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绿色科尔沁的变奏曲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1月29日06:10 人民网-人民日报

  本报记者 郅振璞

  脚下白雪皑皑,耳际寒风阵阵,林间牛群成队,草原羊群如云。

  寒冬时节,记者在内蒙古西辽河畔和松嫩平原驱车而过,展现在眼前的是一幅严冬农牧画卷。

  这里,就是闻名华夏的科尔沁大地,今天的通辽市。

  农牧民们舞起一条条现代农牧业绿色巨龙,在多灾的去年,不仅取得粮食生产的恢复性增长,而且大兴肉牛、黄牛、奶牛龙头产业,逐步形成玉米、蓖麻、牛猪羊禽和蔬菜等八大主导产业,发展绿色食品加工业,创造了全市225万农牧民当年纯收入人均增加305元的新业绩。

  再造生态环境

  由于历史上兵火相煎、人类不断开垦,科尔沁草原早已变成科尔沁沙地。两年前记者在科尔沁左翼中旗和库伦旗采访,沙尘暴旋起,一株株黑柳被风拽倒,我们乘坐的越野车在沙梁面前要冲刺七八次才能前行。

  现在的奈曼旗,在半是沙海半是田的大地上,结合“三北”防护林工程和退耕还林,加大了生态工程建设力度。全旗去年造林95万亩,其中封沙育林54万亩,建设精品点65处。旗委副书记徐国兴告诉记者:“从1999年规划实施,我们5年走了需8年才能走完的绿化路。为了造林,全年小管井上了3200眼,抗旱桶添了近万个,沙区和沿河平原大水浇灌,山区采取容器袋装苗,拉水浇水。还绿科尔沁真不容易啊!”

  生态建设逼迫科尔沁人不能靠天养畜,必须规模化养殖。市委秘书长道尔吉说,科尔沁左翼后旗这几年转变畜牧业生产方式,全力推进生态效益畜牧业,畜牧业生产实现了质的飞跃。目前,全旗家畜存栏98.95万头只,其中黄牛存栏28.95万头,小畜存栏28.96万只,畜牧业产值占农业产值38%,养殖业收入占农牧民纯收入的40%。

  从草原到农区,从种玉米大豆到养猪养黄牛,又到养鹅养奶牛,因时制宜,因地制宜,目标是保护已凸现出来的北方绿色生态屏障。通辽市去年完成人工造林193万亩,退耕还林还草165万亩,完成了莫力庙等水库除险加固和三大灌区配套水利工程建设。

  生态建设初现曙光,畜牧业带动农业结构调整,通辽终于能在持续4年干旱之后夺得农牧业恢复性增长:产粮34亿公斤,牧业年度牲畜存栏700万头只。

  迈向现代农业

  通辽人在新世纪跳出传统农业的束缚,把发展现代农业的出路定位在特色和规模上,他们称之为“让旗县经济骑在牛背上,让产业龙头拉动地区经济迅跑。”

  在素称“西门塔尔牛之乡”的科左后旗,牛产业在经济整体布局中下联种植、林草业,上联肉食、乳品加工业,处于中轴地位。这里,已经形成母牛、肉牛、奶牛三大基地群,涌现出12个羊牛重点苏木(乡)镇,600个重点羊牛户,其中年出栏1000头以上的大户已经有20户。巴胡塔、巴彦毛都等苏木成了“牛天下”,牛产值已占第一产业比重80%以上。大部分玉米和秸秆通过牛腹转化,变成了肉和乳。

  一牛引领,各业并进,通辽现代农业大市崭露头角。去年,全市新增奶牛5.4万头,肉牛122万头,肥牛出栏30万头,生猪275万口。如今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甚至一县一特。全市蓖麻由29万亩发展到去年54万亩,蓖麻籽年产4300万公斤,仅此一项增收5920万元。

  就连地理位置特殊的扎鲁特旗,一向被人瞧不起眼的副业“小绿豆”,几年间也上升为主业,且质量上乘,为农牧民致富搭起了金桥。去年全旗绿豆种植由原来几万亩,迅猛增加到50多万亩,超出玉米种植面积。乌力吉木仁苏召日格村的卢焕学,引进“9160”新品种,去年种了2亩4分地,通过科学管理,亩产270公斤,收入1080元,创下历史纪录。

  今天,人们走进通辽,想寻找纯粹农民和纯粹牧户很难了。家家养猪,养鹅,村村种玉米、蓖麻。农牧民们把他们脚下的大白鹅、黄玉米、红干椒、黑蓖麻、黑白花奶牛等七彩事业,比喻为盛夏天空美丽的彩虹,那才是引领他们致富的天桥。

  开发绿色产品

  把粮草转化为畜禽,畜禽加工成绿色肉食产品,每年还有上万头活牛远销香港市场。牵动这一重大变化的是农畜产品加工企业。

  通辽市委书记莫建成说:“通辽资源丰富,主要表现在地上的农牧业资源。而真正从加工业需求看,距农业大市距离尚远。只有加快能源建设,加快开发绿色农畜产品,借助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新机遇,奋力打造农畜产品、能源与原材料、商流物流三大基地,实现经济转型和城乡结构两个转变,才能真正富起来。”

  在打造农畜产品生产、加工、集散基地方面,通辽人走在全自治区前列。蒙牛乳业、通华、金锣、天歌、宇标?纫慌氐懔菲笠嫡诜⒄棺炒螅郴亟ㄉ枥┕婺#岬荡巍H幸丫纬扇馀!⑷橐怠⒂衩住⒓仪荨⑸怼⒈吐椤⒂谢称贰⒙躺卟恕⒛疽岛鸵揭?10个产业,优势产业向优势区域集中,争创绿色农产品品牌。在未来3年,全市农畜产品加工转化率要达到70%左右。

  科尔沁牛业股份有限公司年屠宰肉牛能力达10万头,生产冷鲜牛肉2万吨,产品进入北京、上海等市场。日加工鲜奶600吨的蒙牛和“科乳”乳业,日加工1000万只白鹅的开鲁“宇标”、左中“天歌”,年屠宰生猪60万口的“金锣”等投资超亿元的企业,也纷纷登台。

  著名的霍林河露天煤矿坐落在霍林郭勒市。市委书记特木尔巴根把记者带到霍林河畔和林草矿环保基地山顶,看到废弃矿区已经大片成林。这个矿区变成了草业———畜牧业———肉类加工业———矿业———耗能工业五业协调发展的崭新小城。通辽的现代化农业基地,不仅是一个巨大的绿色食品宝库,而且还是一道富有勃勃生机的生态屏障。

  《人民日报》 (2004年01月29日 第六版)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