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关于湖南省200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04年计划草案的报告(摘要)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1月24日08:04 湖南在线-湖南日报

  一、200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03年,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坚持以发展为第一要务,沉着应对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和水旱灾害,较好地实现了省十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预计全年国内生产总值4634亿元,增长9.6%。其中一、二、三产业分别增长3.6%、12.6%和9.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542亿元,增长l3.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l816亿元,增长l0.8%。进出口总额36.5亿美元,增长26.7%。财政总收入484.22亿元,增长l4.03%。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2.4%。总体上看,2003年的经济形势比年初预料的好。经济社会计划工作突出了以下重点:

  (一)大力推进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经济增长速度和效益同步提高。工业投资增长49.8%,增加值增长l2.6%,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增长27.7%。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

  省市龙头企业发展到300多家,国家和省级龙头企业实现销售收入、利润分别增长l2.8%和11.6%。不断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城镇化率由32%提高到33.3%。对受非典冲击较大的行业及时给予政策扶持,第三产业在较短时期内得到恢复发展。“三化”进程的加快,促进了经济增长速度和效益的提升。国内生产总值增幅超过计划0.6个百分点,规模工业实现利润增长40%。

  (二)致力发展开放型经济、民营经济和劳务经济,经济增长空间不断拓宽。坚持以开放促发展,深洽会等重大招商活动成效明显,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13.1亿美元,增长27.1%;引进内资3l0亿元,增长95%。完成出口20.5亿美元,增长13.9%。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民营经济、劳务经济的决定,新增私营企业户数增长48.4%,注册资本金增长56.4%;外出务工人员达736万人,增加81万人,劳务总收入441.6亿元,增长4.4%。

  (三)坚持实施扩大内需政策,始终保持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有力拉动。全力争取国家支持。大力推进银企合作,召开了全省首次银企合作洽谈会,与国家开发银行签订了共建开发性金融机制合作协议。金融机构新增贷款630亿元,资本市场直接融资57.7亿元。非国有投资增长l6.2%,占全社会投资比重提高到52%。加大衡枣高速、洛湛铁路、涟钢薄板、鲤鱼江电厂、长江干堤加固等一批重大项目实施力度,新增高速公路l86公里、电力装机l82万千瓦,新建、加高加固堤防806公里。消费结构升级步伐加快,住房、汽车、通信等新的消费热点正在形成。

  (四)强化规划和政策引导,推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继续推进长株潭经济一体化,出台了《湖南省湘江长沙株洲湘潭段生态经济带建设保护办法》,启动了世行贷款项目前期工作。三市国内生产总值增长l2.8%。加强以湘西开发为重点的扶贫攻坚,投入各类扶贫资金11.6亿元,20万贫困人口解决温饱和越过年人均900元低收入线。积极引导其他地区发展各具特色的地区经济。

  (五)实施科教兴湘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更加重视社会事业的全面发展。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加强义务教育特别是农村义务教育,改造中小学危房120万平方米,普通高校招生增长l7.4%。积极发展科技事业,科技成果获得国家级奖励名列前茅。加快社会公共卫生事业建设,省市县三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建设工程全面启动。优质高速建设体育场馆,成功举办了第五届城市运动会。加强国土保护和环境治理。农用地转建设用地12.75万亩,开发整理复垦增加耕地9.75万亩;完成造林面积561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867平方公里,新建沼气池17万个。加强计划生育工作,人口自然增长4.49‰。

  (六)关心群众生活,维护群众切身利益。千方百计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690元,增长l0.5%,农民人均纯收入2528元,增长4.7%。加强就业和再就业工作。新增城镇就业人员5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不断健全社会保障体系,146万城镇居民获得最低生活保障,62万农村特困户纳入生活救助范围。筹集救灾资金3.33亿元,完成90%以上的灾民倒房重建。认真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

