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争鸣:再论“将‘教育产业化’进行到底!”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2月03日00:56 人民网

  网友:傅祖洪

  承受编辑厚爱,将我的《争鸣:将“教育产业化”进行到底》挂上了热评栏,到1月25日,已发主贴53条,跟贴13条。同时,徐晓老师的回应文章《“教育产业化”就是“馊”主意》也针锋相对。因为遭受批驳(甚至责骂),这些天来,春节也过得不安心。

  大假将要结束,我还是得熬上半宿重申观点:将“教育产业化”进行到底!

  一、公办教育的种种乱收费

  (一) 本人穷矣

  许多人认为我是富人,错矣!本人一介穷夫,曾在渝东北从事10年乡村小学教师工作,后有幸步入公务员队伍进入县委机关工作,再后来跳槽做了记者,对失学孩子无助的眼神见得太多太多。此外,我的妻子、岳父、妻姐、弟媳也都是乡村教师。

  十余年间,我和我的亲人,曾无数次为贫困儿童垫支过学费(至今还有近千元“颗粒无归”),曾资助过贫困大学生(去年9月因理财失误导致家庭经济困境,资助中断)。

  但渐渐地,我明白,仅靠我辈之力,何能力撑越来越多面临失学之虞的孩童?至今,我的老家还有亲人,每年掏不出五六百元供儿女读小学。问题出在哪里啊?我满腔热爱的父老乡亲们,你们的子女为什么上学难、升学难、读出一名大学生更是难上加难?

  渐渐地,我明白,问题出在办学制度本身!!!

  (二)这费那费

  对于中小学教育,我就像熟悉自己的孩子,深深知道教育管理体制中种种诟病。今天,我作为跳出教育圈子的人,以我的亲身经历,首先狠狠揭一揭中国公办教育的重重诟病(许多诟病也已经成为教育管理中的一种潜规则)。

  从教十余年,收费年年看涨,正式收据单上的这费那费,那项不是经过物价部门审批的?可物价部门是谁的物价部门,教育局要向物价部门弄个审批有何之难?其中很大一部分收费,直接上交镇乡有关部门、县教育局,官员有着不菲的考核奖金、补贴。

  就学校收入部分而言,除了书本费外,还有诸如“电教费”、“水电费”、“住宿费”、“体育活动费”、“实验器材费”、“搭伙燃料费”。此外,“电影费”、“体检费”、“牛奶费”、“校外辅导员讲座费”林林总总。你说哪项费用不是名正言顺,人家电影队、卫生院、奶牛场、校外辅导员也来为学生服了务,他们都得收费呀!其实,个个肚明,当中的折扣不少哇。

  (三)收钱有方

  除了教室没有收取租金外,其余多项公益投资都收了费:电教得掏钱,体育活动得掏钱,住宿得掏钱,实验消耗得掏钱……有的教学设施或系政府投入的,或社会捐助的,或收取前届学生的钱购买的,但如今学生都得掏钱付租。这些收益金都进了谁的腰包?

  更有学校发动教师共同出资入股,购买几十台电脑搞起“电脑教室”,每名学生每期收取“上机费”40-50元,专门由财会掌握收支和利润分配。这本小利大的生意带来滚滚财源让教师们心花怒放,可两三名学生挤一台电脑,他们每期没摸上几次机子,甚至连关机也不会。再说,就这几十台低配置的电脑,把“上机费”收到何年何月止?如果钱永久收下去,这样的投资简直是“零风险+永久暴利”。学校可以多搞一些这样的“既无需政府投入,又能提升教学设施档次”的伟大发明,“让教育早日迈向现代化、国际化”。

  又看看某些教师们,像小贩一样变相兜售资料:推荐学生到某某个体书店购买某种盗版教辅资料,名曰学生自愿,实则为了回扣。对于某些不愿掏钱的学生,教师就按教辅资料讲题、搞作业,没资料书的后来都乖乖买了书。

  (四)谁挣谁花?

  再看看校长们,或应付无休无止的检查、验收小组,或为改建一幢教学楼跑上6个月盖上四五十个公章,或为了与有关部门理顺关系搞公关,或应上级组织、或应某学术团体邀请,年年到各地风景区去考查、学习、赴会。天啊,这些花费不都羊毛出在羊身上吗?

  除了教育局各科室能到各校威风八面外,其他哪家县级相关部门不可以去吃顿“工作餐”?甚至有的部门驱车登门要钱,伸手八万十万如探囊中之物。一位乡村校长朋友坦言,学生的缴费最多只有1/3是用于学生的,其余大多被乱花掉了,一小部分用于教师考核、“福利”。他说,一个小小的四人派出所,每年就要到校收取治安联防费、节日协勤费、报刊资料费上千元,警察们到校检查防盗、防火或者干脆来吃饭、钓鱼,陪吃陪喝陪笑脸就花掉三四千元。哪家菩萨都不敢得罪,各种报刊变相压下来征订,有一所仅1500人的乡镇中心小学,每年报刊费上万元。

  毫不夸张地说,一群衣衫不整的孩子,供养着一个庞大的食利阶层。反过来,如果没有乱收费,作为公益性质的公办学校想要运转下去,也简直难于上青天。

  (五)婊子立牌坊

  今天,以真名真姓说了一大通,点破了诸如官场之上的“潜规则”,可能明天就会遭来暗剑。但不说个透彻明白,网友会明白吗?还有那些教育管理者、工作者,能明白自己处于何位吗?相反,许多教育管理者至今还不明白,自己实为“人民币服务”,却口口声声“为人民教育事业服务”,真是又当婊子又立牌坊!

