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安东凤镇著名老中医陈映山纪念馆访问记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1月22日11:28 大华网 |
提起陈映山的名字,上了年纪的人都不会陌生,从上个世纪20年代到70年代,他是潮汕地区家喻户晓、蜚声中外的著名老中医。为寻访陈映山昔日辉煌的踪迹,记者于日前专程驱车来到位于潮安县东凤镇东二村的陈映山纪念馆访问,了解到陈映山生前及身后一些鲜为人知的故事。 冬日的阳光映在潮汕平原上,依然暖意浓浓。记者沿着东二村的众利路来到陈映山故居前,见到纪念馆前的石碑上刻着由原广东省政协主席吴南生题写的“杏林添春色,映山有传人”八个大字。步入馆内,占地1200多平方米的场馆里种满奇花异草,显得静谧雅致、芳香四溢,令人心旷神怡。纪念馆中央矗立着陈映山先生的半身汉白玉雕像,背景的墙壁上刻录着陈映山行医50多年的生平简介。最引人注目的是,他为周恩来总理的夫人邓颖超同志治病的事例和邓颖超同志亲手所写的赞扬信,以及陈映山药丸疗效的详细资料。进门的左侧楼是“映山药丸”加工厂和故居陈列室,里面摆放着陈映山生前行医的活动片断介绍,以及党和国家领导人、海内外名人、朋友、患者的题词、条幅、函件、奖状等实物、照片及复印件。 陪同记者采访的是67岁的村民陈国安,他向记者介绍了陈映山的有关经历:陈映山,字寿南,又名友菁,1901年生于潮安县东凤镇东二村,自幼在外祖父许木鲁家学习中医,刻苦研读《黄帝内经》、《千金方》等古代医学经典著作,20岁便开始独立行医,在家乡开设“三益诊所”为广大民众治病,由于他善于吸取前人经验,精通脉理,医术高明,擅长内科和医治各种疑难杂症,特别是肠胃病、糖尿病、癫痫、中风、臌症、精神病等而深受患者的信赖,在整个潮汕地区享有崇高的威望而闻名遐尔,闻讯前来求医的人不计其数。港、澳、台一带的海内外同胞和侨胞也纷纷来信求医。陈映山还多次远涉重洋到新加坡、东南亚一带为侨胞治病。新中国成立后,陈映山就任当时的潮安县中医学术研究委员会委员,1956年被选为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从1955年开始,多次应邀到北京中南海为中央首长治病,受到邓颖超、何香凝、、曾志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赞扬。 陈国安还向记者展示了中共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的《忆邓大姐》一书中曾志回忆陈映山为邓颖超治病的章节。同时还拿出了邓颖超在广州养病期间给在京保健医生的亲笔信手迹:“……告诉你件喜事,我到广州后,请陈映山诊病,他仔细认真诊脉以后,非常高兴地对我说:病已完全好了……”(右图)。 陈映山一生不仅为贫苦百姓和领导人治病而令人钦佩,并以其高超的医术得到了社会的认同,他的事迹被收入《中华人物辞典》、《全国名老中医谱》、《潮州人物志》等书籍,至1972年逝世留下了《陈映山验方选》一书传世。他生有2男3女,后代更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现年62岁、定居于香港的儿子陈益石是他的事业继承人,他和夫人林丽华都是内科专家,在香港开设了“香港陈映山参茸行”,并在深圳开设了“深圳陈映山医院”,除了继承陈映山传统的医术外,还是治疗糖尿病、脾胃病、阳瘘、不孕不育症及各种疑难杂症的高手,同时除推陈出新将祖传秘方研制了“解糖灵”、“加味陈夏六君丸”外,为对付肠胃积热、熬夜积火的职业通病还研制了奇效“清解液”。他的儿子陈润东、女儿陈小莺都毕业于中山医科大学,他们的医术都不逊其祖辈,经常来往于港澳和故乡之间,为广大患者诊病。 陈映山不愧为潮汕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中医,他的子孙后代均有成就,为弘扬中国优秀的医疗文化遗产而继续奉献。陈映山纪念馆的建成,不仅成为潮汕地区唯一的中医事业展示馆,也成为游人寻医问药的咨询站。 采访即将结束时,陈国安老人向记者透露:为纪念邓颖超同志诞辰一百周年暨“映山药丸”创制74周年,陈益石将于今年1月25日(即农历正月初四)回故乡,在陈映山纪念馆举办大型纪念活动,并举行义诊为患者提供咨询和医疗服务。 特约记者柯贤基(来源:《汕头都市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