  同时,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一是产业竞争能力不强。部分行业装备和工艺水平低,技术开发和创新能力弱,缺乏具有明显竞争优势的产业和企业集群。同时,煤炭、电力供应紧张。二是农民收入增长较慢。特别是纯农户增收困难,城乡收入差距继续拉大。三是就业和社保压力加大。预计2004年需要就业再就业的城镇劳动力达100万人,加上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形势严峻。随着企业改革和结构调整的推进,养老、失业、医疗保险和城镇最低生活保障等方面压力加大。四是经济与社会发展不够协调。教育、卫生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此外,财政收支矛盾突出,部分县乡财政运转艰难。对这些问题,我们正在积极采取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和任务

  按照省委、省政府的总体要求,今年宏观调控的主要预期目标是:经济增长率9%,其中一、二、三产业分别增长3%、11%、9.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5%;居民消费价格涨幅2%左右;进出口总额增长9.6%,其中出口增长7.3%,进口增长12.5%;财政收入增长10%;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5‰以内。

  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是:

  (一)围绕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

  l、加大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计划农业和农村各项投入225亿元。重点抓好洞庭湖应急蓄洪区、四水治理、城市防洪、皂市水库、洮水水库等重大项目,抓紧大中型水库除险保安和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加强人畜饮水、县乡公路等“六小”设施建设,新建与改造通乡公路3l02公里,建成通村公路4000公里。增加各级财政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新增教育、卫生、文化等公共事业支出主要用于农村。建立健全农业技术推广、检疫检测、市场信息等服务体系。

  2、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严格耕地保护制度和农用地转建设用地管理,稳定基本农田。计划粮食播种面积7000万亩以上、产量250亿公斤以上。建设l0大优质农产品产业带,加强衡阳、邵阳国家大型优质专用粮基地,35个省级草食动物生产基地县,15个高标准无公害农产品示范基地县,无公害水稻、蔬菜、水果、茶叶示范带和洞庭湖区、湘南地区速生丰产林建设。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培育壮大祁东黄花、加华牛业等龙头企业。稳步发展“订单农业”。积极发展农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

  3、积极发展劳务经济,引导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计划新增外出务工人员70万人。清理农民进城务工的各种限制,取消专为农民工设置的登记审批项目。抓紧建设全省l8项农民工跨地区就业服务体系项目。广泛开展农村职业技能培训。

  (二)全力推进工业化,加快产业优化升级

  1、以先进制造业为核心,着力发展优势产业。计划工业及高新技术产业投资440亿元。培育壮大装备制造、钢铁有色、卷烟加工三大支柱产业,加快建设轨道交通设备、工程机械、越野车、超高压输变电设备四大制造基地及有色加工基地、烟草加工基地。大力扶持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医药三大新兴产业,抓紧建设软件、电池材料等八大高新技术产业基地。改造提升食品、石化、建材、造纸四大传统产业,增强发展活力。争取株洲等市进入国家老工业基地改造计划。

  2、以重点企业和重大项目为依托,加快发展产业集群。依托十大标志性工程,抓好湘钢宽厚板、长沙卷烟厂扩建、长丰集团越野车扩建、纯平玻壳等重大项目。依托实力较强的企业或集团,力争到2007年,乐金菲利浦曙光等l0家企业销售收入过100亿元,湘计算机等10家企业销售收入过50亿元,衡阳特变电工等80家企业销售收入过10亿元。同时,引导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依托开发区和工业园区,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尽快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和良好的产业配套环境。

  3、以文化、旅游产业为重点,全面发展第三产业。抓紧建设金鹰影视文化城、出版科技园等重大项目。实施23个精品风景区、l5个文化旅游开发和11个休闲旅游建设工程。努力把张家界旅游、蓝猫卡通、金鹰电视节打造成国内外知名品牌。抓好邵东工业品等十大市场群的配套建设,加快现代物流设施建设。规范法律、会计等中介服务发展。抓好社区服务示范工程建设。鼓励国内外知名企业来湘投资金融证券、分销服务、旅游经营等新兴行业。

  (三)坚持扩大内需,充分发挥投资和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l、积极引导投资方向。计划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728亿元。坚持集中力量办大事,组织实施48项重点工程。把投资重点放到调整结构、促进协调发展上。一是加大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投入。二是制止无效投资和盲目重复建设,引导钢铁、汽车、电解铝、水泥、房地产等行业健康有序发展。三是继续加强水利、电力、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四是增加公共卫生、农村基础教育等社会事业投入,改善城乡居民生活条件。

