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怎样学习中纪委第三次全会公报?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1月29日00:10 人民网

  网友:邵道生

  由一个普通的读书人来写诸如像“怎样学习中纪委第三次全会公报”这类的题目,似乎有“角色错位”之嫌,不过在“社会越来越开放,‘管闲事人’越来越多”的社会发展态势下,人们对这种“角色错位”现象似乎也越来越不介意了。

  在“怎样学习中纪委第三次全会公报”这一个命题中,首先就有一个“角色定位”问题,即这个“学习”的主体究竟是“谁”?于是,我就作了这样一个“假设”:将自己假如成“省纪委书记”、“市纪委书记”、“县纪委书记”,为什么要将自己假设成“它”?主要原因是做文章的需要:从现有的体制来说,中国的反腐败斗争成败,从某种意义上说,还得依靠各级大大小小的纪委书记们的领导,他们这一级对公报学习的“质量”又直接关系到全社会反腐败的“质量”,而笔者,只是一介书生,直接对纪委书记说三道四,似有不恭之嫌,于是就来了这么一个“假设”,假如自己是省、市、县一级的纪委书记的话,那该怎样学习公报的。

  那么,假如我是“省纪委书记”、“市纪委书记”、“县纪委书记”的话,应该怎样学习中纪委第三次全会公报呢?

  其一,假如我是“省纪委书记”、“市纪委书记”、“县纪委书记”的话,那么,我就不会将学习的重点仅仅放在中纪委第三次全会公报的意义上。中纪委第三次全会公报的意义、重要性要不要谈?要谈,但决不是我的重点。为什么?因为“意义”谈得最多也仅仅是“意义”而已,可如今人们的觉悟和认识水平并不低,一看中纪委第三次全会公报写到这样的程度,就知道它的份量是多么重、它的意义是多么大,写文章谈意义是为了给人们看的,居然人们都已到了“无师自通”的程度,再写、再谈又有多大的意义?所以,我们大可不必无休止地去简单重复这种“人们一看就明白的东西”。说句实话,我们的社会的的确确有很多很多好的东西,就是因为宣传不得法,不仅经常陷于“简单重复”之中,而且还一直重复到人们不耐烦为止,其效果自然是大大地打了一个折扣。所以,对中纪委第三次全会公报这个好东西,作为纪委书记的我(再一次重申,这是“假设”),也就一定会记取这个我们社会经常犯的“教训”,肯定不会将它当作重点

  其二,假如我是“省纪委书记”、“市纪委书记”、“县纪委书记”的话,在听了看了公报的“六项具体要求”之后,就会立即想到:2004年反腐败斗争的任务的确是非常繁重的、困难的、艰巨的而又激烈的,自己肩上的担子不是越来越小了,而是越来越大了;自己工作的责任不是越来越轻了,而是越来越重了;党对自己的要求不是越来越低了,而是越来越高了;自己今后的工作不是越来越好干了,而是越来越难干了。也就是说,作为纪委书记的我,要以最快的速度将自己对公报意义的认识转化为自己意识中的一种“自觉”,转化为自己今后工作中的一种“主动”,我想,只有当自己有了这种思想上的“自觉”和“主动”后,才会有今后的自觉行动,这才是学习公报后的一个应有的思想变化,否则就是白学了。

  其三,假如我是“省纪委书记”、“市纪委书记”、“县纪委书记”的话,在听了看了公报的“六项具体要求”之后,那么,我一定要认认真真地梳理一下这几年来自己领导下的反腐败工作与公报“六项具体要求”之间的差距。就要像中纪委这次公报所显示的“风格”一样,对过去取得的成绩不必“过于看重”,也不必让全国人民都知道,更重要的是找出自己工作的问題点、难点,找出下一歩自己工作的主攻方向,找出自己在2004年出击方向的轻重缓急,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自己一定要明白,公报中的“六项具体要求”是对全国而言的,本地区、本部门是不是一定全得上,那可不一定,所以一定要有选择性的,先攻克几个本地、本部门几个带有倾向性的腐败问题,以点带面,一歩一歩落实,一个一个落实,有什么落实什么,是什么落实什么,将求真务实的精神贯穿进自己今后工作的任务中去。

  其四,假如我是“省纪委书记”、“市纪委书记”、“县纪委书记”的话,就一定要实事求是地评估一下自己地区的形势,实事求是地评估一下自己的力量。说句实话,在一些地区和部门,腐败分子和腐败势力已经成了气候,已经有了力量,有的甚至管自己纪委的权力者也卷入到了腐败窝里去了,他一定会想尽种种办法来阻挠自己的反腐败。在这种态势下如何反腐败,显然是个大难题。怎么办?我想,这里就有一个反腐败斗争的艺术问题、策略问题和方式方法问题,自己一定要把握好以下几点:(1)做到以下三个“决不”:决不放弃党交给自己的工作,决不同流合污,决不接受来自腐败势力的糖衣炮弹,不过,也得当心自己工作不出差错,被居心叵测的权力者找个“借口”就将你“拿下”;(2)一定要将腐败分子的腐败材料整得像铁板钉钉一样,无懈可击,这是自己立于不败之地的基础;(3)在当今的权力体制下,一定要找到一个坚决反腐败的“权力靠山”,也只有这种方式才能管得住阻挠、干扰反腐败的权力者;(4)在铁证如山的情况下可以行使自己的权利,直接寻求中纪委的支持。

  最后想说的是,将自己“假设”是“省纪委书记”、“市纪委书记”、“县纪委书记”,完全是一种虚似世界的“假设”,笔者亦从来没有当过什么行政官,一点都没有实际从政经验,所以,这个“假设”后的一、二、三、四纯粹是一个普通读书人的“纸上谈兵”,不切实际的地方一定是多的,不过,根据笔者对“互联网式的民主”的钟情,在本篇文章发表之后一定会有很多网友都愿参与这个“假设”之中,都会有一番“假设”后的“畅想曲”的,这也是笔者写此文的真正所在:大家一起来学公报。来源:人民网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