29.6%。 (大江网-江西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