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改委:我国2003经济运行总体态势良好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1月16日16:49 人民网 |
人民网北京1月16日讯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今天发布2003年经济运行总体情况。 2003年是很不寻常的一年,也是全党全国人民经受严峻考验、战胜各种困难,取得显著成绩的一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面对突如其来的非典型肺炎疫情的冲击,面对多种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各地区、各部门在党中央、国务院正确领导下,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奋力拼搏,扎实工作,保持了国民经济较快增长的良好势头,工业交通行业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好成绩。预计全年规模以上工业累计完成增加值4.1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7%左右,增速同比加快约4.4个百分点;实现出口交货值增长30%以上,加快7个百分点左右;实现利润突破8000亿元,增幅超过40%。 一、2003年工业经济较快增长,结构和效益继续改善 2003年,工业经济呈现增长速度明显加快、效益水平显著提高、出口增长保持较高水平、经济结构继续改善的发展态势。2003年工交经济运行呈现以下特点(由于全年统计数字尚未公布,所用数据没有注明的均为2003年1-11月): 一是轻、重工业同步较快增长。轻、重工业同比分别增长14.4%和18.6%,增速同比分别加快2.3和5.8个百分点。二是东、中、西部同步较快增长。东、中、西部工业同比分别增长27%、20%和21%(按90不变价产值计算),实现利润分别增长41.4%、47.5%和63.3%。西部地区生产、利润增速都明显加快。三是主要行业同步较快增长。12个主要工业行业中,除烟草行业外,其他11个行业生产增速(以不变价产值计)都超过两位数;利润增幅均超过25%,其中冶金行业增长一倍多,煤炭、石化、有色、建材、机械超过50%。四是出口保持较快增长。实现工业出口交货值增长29.4%,加快7个百分点左右;轻工、纺织、机械行业出口交货值同比分别增长22.7%、20.7%和28.8%,增幅提高4.8、8.3和9.1个百分点;电子行业出口交货值增长43.9%,各月增幅都保持较高水平。五是效益实现较快增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7252亿元,同比增长45%;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143.18,同比提高13.95点。其中,成本费用利润率、总资产贡献率、流动资产周转率都是近年最好水平。同时,亏损企业亏损额1004亿元,同比下降1.9%。六是新的消费热点拉动作用明显。住房、汽车、通讯等消费需求大幅增长,促进了相关行业的快速增长。冶金、机械、电子行业的增速分别超过30%,建材行业达到24.7%。预计全年水泥产量超过8亿吨,增长17%左右;轿车产量达到200万辆,增长80%左右。七是交通运输保持稳定增长。全年国有铁路完成货运量19.91亿吨,比上年增长6.5%;其中煤炭运量8.82亿吨,增长7.7%。铁路日均装车达到9.3万车,增长6.4%;其中煤炭装车3.94万车,增长7.9%。主要港口吞吐量20.26亿吨,增长18.7%,其中外贸货物吞吐量8.42亿吨,增长23.5%。 二、适时适度调控调节,保障经济平稳发展 2003年实现了工交经济速度、质量和效益的同步增长。2004年经济发展能否继续保持这一势头,已经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世界经济的复苏,内生性增长因素的增强,各方面加快经济发展的愿望,都将成为新的一年中经济增长的强劲动力。但与此同时,部分地区煤电油运等支撑条件紧张,一些工业行业过渡扩张,已经成为经济持续协调快速健康发展的隐患,需要引起重视,认真对待。 针对去年四季度以来煤电油运出现的紧张状况,党中央、国务院领导给予了高度关注,有关部门加强宏观经济监测和调控,保障经济平稳发展,防止大起大落。国家发展改革委及时成立了工交运行协调小组,加大了调节工作力度,会同有关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在各有关单位的共同努力下,局部地区煤炭、电力、柴油紧张状况有所缓解,重点物资运输得到加强。 煤炭为增加煤炭生产和供应,近期采取了如下措施:一是增加生产。各产煤省区和煤炭企业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努力挖掘生产潜力,增加煤炭产量。二是加快验收。正在开展小煤矿安全整顿的省区,在坚持验收标准、确保整顿质量的前提下,加快验收复产进度。2003年底,山西省有2566个煤矿通过验收,占停产整顿煤矿总数的68%(占生产能力的90%左右),使大多数符合安全生产基本条件的煤矿复产。三是集中抢运。在今年春运开始前,铁路、交通部门调整运输结构,集中一段时间,加大煤炭调运力度。四是突出重点。对煤炭紧张的华东、华中等部分省区以及出现告急情况的电力直供电厂和部分重点冶金企业,加强协调,增加供应。通过以上措施,基本保证了近期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生产和群众生活用煤需求,没有出现大面积供应脱节及骨干电厂因缺煤停机。 电力2003年全年发电量和用电量增速均在15%以上,火力发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达到5760小时,同比增加了488小时,但局部电力供需仍然较紧。今年元月上旬,先后有16个省区出现拉闸限电情况,其中缺电较为严重的是浙江、四川、山西、湖南、江苏、江西和福建7个省。目前,已经要求各地区及相关企业,通过科学合理调度,加强需求侧管理,提高机组出力,利用价格杠杆调节峰谷,加快发电项目建设进度等措施,努力缓解当前电力供应紧张局面。 石油针对三季度开始的成品油消费超常增长,特别是局部地区柴油供应偏紧的情况,我委会同中石油、中石化两集团公司,采取调增原油加工量、削减出口量、调整柴汽比,组织增产、挖掘生产企业库存、加快调运进度等多种措施,并紧急增加江苏、浙江、上海、重庆、云南、广东等紧缺地区的市场投放量,柴油供应状况有所改善。 运输铁路部门从2003年11月24日起,将煤炭日均装车计划由3.8万车提高到4万车;从12月18日起,又将春运前20天的煤炭日均装车计划提高到5万车,实际完成50301车,共发运煤炭6169万吨,比原计划多运1144万吨,为缓解当前煤炭紧张局面做出了贡献。在铁路主要干线运输能力已处于高负荷状态的情况下,优先保证了煤炭、粮食、油品、化肥等重点物资运输。