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职称不能承受之重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2月01日00:28 人民网

  网友:徐晓

  职称是什么?对教师来说,职称是对实际业务水平和业绩的肯定;实惠点说,职称是工资待遇;规范点说,职称是目前我国教育人力资源配置过程中的主要识别标志。但看了下面这则新闻,却不得不让人对职称的内涵有了怀疑。

  “人民网”1月27日报道,山西省城镇中小学教师评聘高级教师职称有新规,实行新任教师到农村中小学任教服务期制度、城镇中小学教师轮岗支教制度。并且规定,城镇中小学教师评聘高级教师职称时,应有1至2年在农村中小学任教的经历。

  这真是“雪上加霜”的新规。职称评聘本来就殊为不易。为了职称,有的老师老泪纵横;有的动口动手,斯文失尽;更有甚者,上梁下河。我知道职称评聘的艰难与诸多规定。高级教师是学校职称评聘中最难的一关,因为僧多粥少。据了解,高级教师的任职资格标准考评标准有如下一些:思想政治方面,几乎中小学教师职务聘任工作都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其次是学历资历方面要求,一般是本科及以上学历。还有教育教学工作方面;教研科研方面;近年又加上外语、计算机成绩等等。可以这样说,经过以上过五关、斩六将之后,已属硕果仅存。比如一些地方对教研要求是在省市级以上发表过论文,这一关就非常难过。因为刊物有限,教师又有升学压力的影响,就连写作时间都成问题,发表文章就更难上加难。如果仅仅如此,对于那些把职称看得比自己的生命还要重的教师而言,还是可以接受的。因为这些毕竟是与教师业务本行相关的事。但目前又把下乡与否与职称挂上钩来,这就有点匪夷所思了。据了解,实行类似规定的地区不在少数。

  职称是与教师业务密切相关的事,与支教何干?如果此则规定得以实行,推而广之,医生、会计、法官、律师等各行各业与职称评定有关的工作,都可以如此实行,那岂不是天大的笑话吗?农村贫穷,农村教育落后,这是“三农问题”的一个方面。“三农问题”的形成是长期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最主要的是我国长期实行的城乡二元分割的隔离制度。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农村的贫穷是为城市的繁荣过度输血而造成的。党和政府已经认识到“三农问题”的严重性,并已经或正在采取种种措施来扶持农村经济发展,当然包括农村教育。这需要政策与资金的扶持,需要城乡统筹等等,而非硬性支教。

  即使城市教师可以为农村教育做贡献,包括支教下乡等等,但这种行动必须是在教师自愿的基础之上的,有关行政当局没有权利去硬性规定必须支教,那与文革中的强迫下乡劳动有什么两样?更没有权利把衡量教师业务水平的职称考核与下乡支教联系在一起,那更是公权利的滥用。由此带来的后果会是怎样的呢?对于教学科研已上路的城市教师来说,他可能被人为中断一两年或更多的时间而丧失最好的科研时机。信息时代,科研的时效性是非常关键的。所谓“错过此村无好店”!而对于投机的人来说,他可以利用这绝好的机会,只要下乡“镀金”两年,即使业务水平不见长,也可以凭下乡这一硬指标获取职称。

  事实上,这多年来,本来纯乎有关业务的职称,已经承载了太多太多与业务无关或关系不大的内容。比如人际关系,如果你与校长或职评委的关系良好,你评上的可能性比埋头只重教学科研的要相对容易得多。这无疑为一些地方庸俗的人际关系学找到了用武之地。如果你再有个一官半职,也比无官无职的教师要好得多。这样的结果又会是怎样呢?举个例子来讲吧,去年笔者所在地下一年就要把外语作为硬杠子来一票否决了。于是当年出现了当官的评职打堆的可笑现象。又如是否评优评先、是否党员、当过班主任没有等等,不一而足,都可以作为评定职称的依据。至于教学业绩,论文发表与否都不甚重要了。在有的地方,据笔者了解,论文发表在国家级刊物甚至比不上没有发表但在区内交流的,只要区内教研员首肯的比谁都中用。换句话说,只要你与教研员关系好就不成问题。

  话说得有点远了,归结到一条,那就是职称不能承受之重。我们各级职能部门应还职称的本来面目,职称就是职称,是与教师的业务水平息息相关的,是激励教师埋头业务,发奋科研的动力。舍此,是否下过乡,是否党员,是否评过优或先等等都是旁门左道,喧宾夺主。我们应还职称本来面目,让那些没有真本事的人没有投机的可能,这样,职称的含金量才有保障。科教兴国也才有保障。

  :来源:人民网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