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杰伦上春节晚会的负面意义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1月02日02:00 红网 |
如果不出意外,周杰伦今年将在春节晚会上演唱《龙拳》。去年因“口齿不清”错失央视春晚演出,这次他决定接受央视要求,特地重录了现场对口型的伴唱带。也就是说要假唱。对这一消息,春晚组的新闻发言人进行了否定:“周杰伦的现场能力非常强,发音也完全可以,并不是口齿不清。”今年,周杰伦先后在北京、上海成功举办了大型演唱会,现场效果也非常好,因人气实在太旺而再度被列为邀约人选。(大洋网12月26日消息)去年不行今年行,我认为这明显是对周杰伦的网开一面,此举背后的负面意义远远大于正面的积极意义。 春节晚会已经成为全国人民乃至全球华人的一道精神大餐,其权威意义和无尚地位毋庸赘言。因此,它的艺术水准与艺术规则也应该是一流的,这样才能对得起全球华人的殷殷期望和无限期待。但在对待周杰伦的事件上,我没有看到有多少“一流”,有多少积极意义! 第一,有违艺术水准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按说,“艺术水准面前人人平等”这应该是春晚遴选节目的最起码标准,周杰伦也好,汪杰伦也好,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要有高水平。报载,去年周杰伦因为咬字不清没有能上春晚,那么今年就能咬字清楚了?不是的。就周杰伦那种节奏密集、速度极快的演唱风格,他是不可能唱出清晰音节的歌曲的。况且周也不会放弃这种风格。有记者问“有传闻说你因为咬字不清而没能上春节联欢晚会,是这样吗?”周说:“是有这么回事,但是我觉得这就是我的味道,而歌迷喜欢的也是我的这种味道。我并不想因为什么东西而改变,包括春节联欢晚会在内。”(9月13日羊城晚报)所以,春晚组新闻发言人的"并不是口齿不清"的言辞实在是难以自圆其说,是对周杰伦要假唱的躲闪回避。既然央视高层对周的歌词演唱不清晰不满意,该怎样弥补呢?最好的方法是假唱。 央视一向对假唱是深恶痛绝的,曾经拒绝过假唱,受到国人的褒奖。观众也不想接纳甚至是非常厌恶这种有违职业道德的做秀行为。这明显是非艺术力量的驱动而不是艺术水准的水到渠成。周杰伦可以用假唱,那么李杰伦是不是也可以用假唱,这春节晚会的高水平的声乐水准谁还能保证? 至于说这是央视在尊重“2004春节联欢晚会您最想看到的演艺明星”的调查结果,周杰伦以16276票稳居首位,占全部票数的34.34%,远远超过谢霆锋、任贤齐、张柏芝、王菲等20多个百分点。这种调查又有多少可信度呢?因为网民大多数是青少年,能代表青少年的意向而不能代表绝大多数人的意向。 “赵安事件”还未平息,但愿这里面没有赵安之类的暗箱炒作和灰色交易。 第二,是对泡沫类偶像音乐的推波助澜。现代音乐中适当加入一些包装因素未尝不可,但不能太过了。周杰伦的音乐就有这种嫌疑。身为音乐教师的笔者因为在学生中听到了周杰伦的声音,就特意找到周的音乐,仔细玩味,寻找周的光彩之处。遗憾的是我只听到了激越奔腾的节奏和“周氏特色”的咬字不清。声乐审美的起码标准就是要咬字清晰,声乐要求的“字正腔圆”,也将“字”放放到了关键的第一位。像刘欢激情奔放的倾情,像满文军的缠绵悠扬,以及孙楠的疯狂激情,哪一个能离开歌词清晰准确的表达。但周杰伦的优点又在那里呢?——我真的没有找到。 也许是我的观念有点落伍了,我在《羊城晚报》又找到《周杰伦为什么这样红》的专版,遗憾的是也没有找到周的优点,只是说,周的个唱掀起“龙卷风”,如何火等。歌手廖百威说;“我不敢恭维他唱现场,因为走音(笑),我也一直不明白为什么他唱的这样含糊不清,却仍受到年青人的追捧?我觉得这样的东西成为‘潮流’毕竟不是正确的”。著有《快乐老家》的音乐人浮克说:“周杰伦唱的词与曲的配合非常好,词的文学功底很厚。”音乐人冰洁也说:“周的歌词很有文学集古典味道,是真正的好词。”而作为二度创作的演绎者周杰伦根本唱不清歌词。至于像陈珞所说的“我曾问过很多年轻人听不听得懂周杰伦在唱什么,他们都说要拿着歌词对着音乐才行,但如果不是那样就不是周杰伦了,摸不透抓不着才是特色。”(9月13日羊城晚报)这令人哭笑不得的“特色之说”能说明周的音乐是优秀作品吗?为此,我还调查了我的中学学生,没有多少人去疯狂追逐周杰伦。所以,我认为周音乐的盛行是经过周密策划的造星运动中的一个“秀”,对多数观众而言,是不负责的视听垃圾而已。你说,这样的音乐能上春晚吗? 第三,让谁上春晚,不仅关注其艺术水准,还要关注其道德水准。因为央视的影响力太大了。而周杰伦却有道德水准不佳的嫌疑。12月14日,百事可乐“巨星”周杰伦在青岛举行歌迷见面会。会上,一位歌迷拿出自己画的周杰伦大幅画像。周杰伦当场在这幅画上写了字、签上名,然后还给歌迷。画面上他写的,是一大大的脏字(“簈”)。当主持人告诉大家,周杰伦写的是自己常说的口头禅时,现场歌迷发出狂热的尖叫。事后记者问周杰伦,周坦诚地说,在《东风坡》MTV里,他就是用毛笔写的这个字(镜头没表现出来)。“这是现在年轻人的用语。现在年轻人都很开放,而我用这个字表达比好还要好的意思”。由于大多数周杰伦歌迷都是女孩子,此事传开后,引起许多家长的愤慨。《青岛早报》12月17日以《周杰伦,这样题字你不脸红?》为题,刊载一位读者来信。在信中,这位读者严厉批评周杰伦“不把脏话当脏话,反而解释成优秀的意思,这无形中鼓励孩子去模仿。(2003年12月24日中国青年报)这至少说明,周杰伦的言行中有过一些不够健康的引导,将他请到春晚,等于认可会了他的不够良好的行为,会对青少年形成负面引导。如果学生之间都学着这样去赞美人,不可想像校园会变成什么样。也许周结论有很高的人气指数,受青少年欢迎,但他的艺术水准与道德水准都不是上乘,为什么不能抛开而周杰伦,而只是一味地迎合呢? 媒体文化可以讲究轰动效果,但更应该讲究它对社会造成的社会远期效应。不能忽略。刚刚平息的平舆杀人案中的凶手黄勇,就是看了暴力片后才发誓要当杀手的,可见媒体对孩子的引导责任也是非常关键、至关重要的。 全国歌坛人才辈出,没有必要盯住周杰伦不放。将更多的机会留给其他人,照样会阳光灿烂!(稿源:红网)(作者:耿银平)(编辑:杨国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