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牛毛山公园。(图)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1月26日03:36 青岛新闻网-青岛早报
(下)
  3年后采石场撤走,居民们却不舍得离开这个山顶,仍旧住在这里。他们每次下山都手提肩抗的从山下带点土回来,在房前屋后造出一块块小园子,种菜种花,荒凉的牛毛山顶渐渐有了生机。

  上世纪50年代中期,胡根本、王金堂等每家的成年人都就了业,有了稳定的收入,随着生活的逐渐好转,村民们把矮小简陋的简易房都翻盖一新。有的住户在单位里分到福利房,或在别处买了房子,就把山顶的房子卖掉,如现在的居民组长金兰芳大妈,就是从老住户手里买下的房子,1970年才搬上山来的。金兰芳的老伴马大爷,是平度人,从生建机械厂退休,退休前是厂里的技术“大拿”,八级板金工,一手精湛的技艺,今年都80岁了还有朋友来求他帮忙加工一些精致的铁器物件。金兰芳老人75岁了,虽然身体有病还积极地为村里的时忙里忙外。

  当年在牛毛山顶居住,可真需要点勇气,还要克服许多生活上的不便。先说为何住牛毛山顶要有胆量。牛毛山是一座荒凉贫瘠的石头山,特别是南山的山坡,几百年来村里只把它当做坟茔地,荒冢累累,几株野生的刺槐夹杂其中。解放后国家大力开展绿化工作,每年的3·12植树节有单位到牛毛山上植树造林,培育了一片火炬树。这种树虽长得不算高大,却耐旱易活,到得金秋十月树叶火红,枝梢头结一穗果实如火炬。生产队在坟丘之间的空地上栽了大量的棉槐,冬天割条子卖钱,夏秋季节棉槐长成一米多高,枝叶交织如网,山上很少有人走动,满耳是飒飒的风吹树叶响。

  再说生活上的不便。解放初期,牛毛山远离居民住宅区,购买生活用品自是极不方便,最困难的是没有水电。50年前雨雪都多,当年采石挖的大石窝子成了水湾,长年有水,村民们就在水湾旁边挖了一个50厘米见方的洞,取洞里渗水食用。到上世纪70年代,气候越来越干旱,水湾干涸,洞里偶有些渗水也很脏,人们只好下山挑水,吃水如吃油那样金贵。直到文革中期,村民们才各自设法陆续拉上了电线,扔掉了油灯和蜡烛;上世纪90年代接上自来水管,才算与现代化生活接上了轨。

  随着国家经济建设的发展,牛毛山周围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山前山后成片的楼房如雨后春笋般生发。特别是山势最平缓的北山变化最早最快,上世纪80年代初就建满了工厂、宾馆和宿舍,居民小区幽静整洁,道路宽阔整齐,绿化程度高,每到夏季漫步在浓荫覆盖的马路上,望着四周如林的漂亮楼房,谁也想像不到仅在20年前,这里还是砂石缝中衰草瑟瑟的荒山。

  自北山在城市建设的推进中消失后,牛毛山剩下两个山头,人们就改称它们为东山和西山。2002年李沧区政府在这里修建起占地136.5亩的牛毛山公园,老坟都迁移了,棉槐条子也清理掉,环山石条路连接起东西两个山头,五条弯弯山路盘旋到各个角落。园林处拉来无数车肥沃的好土,覆盖了山上的乱石黄沙,移栽的松树林棵棵都有碗口粗。2003年公园完工后的金秋,浓绿的松针与火红的火炬树叶相映成趣,引来不少游客休闲游玩。现在虽是隆冬季节,山上散步舞剑打拳的人仍然不少,牛毛山顶的居民们再也不用一到天黑就急急关门了,今天的牛毛山像一幅图画,人就住在图画中。(注:作者系李沧区财政系统干部)(明日请看“杨家村”)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