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心魔的毒苹果” 兴奋剂(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1月31日13:58 广州日报大洋网
齐达内在听证会上接受询问。
  新闻点眼在过去一年里,兴奋剂不断“蚕食”着奥林匹克精神,成为竞技体育挥之不去的阴影:女排世界杯出现了排球史上第一起兴奋剂事件,甲A联赛北京现代的张帅也促成了中国足坛“第一例”兴奋剂事件等等。THG这种新型兴奋剂与许多著名的运动员纠缠在一起成就了“体育史上最大、性质最恶劣的兴奋剂丑闻”。

  当服用兴奋剂从个人行为向集体行为发展时,当服用兴奋剂由主动变为被动时就变得非常可怕了。欧洲足坛对兴奋剂的态度很是嚣张,违禁甚至得到声援,反兴奋剂运动在这里屡遭挫折,直到国际奥委会威胁要将足球“请出奥运会”,国际足联主席布拉特才不得不亲自过问。兴奋剂是“心魔”给的“毒苹果”,拒绝“毒苹果”不是难事,但要打败其背后的心魔。本专题撰文本报记者周婉琪

  尤文图斯 不了了之

  在去年9月27日国际米兰以0比0战平乌迪内斯的比赛后,并未上场的卡隆的A瓶尿样药检未能过关,B瓶尿样药检也呈阳性,意大利足协在今年1月9日“宣判”———卡隆被罚停赛8个月。效力于佩鲁贾的利比亚小王子卡扎菲和帕尔玛大将布拉西也卷入了服用兴奋剂的丑闻。

  其实,意大利足球的“诺龙”问题早已有之。有些球员为了能够继续上场比赛养家糊口,铤而走险;有些球员即便身体状况每况愈下,有时也因俱乐部的“强迫”而不得不服用违禁药物。

  什么叫嚣张,尤文图斯就是“榜样”。去年是尤文图斯备受禁药丑闻困扰的一年,关于尤文图斯球员涉嫌在1991年~1995年集体服用兴奋剂的事件如影随形,不过这似乎并没有对俱乐部造成任何影响。

  再看看那些涉嫌巨星们的嚣张气焰:皮耶罗和巴乔等球员一起患上了失忆症,在听证会上一问三不知;大因扎吉承认自己服用了一些药物,但他根本不认为那些是兴奋剂,而且指出其实当时每个意大利球员都在吃。果然,法庭宣布因为年长日久,证据已被湮没,因此决定终止调查,此案就这样不了了之。
  费迪南德逃避药检遭受处罚得到许多声援,这被视为对禁药的一种挑战。

  费迪南德 公然挑战

  2003年9月23日,身价3000万英镑的曼联后卫费迪南德与另外3名球员接到通知被抽中进行临时尿检,但费迪南德却成了惟一一个训练后没有按时进行尿检的人,当他接到俱乐部官员的电话而匆匆赶回俱乐部时一切都为时已晚。

  之后,费迪南德自然成为众矢之的,但令人惊讶的是,他居然得到了众人的声援,也就是说这种公然挑战在升级。因为费迪南德因此被英格兰队除名,英格兰队的球员居然还要为此罢赛,当然,这只是一场闹剧,他们不会为一个人放弃4年一届的欧洲杯,但这已经足以表明他们的态度。

  随着国际社会越来越关注此事,国际奥委会、国际足联也不断向英足总施加压力,费迪南德终于被罚款5万英镑和禁赛8个月。若费迪南德真的被查出服用了禁药,那么他可能面临2年直至终身的禁赛,现在只处罚了8个月,是不是就告诉那些服用了禁药的运动员大可去模仿费迪南德呢?

  国际足联 杀鸡儆猴

  尽管兴奋剂在足球场上并不会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但在如今越发高强度的比赛中服用兴奋剂还是会破坏比赛的公正性,国际足联也意识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直到国际奥委会威胁要将足球“请出奥运会”,国际足联主席布拉特终于不得不亲自过问,而且强调“有必要终身禁赛”。

  终于,国际足联再次表明了他们反对违禁药物玷污足球的决心,并在之后有了实际行动:两名在刚刚结束的世青赛上药检呈阳性的球员遭到长期禁赛———国际足联终于开始“杀鸡儆猴”了。

  2003年的12月23日,国际足联在苏黎世总部发布通告:德国青年队守门员沃克尔在12月2日与美国队比赛后,药检中大麻代谢物呈阳性,因此,沃克尔被处以7个月的禁赛处罚,还被处以1万瑞士法郎的罚金;国际足联开给埃及后卫阿斯米的罚单更为严厉,他在2003年12月5日与日本队比赛后被查出诺龙呈阳性,因此被判停赛14个月,罚款1.5万瑞士法郎。

  国际足联特别强调,两名球员将被禁止参加各种比赛,包括国内、国际的一切正式比赛和友谊赛,虽然他们保留了两名球员上诉的权利,“在接到正式禁赛通知后的3天之内,他们可以向国际足联仲裁委员会提出上诉”,但实际上由于3天时间过于仓促,上诉成功的可能性变得非常渺茫。布拉特表示,尽管他为两名年轻人感到“失望和难过”,但国际足联在反对禁药上的强硬路线不会有丝毫的改变。英足总近日对费迪南德处以8个月的禁赛,也是对国际足联反禁药决心的呼应。

  然而,这是禁赛能够解决的问题吗?
白雪公主吃了毒苹果,可以得到白马王子的吻,而球员呢?
  吃“毒苹果” 心魔作怪

  因为不知道那是毒苹果,所以善良的白雪公主吃下了它,如果她知道那是毒苹果呢?兴奋剂其实也不是童话里的“毒苹果”,吃下它,你永远不会得到“王子的吻”。

  可以这样说,有关兴奋剂的问题目前已经演变成一场研制新型兴奋剂和反兴奋剂的科技斗争,从这个角度而言,“毒苹果”不再是不能吃的,而是比谁吃得高明,谁吃得没有副作用。只不过,这种层面上的“更高·更快·更强”就与奥林匹克精神的公平竞争精神背道而驰了。因此,兴奋剂的问题并不在于兴奋剂本身,而在于吃的人,在于那些让人吃兴奋剂的人或者东西,或者说,这始终就是人的心魔在作怪。(来源:广州日报)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