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镇平农民“就地打工”成潮流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1月31日05:46 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本报讯岁末年初,笔者在河南省镇平县采访,了解到这样一种现象:伴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的逐渐加大,一种新型生产合作关系正迅速兴起,不少农民“就地打工”──锄地、扣花、掰玉米棒、织烟……“种植大户”与“打工农民”相映成趣,成为农村一道独特的风景。

  作为一个非公有制经济比较活跃的农业县,近年来,随着镇平县务工经商人数不断增多和农副产品价格的连年下降,土地粗放经营、撂荒现象也越来越多,为此,该县借农村税费改革之东风,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以返租、承包、买断等形式盘活土地、荒山、荒滩经营权,促进了合理流转,为种田大户、下岗职工和各类企事业单位进军农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据统计,目前全县租种50亩以上的户800多户,百亩以上的户200多户,建成农业示范园30余个,涉农企业80余家,涌现出了百货公司经理王冠甫下海创办“农业庄园”的典型。他们凭借信息、资金、技术、管理等优势进行集约经营,在提升了土地产出效益的同时,为一些农村剩余劳动力找到了出路。

  黑龙集高庄村是当地稍有名气的一个“打工村”。近两年,以村妇李连六为首的不少妇女参加的高庄村农民打工群体逐渐形成,她们跑东村、去西庄,只要是要人手,不论是种、管、收,还是其他什么活,她们都愿意干。笔者了解到,像高庄村这样的“就地打工”现象普遍存在,其具体参与的人数难以确定,收入也从三五十元到数百元、及至三两千元不等。“就地打工”在该县的兴起取得了双赢的经济效果,农民多了条财路;用工者弥补劳力的不足。他们在利益机制上的结合又使信息、资金、技术、管理等农业生产要素与劳动力产生了综合力量,推动了优质烟棉生产、特色林果、立体养殖等高效农业项目的规模发展,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

  (赵建波 枫林)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04年01月31日 第一版)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