  2、着力构造多元化筹资平台。把握国债调整方向和重点,争取国家更多支持。优化环境,放宽领域,激活民间投资。搭建银企合作平台,引导银行扩大信贷投入。增强对省外资金的吸附和集聚能力。深化改革,启动内力,促进企业加大投入。

  3、努力扩大消费需求。加强经济适用房建设和管理,增加中低价位普通商品房供应,健全廉租住房制度,规范发展物业管理服务,促进住房消费。发展汽车销售、维修等连锁服务网络,加快停车场建设,发展个人汽车消费。鼓励扩大旅游、健身休闲等消费。完善社会信用体系,扩大消费信贷规模。

  (四)适应经济发展要求,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1、加快电源和电网建设,增加电力有效供应。计划能源建设投资110亿元。确保耒阳电厂二期、碗米坡水电站、凤滩电站扩机年内投产;推进石门电厂二期、华能岳阳二期、湘潭电厂扩建、三板溪水电站建设进度;争取金竹山电厂扩建尽早开工。加快益阳电厂扩建、长沙电厂等项目前期工作。加强湖南电网主网建设,确保长沙西、岳阳、怀化、邵阳、娄底500KV输变电工程按期投运。年内基本完成县城电网建设与改造。

  2、加快路网建设,完善综合交通体系。计划公路投资l20亿元,铁路、民航投资3l亿元。加快建设常张、邵怀、衡大三条在建高速公路,开工建设常吉、怀新、衡炎、长潭西线四条高速公路,开展衡阳至邵阳、邵阳至常德等高速公路前期工作。实施洞庭湖区桥梁畅通工程。争取洛湛铁路永州以南段、京广高速铁路客运专线湖南段尽早开工。抓紧株洲航电枢纽、黄花机场扩建等项目建设。

  3、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城市功能。计划投资130亿元。重点建设市州首府城市主干道及快速环道,加快大中城市供水管网改造。抓好郴州污水处理、张家界生活垃圾处理等工程,启动14个市州医疗废弃物处理设施建设。继续推进城市天然气管网工程建设。

  (五)强化招商引资,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

  1、注重项目开发,提高招商引资水平。计划外商直接投资增长25%,引进内资400亿元以上。加强项目库建设,突出产业项目开发。优化发展环境,改进招商方式,落实招商效果,争取深洽会省级重点签约项目履约率50%以上,精心组织好中国湖南投资贸易洽谈会、德国慕尼黑湖南投资洽谈会、欧盟湖南中小企业洽谈会等招商活动。广泛参与泛珠江三角洲经济合作。

  2、注重渠道拓展,扩大出口规模。主动加强与大型跨国公司和联合国采购部门的交流,力争进入全球采购网络。优化出口商品结构,整合省内机电行业优势资源,推动湘火炬、三一重工等企业扩大出口;加强具有比较优势的畜产品、水产品和蔬菜、花卉等基地建设,按照国际标准组织生产和出口。积极引进先进技术、设备和短缺原辅材料。

  3、注重政策引导,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引导轻工、家电、建材等行业的优势企业,到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设立生产加工企业、专业市场。支持水稻、水果栽培等行业向境外发展。扶持路桥、水电、城建等方面有实力的企业开展境外工程承包。有序扩大劳务输出规模。

  (六)加强体制创新,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1、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加大省属国有企业改革改制力度,鼓励非公有经济参与国有企业产权改革。完善法人治理结构。认真制定处理不良债务和职工社保欠账等有关问题的方案,妥善处理人员分流和职工安置问题。健全国有资产管理机构。大力发展民营经济。

  2、推进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制度,依法保障农民对土地承包经营的各项权利。完善土地征用办法、补偿标准和补偿机制,依法给予农民合理补偿。完善农村税费改革,取消除烟草税以外的农业特产税,降低农业税率;建立对农民直接补贴的有效机制,从粮食风险基金中拿出三分之一用于粮食直接补贴。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3、加快要素市场改革。积极推进资本、土地、技术、劳动力等要素市场的改革和发展。扩大股票、债券等直接融资。抓紧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研究出台我省投资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建立以长沙为中心的区域产权交易市场。

