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创新农村工作机制促农民增收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1月08日05:25 人民网-人民日报 |
本报福州1月7日电 记者蔡小伟报道:隆冬时节,闽北山区,一支支科技“特派员”队伍活跃在田间地头、山林果园,为农民提供生产资料供应、市场销售等全方位的服务。如今,这种被称作“高位嫁接、重心下移、互动联动、一体运作”的农村工作新机制在福建全省初步建立,科技“特派员”和下派干部运用示范引导和提供服务等方法带领群众发展经济。 如何破解“三农”难题?福建省委从创新农村工作机制入手,去年以来,他们针对当前农村产业结构不合理、农民增收缓慢等突出问题,选派一批事业心强、掌握先进技术和熟悉市场经济知识的高素质干部到生产一线,目前已达2万多人。南平市先后选派7000多人次技术骨干担任科技“特派员”,长年驻扎农村,把创收项目带给农民;同时还先后下派1100多名机关事业单位优秀干部下村担任党支部书记,选拔178名有营销经验的机关干部到乡镇担任流通助理。两年来,南平农村共引进农业新技术1600多项,农业新品种2038个,去年农民人均收入增幅达8.2%。 福建省把农村工作的主要精力放在服务上,在全省建立了农村社会服务联动网,形成农业实用信息、市场营销、农业科技示范、资金、政务服务等五大服务联动网络。位于闽东山区的宁德市过去由于交通不便,农民缺技术、信息、资金,产品缺销路。该市面向广大农户构建县、乡、村三级联动服务网络,目前全市127个乡镇、街道全部成立联动中心,中心设立农资服务部等网点317个,设立办证服务窗口115个。福鼎市前歧镇联动中心与400名在上海以及江浙一带的蘑菇经营户保持经常性联系,及时掌握市场行情,仅蘑菇一项,去年福鼎市农民纯收入就达200多万元。福建全省农民去年人均纯收入预计达到3700元,增长5.5%。 在创新农村工作机制的过程中,福建省委始终把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作为夯实农村工作的基础,开展公推直选村级党支部领导班子工作,探索建立选人用人的竞争机制。在此基础上,逐步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全省逐步实行了“村务公开,村账镇管”,建立了村民议事制度,保障了村民的知情权、议事权、选举权、监督权,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 《人民日报》 (2004年01月08日 第一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