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家碧:人心最柔软的地方有麦兜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1月09日17:11 大华网-特区青年报 |
“麦兜麦唛系列”中的《麦唛恐龙恋曲》《三只小猪》《天空飞猪》《快乐的猪》四本书在香港荣登卓越网10大畅销书排行榜,他们均在2003年6月,荣获法国安锡国际动画电影节最高荣誉“最佳电影奖”,这四本好看的书将在今年初在内地问世。 麦家碧就是《麦兜故事》的绘画者,她通过对这只小猪的描画,和人们分享着彼此的生活体验。我们真正欣赏的,或许已经不是她的作品本身,而是像她这样,把自己的生命和他人连结在一起,开放自己与他人沟通,最终通向他人生命。 麦兜这只小猪,现在已经圆滚滚地跑出了香港,跑到了内地,更远一点,甚至去到巴黎。 自珍未成名作 据说,麦家碧未成名前,曾替幼儿园和小学教科书画过插图,向她求证,她说:“是的,读理工大学(主修插图)时做过。” 由于教科书插图出价太低,又有诸多限制,例如阿妈一定要穿围裙煮饭,每个人的头发一定是黑色的(麦家碧最痛恨画黑色头发),眼睛要有眼白(而她习惯只画一点代表眼睛)等,麦家碧其后就因坚持己见而被人“炒掉”了。 按麦家碧说法,她那时“正职做Freelance,副业才是读书”。记得有一天早上10点半在置地广场“交货”时碰到自己的老师,原来老师也在交画,大家狭路相逢,其实那个时间,两人都应该在同一个教室出现,而不是在置地广场。 麦家碧的未成名作,有一本她自己也敝帚自珍的画,是她毕业后第一份工作,那是替儿童书作家MargaretWild绘画插图,书名叫《Belinda’sBlanket》(1992),书封面还注明插图画家是AliceMak,即是麦家碧。当时她曾天真地以为,会像外国的插画家那样,可以收版税,那么,画40本就可以退休。结果,那本书卖了几千本便没有下文。 自己快乐画也快乐 麦家碧在工作时,有一个规矩:画画的时候,旁人不许观看。她说自己拿起画笔便像“鬼上身”一样,像她画一只撅嘴的麦兜,会情不自禁地也撅起嘴来。如果硬要为这种态度落脚注的话,也许应该称之为“投入”。所以麦家碧说小孩子的要求和态度,其实比成年人更高更严谨,“我有时把画好的娃娃给同事们看,他们会说OK啦、很好啦。但反而小孩子对于哪些地方画错、画得不好,都介意得很。”这是因为成年人看得见(或看得重)自己的limitations,小朋友却不。他们天真浪漫、不肯妥协。 问麦家碧多年来可有遇到什么困难,她亦自言很幸运,没有遇到过大挫折,就像和麦兜相伴,顺顺利利地走过了十多个年头。 “我的眼里并非看重金钱,只要还有人喜欢我的画、还有机会画,便已开心。”麦家碧自言是个很善忘的人,遇到不开心的事很快便会忘记,因为她认为:“如果自己不快乐,便不可以画出快乐的画,人总会有不开心的日子,特别是在这个时候,我会尽量令自己保持快乐。”这是她的快乐良方,也许因为这样,我们才可邂逅快乐的麦唛和麦兜。 小猪勇敢闯世界 几个月前麦家碧还到广州一趟,出席书城的签名会,想不到内地读者大排长龙。“我发觉要求签名的读者,就像香港的读者一样,就是说,很漂亮的,他们面相好温柔呀,也不是特别年轻,有小朋友啦,有大人啦,太太呀,什么人都有的。”内地有编辑跟她说,这是一个新书品种,内地叫作“小资趣味”,相当于香港好几年前说的“优皮”。 她亲手为前一百名读者每人画了一个麦兜之后,又接受了二十多个内地传媒的访问。内地网站近年也陆续开始出现麦兜的评论,甚至开始比较麦兜和几米所表现的不同悲伤意境。有趣的是,翻版《麦兜故事》动画电影在内地也极为盛行,戏院盗录版甚至重新包装,宣传语以香港名胜为卖点,什么老衬亭、长洲、南丫岛,宣传甚至说:你看了这张动画片,就等于来香港旅游了一次。 今年,麦兜系列的新动画《麦兜菠萝油王子》及《麦兜武当》又会在香港上映,而《麦兜武当》更是第一套“麦兜武打片”,为什么要选择武当山而不选择少林寺? 麦家碧解释:“因为我对太极有兴趣,也有学习气功,对武当会比较熟悉一点。而麦兜上武当也不过是参加短期训练班,因为麦太好忙,就安排麦兜北上学武,他会在学武期间,遇上其他小朋友,发生有趣故事。” 那么麦家碧又有什么新的希望呢?“我没有什么特别的使命感,我只希望利用手上的一些资源继续做下去,事实上,香港的动画制作规模跟日本没得比,而且一套本地动画要花上过千万港元投资,无论在制作或各方面无疑有很多困难、很多问题,但是如果因为困难而放弃就太可惜了,毕竟香港动画正在起步阶段,我希望为香港动画发掘一条新出路。”(野麦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