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重组的经典蓝本 ―――上药集团控股国风药业的追踪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1月08日04:44 青岛新闻网-青岛日报 |
本报记者林刚 2003年岁末,上海医药集团以控股青岛国风药业股份公司的明朗姿态,为我市国有资本战略性重组带来了一股清风。对这一经济事件,业内广泛关注的是上药集团的扩张战略,以及国风药业的可能去向。而其实,国风药业战略重组的目标与方式———强强联合与增量改革,却更引人注目。作为一家大型国有控股企业,国风药业近年来有着不俗的表现。该企业连续3年跻身青岛工业企业十强,拥有5大系列8大剂型120多个品种的产品规模,还拥有全国惟一的海洋药物科学研究所,目前在建的国风生物海洋药物工业园总投资7亿元,重点发展海洋药物和生物工程制药,其眼光和气势,颇令业内同行注目。 然而,表现不俗、势头不错的国风药业,仍在谋求更大的发展,这自然需要在资金、技术以及市场等方面扩展更大的空间。而从深层次讲,国风药业作为一家国有企业,在股权多元化的趋势下,同样需要不断改革和完善产权结构。而作为一个历史遗留问题,在该企业的4552万总股本中,国家股占了56.57%,内部职工股占了相当部分。因此,进一步完善股本结构,有利于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因此,在寻找更大的发展空间,使自己强者愈强的战略构思下,实施强强联合就提上了实施日程。为什么要强强联合?原因极其显豁———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优势互补的目的,使自己更为强大。在市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国风药业启动搜索引擎,而上药集团十分自然地进入搜索者的视野———作为国内医药行业的龙头企业,上药拥有强大的产业基础、雄厚的资金实力、密布的市场网络和国内领先的技术水平。 有了目标,下一步自然是寻找目标实现的可能性。国风药业看到,上药集团正在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一流医药大企业,打造中国医药商业航母,但与其在医药商业领域的龙头地位相比,其制药产业在业内并不具备绝对优势。在此背景下,引进在海洋药物和生物工程制药方面优势突出的国风药业,对上药集团的产业结构将是一种强有力的弥补。 结果现在已然明了。正因国风药业能对上药集团的产业结构发挥补充作用,才使其在后者的扩张战略中具有了足够的份量,从而使国风药业强强联合的目标顺利实现。而国风药业与上药集团强强联合,就为双方在合作中采取增量改革的方式,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此次增量改革,采取的是国际通行的手段,即国风药业实施扩股增资并溢价定向配售,上药集团向国风药业注入3.32亿元的产业资本,从而以51%的股权成为后者的控股股东。通过增量改革,国风药业的产权趋向多元化,股权结构更为合理,并且得到了快速发展所需要的资金、技术、管理和市场网络。 此次上药集团控股国风药业,通过增资扩股、稀释内部职工股等手段,形成适合企业进一步发展的良性股本结构,从而也逐步解决了企业遗留问题,可以说,对企业和职工都有利。人们由此可以看到,国风药业在增量改革之后,必然要走上存量改革的道路。而用增量改革带动存量改革,不但使改革容易启动,而且积累了经验,为今后难度较大的存量改革,创造了条件。 上药集团董事长周玉成称,上药集团控股国风药业后,将在我市打造海洋药物和中药两大基地,拟到2010年销售收入超过100亿元。随着这一宏伟目标的逐步实现,强强联合和增量改革,将被证明是极具探索意义的大国企改革方式,而上药集团控股国风药业事件,也将被证明是一个可资借鉴的经典蓝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