今年春运从1月7日开始,其特点是高峰来得早、来势猛。尤其是珠江三角洲地区,返乡民工人数巨大,时间相对集中。春运第一天,南方部分地区就出现了集中等候购票的民工潮,远远超出铁路运输能力。截至1月15日,春运9天铁路累计运输旅客2993万人次,日均333万人次,同比增长5.6%;日均货运装车9.6万车,其中煤炭4.27万车、石油0.62万车,粮食0.53万车,均超过历年春运同期。 三、加强统筹协调,防止盲目投资重复建设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基本建设投资力度加大,消费结构不断升级,国外部分产业加速向我转移。在此大背景下,钢铁、建材、有色金属、汽车等行业出现了快速增长,这种增长虽有其一定的合理性和必然性,但同时出现了盲目投资、低水平重复建设加剧的情况,应予以高度重视。 钢铁预计2003年钢产量2.2亿吨,成品钢材产量近2.4亿吨(含重复材2000万吨),分别比上年增加3840万吨和4180万吨。据测算,我国钢年产能已经超过2.5亿吨。目前,铁矿石、焦炭和电力供应以及运输等支撑条件已十分紧张,但钢铁行业扩张势头仍然不减。2004年,预计还将新增钢产能4000万吨左右,年末达到近3亿吨。各方面迹象表明,国内以及国际市场现有的资源、能源、运输条件均难以保证钢铁行业如此高速发展。 电解铝和氧化铝预计2003年末我国电解铝产能为750万吨左右,全年产量为560万吨。产能的过快增长促使国际市场氧化铝价格由2002年初的每吨160美元暴涨到目前的450美元,加上电力紧张及电价上涨,企业外部条件日益严峻。目前,单纯以进口氧化铝为原料的电解铝生产企业开始出现亏损,部分电解铝产能建成后没有投入生产,一些企业放慢了项目建设进度。与此同时,国际市场氧化铝价格暴涨刺激了氧化铝投资热。初步统计,目前在建、拟建氧化铝项目产能达到2000万吨,相当于中铝公司目前3倍产量。如按照这种趋势发展,我国铝土矿可利用年限将大大缩短。 建材水泥行业发展形势总体是好的。但由于目前水泥产销两旺,价格上涨,投资回报率高,各方面投资水泥的积极性仍然很高,局部地区存在投资过热苗头。如果新上项目过于集中,又不按照要求等量淘汰落后立窑水泥甚至违规新建立窑,一方面将使水泥供应量大大超过市场需求,影响行业的健康发展,另一方面也面临着电力、煤炭和运输的制约。2003年受电力供应不足的限制,浙江省一些新建成的大型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迟迟不能投产,全省约有20%(高峰时期50%)的水泥生产能力不能发挥。玻璃行业近两年投资平稳,但在目前市场旺盛需求的拉动下,投资有加速迹象,应予密切关注。 四、近期重点工作及对策措施 2003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今年的经济工作提出了总体要求,国务院对当前经济运行工作做出了具体部署。下一步,我们将在深入贯彻中央精神的基础上,把可能遇到的困难和不利因素估计得更充分一些,把预案和措施考虑得更周全一些,尽早研究和制定应对措施,加强宏观调控和运行调节,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一)全力做好煤电油运供需衔接工作。前一阶段针对煤电油运供需紧张的各项经济运行调节措施已经初见成效。一般情况下,一季度生产尚不属高峰,用电、用油也处于一年中较低水平。但由于去年四季度生产快速增长的惯性,加上春运期间客运高峰已经到来,局部地区仍可能出现煤电油运的偏紧情况。为此,我们将继续按照“突出重点、先急后缓、统筹兼顾”的原则,加强协调工作力度,确保工交生产平稳运行、全国人民欢度春节和“两会”的顺利召开。 进一步采取的具体措施包括:第一,对跨省煤炭调运及重点省区缺煤,部分省市电力、柴油供应紧张等问题,及时予以协调,努力增加生产供应。第二,密切跟踪煤电油运动态,积极做好监测预警,及时掌握煤电油运的生产、供应、调运、库存(包括拉闸限电)等情况。第三,要求煤电油运及相关部门做好应急工作预案,最大限度保证居民生活和生产的正常秩序。 (二)认真落实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牢牢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政绩观。做好今年的经济工作要着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把工作重点放在提高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方面。既要促进经济持续较快增长,又要防止速度过快导致大起大落。坚持稳定政策、适度调整,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把握全局、解决矛盾,统筹兼顾、协调发展。在保护好、引导好、发挥好各方面加快发展积极性的同时,做好遏制某些行业和地区的盲目投资、低水平重复建设等工作。认真贯彻《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制止钢铁电解铝水泥行业盲目投资若干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3]103号),严格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和产业政策,认真解决和切实防止盲目投资,坚决制止产品质量低劣、能源消耗高、污染严重的低水平扩张和重复建设。 (三)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协调发展。进一步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降低成本和消耗,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发展以信息技术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运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全面提高制造业的竞争力。加快资源勘探开发,加强电源和电网、大型煤炭基地、重要交通干线和枢纽建设,突出抓好节能、节水、节约原材料工作,努力缓解“瓶颈”制约。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加快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 2004年改革发展稳定的任务十分繁重。我们要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全面贯彻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各项部署,开拓进取,扎实工作,努力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来源:人民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