  (七)协调区域经济发展,加速城镇化进程

  1、以长株潭城市群发展为龙头,增强区域性中心城市的辐射功能。抓紧实施世行长株潭1.5亿美元城市发展等项目。把推进产业集群化作为长株潭经济一体化的核心,做大做强交通与机电设备制造、食品医药、IT设备制造、文化四大产业集群。加大对“一点一线”地区及其他市州区域性中心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力度。研究解决省际边界公路建设问题,促进省际边界经济发展。

  2、以湘西开发为重点,加大贫困地区扶贫攻坚力度。计划投入各类扶贫资金14亿元,实现20万人解决温饱和越过低收入线。以自治州为扶贫攻坚主战场,统筹规划大湘西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旅游资源开发、城镇建设、产业结构调整和生态环境保护。加大对20个国扶县和18个省扶县的基本农田、小型水利、乡村公路、教育卫生事业的投入。妥善解决库区、移民区、民族地区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困难。

  3、以产业发展和基础设施为重点,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加大县城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推进乡镇企业改革、改组和改造,引导乡镇企业向小城镇合理集聚。着力解决进城农民住房、子女义务教育等问题。抓好5个小城镇综合开发示范项目。

  (八)高度关注民情民生,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1、切实增加城乡居民收入。计划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5%。尽可能多地吸收农民工参与工程建设,并从源头上防止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的发生。认真落实减轻农民负担的各项措施。努力增?映钦蛑械褪杖胝呤杖耄晟撇⒀细裰葱凶畹凸ぷ时曜迹炕笆蘸筒普浦Ц兜仁侄卧诘鹘谑杖敕峙渲械淖饔谩?

  2、积极拓宽就业和再就业渠道。计划新增城镇就业人员45万人。积极稳妥做好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出中心工作。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增加再就业专项资金。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加快劳动力市场建设。落实税费减免、社保补贴等优惠政策,鼓励下岗失业人员自谋职业、自主创业。实施对困难群体、失地农民的就业援助。统筹做好大学毕业生就业服务工作。

  3、加快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确保基本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率和规范的社会化发放率达100%,社会保

  险征缴率达95%,新增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50万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30万人,医疗保险参保人数50万人。全面实施城镇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做好农村受灾地区税费减免和受灾群众生产生活救济工作。

  (九)全面发展社会事业,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1、继续实施科教兴湘战略。计划研发投入36亿元,教育投资50亿元。逐步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农村困难学生杂费,扩大免费发放教科书范围。力争三年内完成230万平方米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任务,五年内改造扩建100所省级重点优质中学。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特别是加快培养市场急需的高级技工和技师。稳步发展高等教育,普通高校招生20.8万人,重点抓好吉首大学张家界校区等10余所高校新校区建设。加强岳麓山大学科技园、国家软件产业基地等项目建设,推进国家和省级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发展。

  2、加快发展卫生、文化、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计划卫生、文化、体育投资31亿元。健全省市县三级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完善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体系,加强100所农村中心乡镇和部分一般乡镇卫生院建设。抓好省群众艺术馆、省青少年活动中心等重大项目。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认真实施妇女、儿童和老年人事业发展规划。关心残疾人事业。

  3、加强生态建设和资源环境保护。计划生态环境建设投资20.7亿元。合理开发、利用水、土地、森林和矿产资源。强化生态环境建设,抓好长江防护林和中德洞庭湖生态造林等项目,推进退耕还林和农村新能源工程,启动涟邵矿区沉陷区综合治理。加强武陵源环境治理及植被恢复、南洞庭湖湿地生态保护区等项目建设,抓好四水上游水土流失治理和洞庭湖、四水沿线污染治理。积极培育有竞争力的环保骨干企业。

  (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精心编制“十一五”规划

  坚持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发展观,广泛听取各方面对“十一五”发展目标、战略、任务和政策的意见,搞好规划指标体系的研究、重要指标的测算和重大工程的筛选论证工作。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