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绿色建筑向我们走来(关注)(图)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1月29日06:17 人民网-人民日报
本报记者 刘毅
  建筑能源消耗占人类社会能源总消耗的1/3左右。我国房地产业的高速发展,对环境保护、资源利用、能源供应的压力日益增加。

  在北京林立的高楼大厦中,位于玉渊潭南路,这栋建筑外表毫不起眼。可是,前不久为该建筑举行的竣工典礼却格外引人注目———科技部部长徐冠华、美国能源部部长斯潘塞·亚伯拉罕共同出席,数十家中外媒体到场采访。

  这栋楼被称为中美节能示范大楼。她还有一个名字:绿色建筑。

  绿色建筑不能随便叫

  从北京零下7℃的凛冽寒风中走进节能示范大楼,温暖扑面而来。据介绍,由于采用了墙体保温和外窗热传导等独特设计,其取暖效果相当好,而供暖能源消耗仅相当于一般建筑的1/3。楼里的灯也很有特点,节能灯具的亮度可以根据光感探测器的探测结果而自动调节,每盏灯的调节范围是0.26瓦—26瓦,单位面积耗电大大减少。

  节能示范大楼是根据中美两国政府在1998年7月达成的协议,双方历经5年合作建设的结晶。建筑面积约13000平方米,其设计能源消耗不超过现有同等规摸办公建筑的40%。

  中美节能示范楼项目中方负责人、科技部中国科技促进发展研究中心杨国雄副主任说,他们曾经按照美国绿色建筑评估体系(LEED)进行过严格自测,结果是39—45分,而38分就可以得到美国绿色建筑协会的金奖。

  “绿色建筑需要打假!”杨国雄副主任对记者说。绿色建筑在我国还是一个刚刚萌芽的新事物,许多开发商打出“绿色”旗号,植树种草、造人工湖、安装太阳能热水器,然后就号称是“绿色建筑”。

  实际上,绿色建筑是追求自然、建筑和人三者之间和谐统一,并且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建筑,其核心内容是尽量减少能源、资源消耗,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并尽可能采用有利于提高居住品质的新技术、新材料:要有合理的选址与规划,尽量保护原有的生态系统,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并且充分考虑自然通风、日照、交通等因素。要实现资源的高效循环利用,尽量使用再生资源。尽可能采取太阳能、风能、地热、生物能等自然能源。尽量减少废水、废气、固体废物的排放,采用生态技术实现废物的无害化和资源化处理。控制室内空气中各种化学污染物质的含量,保证室内通风、日照条件良好。

  绿色建筑要有标准

  消费者在买房时,往往会被“绿色”迷了眼。住进去后,却发现自己的住宅根本称不上是绿色建筑。绿色建筑,到底谁说了算?

  绿色招牌不能随便打,必须通过专家的严格评估才行。杨国雄副主任介绍说,虽然节能示范大楼肯定达到了绿色建筑的标准,但我们现在冠名为“节能”,没有宣称是绿色建筑。

  建设部科学技术司高级工程师高沛峻博士说,目前,我国有380亿平方米的既有建筑,每年的新建建筑为16亿平方米左右,房地产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几年前,建设部就开始研究与生态住宅相关的问题,现在正与科技部一起开展绿色建筑的研究工作,并正在考虑筹建相关的机构。

  最近,我国专家已经提出了第一个有关绿色建筑的评价、论证体系———这就是清华大学、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等专业机构组成的课题组公布的“绿色奥运建筑评估体系”。该体系长达45万字,是“奥运科技十大重点项目”之一。它不但包括上百项绿色建筑标准,而且还面向评估机构专业人员推出了具体的评估打分办法。按照评估体系的要求,建筑从规划到验收的每个步骤都必须符合绿色标准,如果其中一个环节不达标,其建设进度将不得继续。

  据了解,这一评估体系已经用于奥运会场馆的建设中,从2003年10月起对一些建设项目作全过程管理。来自北京市有关部门的消息说,经过进一步修改完善,这一评估体系将逐步应用于住宅、商业建筑、体育场馆的全程跟踪评估,没有通过评估的建筑就不能称作绿色建筑。

  绿色建筑离百姓还有多远

  按照绿色建筑标准建设的住宅,不仅可以让入住者享受更舒适、更方便、更健康的生活条件,而且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有利于节约能源。可是,真正的绿色建筑,要经过上百项严格检测,需要房地产开发商引入新设计、新技术和新材料,这自然会提高建筑成本,消费者买得起、住得起吗?

  杨国雄副主任告诉记者,节能示范大楼采用了?赶畲锏绞澜缦冉降慕谀芗际酰咏谀苁痉洞舐サ脑诵星榭隼纯矗虿捎谩奥躺奔际跻鸾ㄖ旒鄣奶岣撸梢源釉诵谐杀镜南陆抵兄鸩接枰曰厥眨醪讲馑慊厥掌谠嘉?8年。

  换句话说,建设绿色建筑的成本可能会有所增加,但从长远来看,其长期运行消耗的成本要低得多。这对普通百姓来说,还是很有吸引力的。例如,按绿色标准建造的房子,能源节约率可能高达50%以上,这就意味着要交的水、电和煤气费等费用会减少一半。

  科技的不断进步,将使我们离绿色建筑越来越近。一所大学新近研制成功“空气净化内墙涂料”,只要有微弱光源,纳米光催化剂就会产生大量高活性的自由基,这些自由基一遇到室内诸如甲醛、苯、二甲苯等有害气体,便与它们“贴牢”,两者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直至有害气体彻底分解……越来越多的污染物克星、环保型建材正在进入市场,走进寻常百姓家。

  绿色建筑目前在中国还处于起步阶段,建设部科技司司长赖明呼吁,国家有关部门应根据绿色建筑的发展情况,及时制定绿色建筑的相关经济鼓励政策,从而促进绿色建筑的健康快速发展。压题照片:中美节能示范大楼外景。

  《人民日报》 (2004年01月29日 第十六版)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