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三大国际投资银行热议中国经济:高速增长但不会大起大落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1月31日11:57 广州日报大洋网

  中国正处于非同一般的经济增长时期,增长速率很可能至少达到10%。预期中国经济增长在2004年将放缓,但这仅属于温和的放缓,中国经济仍将以很高的速度增长。

  美国和欧洲的经济加速增长,加上日本经济的增长也相当不错,这将有助于中国出口业继续以至少10%的速率扩大。

  中国的经济周期将不再大起大落。2006年至2007年则将转为温和增长,而2008年则会进入一个更加繁荣兴旺的时期。

  在2003年前9个月,输往中国内地的出口占日本总出口增长的66%;韩国方面是40%;在2003年前8个月,输往中国的出口占德国总出口增长的整整56%,在美国则为21%。由此可见,中国的进口需求牵动着全球的经济发展。

  2003是不平凡的一年,突如其来的非典型性肺炎、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动荡不安的国际局势,但中国经受住了一系列的考验,经济迅速增长,全世界开始用新的眼光看待中国。

  2004年中国经济增长态势将如何,又将面临哪些新的考验?美林证券、摩根大通、摩根士丹利等投资银行纷纷发布了关于2004年中国的经济预测。

  美林证券

  中国经济仍将高速增长

  美林证券在给全球机构投资者最新报告中明确地表示,一个重要的宏观经济趋势正在中国浮现。中国正处于非同一般的经济增长时期,增长速率很可能至少达到10%。预期中国经济增长在2004年将放缓,但这仅属于温和的放缓,中国经济仍将以很高的速度增长。

  在重要的产业(尤其是能源、交通、原材料)方面,增长的瓶颈正在出现。不过美林证券亚太区经济研究主管迪姆斯·邦德认为,这些瓶颈对于经济增长仅可能形成温和的抑制。除非通货膨胀显著上升,否则实行紧缩政策的可能性很低。

  美林研究认为消费增长、全球经济环境有利、国内企业重组显著改善,促使国内企业盈利增长。

  在投资放缓的同时,消费者开支正在上升。过去5年来,中国城镇居民人均收入逐年上升9.3%。农村人口的人均收入增长落在其后,但后来农产品价格的升高、农民对土地的权利改善将有助于扭转这一趋势。人均收入增加,加上更容易取得的消费信贷,将有利于2004年国内消费的增长。汽车消费自2000年以来增长了200%,被认为是体现消费潜力的一个很好的例子。

  邦德表示,2004年将是自2000年IT科技股狂潮上升触顶以来全球经济表现最佳的一年。美国和欧洲的经济加速增长,加上日本经济的增长也相当不错,这将有助于中国出口业继续以至少10%的速率扩大。此外全球经济复苏将支持商品价格,这是中国企业盈利增长的一大推动力。

  除了上述有利的宏观经济环境以外,近几年来中国内地企业通过重组已经得到了显著的改善,固定资产和产品库存得到了更有效的利用,国有企业职工人数大大减少,出口产品在总体工业产量中所占份额提高。

  摩根大通

  经济周期告别大起大落

  摩根大通认为,中国经济增长正在调整平衡,2004年经济增长势头将持续强劲,中国经济正处在上升的经济周期中,中国的经济周期将不再大起大落。2006年至2007年则将转为温和增长,而2008年则会进入一个更加繁荣兴旺的时期。至2008年,消费将主导中国的商业周期,而非投资。而更重要的是,市场将出现新的投资机遇。

  经济上升形势趋向温和

  摩根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郑杏娟将此次经济周期与上一次经济周期作了一个对比,她认为目前的经济周期与上一个经济周期有所不同,不同点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本周期不再表现为“大起大落”的模式。目前的升势较上个周期更为温和,本周期的上升趋势始于2000年,主要是受资讯科技、房地产、汽车及其他制造业的投资推动。在上一个经济周期中,投资主要侧重于房地产、电子产品及纺织品等低端产业。

  二、经济过热并非普遍现象。在上一个经济周期内,经济过热大多是一个国内需求现象。而在本周期内,出口表现持续强劲。

  三、投资不仅针对国内也针对国际市场。在目前的制造业繁荣中,国外企业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不仅将中国作为全球性的生产基地,亦将中国作为全球性的外包中心。自从1999年以来,私营企业也获允直接出口产品。因此,中国出口在全球市场中的表现日益突出,而在过去5年内中国基础设施的重大改善对此亦功不可没。

  四、通胀压力不会很高。到目前为止,除部分农产品、自然资源、能源及熟练劳动力外,大部分的“瓶颈”产业已转为产能过剩,价格通胀最近仅限于农产品。

  五、各项政策旨在调整平衡,而非大幅收紧。郑杏娟认为,中国政府将会积极采取措施令银行贷款及固定资产增长减速,但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收紧的幅度都不会过大。同时,中国政府亦会积极采取措施刺激消费增长。

  不应夸大贸易壁垒的影响

  中国经济也将面临一系列挑战。布什政府已经对中国的针织品、睡袍和胸罩三种纺织产品实施在年度同比基础上最多增加7.5%的进口配额措施,且该措施在2008年前不会撤消。欧盟可能采取与美国相同的对华措施。

  但郑杏娟认为,不应过分夸大贸易壁垒对中国经济造成的影响。根据摩根大通的近似计算,美国对中国部分纺织品采取7.5%的配额增幅限制对中国的总体进口增长造成的负面影响最多0.6%。因此,即使欧盟对中国采取相似的措施,造成的整体影响将不会很严重。

  摩根士丹利

  经济根本没有过热

  中国经济是否过热?摩根士丹利的答案是没有过热,起码到目前为止还不是。但如果坐视不理则有可能出现过热。

  正是基于这个理由,央行已采取了先发制人的行动以遏止由于信贷膨胀引致的过热势头。

  2003年8月下旬公布并于9月下旬实施,中国人民银行将银行存款的准备金要求由原来6%提高至7%。

  摩根士丹利建议,这反映出中国可以建立以投资工具为基础的金融传送机制。

  中国的银行,特别是四大国有银行收紧了信贷。银行借贷由2003年度前3个季度的平均每月增长2750亿元人民币,大幅度下降至在2003年10月和11月份的平均仅增长800亿元人民币。

  摩根士丹利全球首席经济师罗奇认为中国经济不再过分依靠内需,进口放缓,有可能给全球带来重大的影响,亚洲其他经济体将尤其容易因中国进口步伐放慢而受冲击。

  中国进口快速成长已成为推动同区其他国家和地区外部需求的重要原动力。

  在2003年前9个月,输往中国内地的出口占日本总出口增长的66%;韩国方面是40%;而中国台湾地区则为令人诧异的97%;至于规模较小和多样化的东协(东盟、亚细安)经济体,中国占它们本年出口增长中的比重介乎于20%至30%之间。从中国需求取得动力养分的不单是亚洲。

  在2003年前8个月,输往中国的出口占德国总出口增长的整整56%,在美国则为21%。由此可见,中国的进口需求牵动着全球的经济发展。

  罗奇称,因此,中国进口需求如果放缓的话,全球经济将受到影响。(来源:广州日报)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