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手”腐败:是人治土壤上长成的恶瘤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1月07日01:51 红网 |
12月5日的新华网头条,刊出了一篇“从17个官员落马看党内监督”的重磅通讯,深入分析了近年来一些地方、一些单位的“一把手”因腐败落马的原因,较全面的总结了“一把手”腐败的典型特征,读后令人深思。眼下,“党内监督条例”出台在即,能否真正从制度建设上铲除“一把手”腐败的现实土壤?能否真正强化对公共权力的监督管理,建立强有力的党内民主监督机制?亿万万中国人民都在正拭目以待! 相对于一个部门、一个单位、一级政府来说,一把手的权力是最大的;在近年来落马的贪官中,一把手所占比例也最高,胡建学是泰安的市委书记,杨前线是厦门海关关长,田凤山是国土资源部部长,刚刚毙命的李真是河北省国税局局长,都是正职一把手,特别是在慕绥新、马向东腐败窝案中涉案的23名主要领导干部中有17人是党政“一把手”,占涉案人员的74%。但是奇怪的是,反腐败斗争开展这么多年,我们不仅一直没有找到如何杜绝一把手腐败的根源,而且还总是设法为一把手开脱罪责。现实中,同级纪委至今还是管不了一把手,甚至还要受其制约的现状就不说了;在反腐败题材的影视作品中,也要设法为“尊者”讳——腐败分子多由二把手充当,杂文家陈四益总结出的戏剧俗套是,“卷入腐败的多是二把手,当权力与法律矛盾胶着难解难分时,最后必由第一把手出台收场”;就是现在的理论界也有一套为一把手开脱的说辞——剖析腐败的一把手官员总把改革开放、发展市场经济条件下理想、信念的动摇说成是决定性因素,暗示腐败不过是一种个人行为、偶然行为。 哪里的权力最不容易受到监督,哪里的权力就最容易发生腐败,这是一条铁的定律。一把手往往处在权力的核心地位,人事权、财务权集于一身;同时,一把手只要善用手中的权力——用人事权来扶持自己的党羽,用财务权买通方方面面的关节,就可以使自己处于监督的盲点上——同级纪委无法管,下级干部无权管,上级领导机关顾不上管,这种绝妙的处境为一把手的腐败铺设了天然的沃土,要想不腐败也还真不容易。但问题在于,是什么原因造成了一把手权力的过度集中?而且这种集中又足以使一把手凌驾于监督机制之上? 多年来,我们习惯于把一个部门、一个单位、一级政府的主要领导称为一把手,这个称呼的背后本身就包含着极大的人治色彩,使本应该是集体权利的体现者的各级领导,变成了名正言顺的权力的绝对拥有者,又进一步通过各种方式,包括各种规章制度,使一把手掌握人事使用任免权,达到对下级人员的绝对控制;行使对集体财物的支配权,变相达到对国有、集体财产的占有,真正实现了个人权力的最大化,但也正是在这个时候,官员就已经站在了腐败的河沿上,脚底稍微一滑,就会堕入泥潭,这就是腐败为何多发的重要原因。 从理论上讲,公众的权力的有效集中,是实现社会效率优化的必然途径,但是,只有通过民主方式决定的权力集中,才对效率优化发生有益作用,反之则是对社会效率优化机制的破坏——腐败官员对社会事业的危害就显而易见。但是,现在的“民主集中制”很像是一种摆设,本来挺好的民主意见,一经过集中,民主就没有了,集中最后就变成了集权。在现实中,公众希望通过民主方式实现权力集中的愿望,也真可谓是步履艰难,虽然,已经花费了很多心思,不断变换不同的新颖方式,有了“政务公开”和“民主评议”等等一整套的新制度,但是当发展到“民主选举”、“民主制约”、“民主决策的时候,我们就要打退堂鼓,然后再变化一种方式重新开始。这种制度的长期无效运作,加重了人们对于民主方式集中权力的无望感,加大了对腐败现象的麻木感,更加巩固了依赖“青天”出面来惩治腐败的人治情结。我们讲要发扬民主,但是如果仅仅做到当集中权力后再去发扬民主,或者讲了民主之后再由“集中”来审查把关,这种民主本身就带有软弱性与无效性,这时的权力不仅代表不了民主的意志,而且本身对民主的意志就是一种制度性的威胁。 这些年,监督机关的力量在逐步增加,中央及地方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的监督措施,如民主生活会制度、述廉评廉考廉制度、纪委负责人同下级党政主要负责人谈话制度、诫勉谈话制度、巡视制度、政务公开制度、重大事项报告制度等等。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些制度不仅没有从根本上杜绝腐败现象的发生,而且使人们看到,越来越多的腐败大案、要案正在向“一把手”们集中,现实在一次次地提醒我们:从根本上解决腐败问题,必须进行政治体制改革! 党的十六大为我们确定了追求政治文明的奋斗目标,我们期待一个真正人民民主的时代的来临,能否切实实行“党内民主”,是现阶段中国必须迈过的第一道“栅栏”。(稿源:红网)(作者:康劲)(编辑:杨国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