  本人曾于2003年6月10日在人民网《网友说话》栏目发表的《对农村教育体制改革的建议》一文(笔名傅鸣),望网友读后不再骂声连连,而是思考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二、公办教育诟病重重

  (一)

  教育乱收费是历年来投诉热点。费为什么越收越高?学校为什么能够得逞?被查处的学校为什么凤毛麟角?这些问题为什么一直困绕大众?其实,教育乱收费问题也并非特殊。纷繁的行政审批中,不是也存在乱收费么?那么多顶大盖帽,有几家敢拍胸膛说没有乱罚款乱收费?乱收费是公办教育的一大痼疾,乱收费的病根子就在于我国公办教育的管理体制!

  每一所公办学校都毫无生存之忧,学校用不着考虑求特色谋取生存,更不用着考虑乱收费会吓跑学生。按照划片招生的原则,A区学生要到B区求学,得交不菲的择校费(特权者除外),这比学杂费中的乱收部分高得多。

  (二)

  学校是政府花费纳税人的钱提供的公共产品。但教室、体育场、实验楼、图书室等教学设施本身有其资产属性。校长是这些公共资产的管理者、维护者,而不是所有者。教师却是由人事局、教育局和校长三重管理。尽管聘任制已实行多年,但校长的人事管理权极其有限,不能按需要随意择选能人、辞退庸人,这造成事实上的“铁饭碗”。同时,校长由上级人事部门任命,教师对校长的监督也先天“缺钙”。

  谁能真正地监督校长?

  对于学校这项公共资产,管理者与所有者分离。所有者的代理人(政府官员)对管理者(校长)是自上而下的监管,而不是自下而上的监管,教师不能民主地选举校长、监督校长。以前国有企业的弊端与公办学校的弊端简直雷同。企业的厂长、经理们花起钱来岂肯小家子气,同理,校长们对学校的钱财又岂肯“吝啬”?

  我多年的教学生涯观察所得,学校钱多,校长多花;学校钱少,校长少花;学校无钱,借钱也要花!只恨不能把账户上的存余花光。

  (三)

  对于校长们来说,没钱怎么办事,怎么考核和调动教师积极性?有哇:加价收费、择校费、“捐资助校费”。对于主管部门来说,好哇,我给你批收费项目,你名正言顺地收,但好处别忘了咱有一份。教育主管部门和各级政府既是教育资产的大管家,也是办学游戏规则的制定者,其“政资合一”的身份,焉能杜绝权力寻租?还有那么多相关部门等上层权力机构,又能与学校收费“一干二净”吗?正因为公办学校的公共资产属性,导致“娘的奶子,谁都可以吃一口”,学校这块肥肉,哪路和尚都可以动刀。

  说到底,乱收费、高收费、搭车收费,是上级相关部门与学校多重合力下的“权力寻租”。所以,面对公众滔滔不绝的乱收费举报,那么多部门睁只眼闭只眼。所以,被查处的学校凤毛麟角。

  (四)

  每一个教育局之下,如何管理好几十上百所学校和成千上万的教师,调动他们的教学积极性,这真是一个天大难题。升学率、合格率是千校一面的教育管理考核中最简便、最有效、也最公平的法宝了。所以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凭学生分数的高低决定教师优劣的办法一成不变。几年前,喊得山响的素质教育最终也没有舍弃残酷的年年应试。

  我和妻子从教多年的感受就是,在应试的指挥棒下,教师是校长为了实现攀升、晋职、加薪的工具而已,学生也只是教师的工具而已,其他什么个性的雕琢、人格的塑造、创新力的培养,都是不与利益直接挂钩的枉谈。升学,对于学生来说,更是寒窗苦读、穷尽心血的压倒一切之大事。教师和学生在教学中都难以获得愉悦的感受,教师的师德渐被利欲消磨殆尽,学生的创新精神被新科举耗费。

  (五)

  在教师队伍的评职、加薪、评优、提干等考核激励机制中,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共同掌管着名额的分配、评比规则的制定、对教师的量化考核。这些都为权力寻租预留着空间。跑关系、成绩造假、学历造假、学术造假倒成了教师追求利益最大化的捷径。此风一盛,空守师魂、安于三尺讲台的教师越来越少。逢年过节,教师忙着给主管官员、校长、年级主任、系主任送礼拉关系。一旦利益目标实现,工作积极性立即懈怠,于是“高级职称不教书,教书的不是高级职称”。所以,我们不难理解高考集体舞弊、高校乱办研究生班、论文剽窃成风的背后,到底是什么东西在作祟。教育界道德的集体沦陷,实质是公办教育管理脱节、管理僵化的利益导向造成的。

  (六)

  同为公办教师,按理说是人人是平等的,但自从有了重点学校就不同了。重点校大多在城区,生活条件舒适不说,且期终奖、年终奖能发几千上万元,普通校条件艰苦却只有几百元。为了从普通校调入重点校,有的教师甚至不惜重金开道。一到暑期,有关官员、校长们在酒店、娱乐场所声色犬马,醉喝淫逸,还拿红包。再环顾四周,重要官员的七姐八姨都站在了“城区教育事业的崇高岗位”上。可惜我的那些乡村教师同事们,大概只能“清贫”到退休后进城颐养天年了。

  (七)

  不仅学生是公办教育“政资合一”的受害者而被乱收费,且众教师也是其受害者(那些重点学校的教师奖金可观,当属收益者之列)。众教师领取政府发俸的薪水度日,但政府却可任意挪借、宰扣教师的工资。有一个县,为了筹资支持企业改制安置下岗职工,强迫向全县8000余名教师每人借款1500元。有一个镇,为了硬化水泥公路,强迫教师每人“捐助”400元,以打造“招商引资的形象工程”。此外,每人每年还有十次以上“捐款”。

  在“政资合一”的公办教育体制之下,校长的责权利不分明,“只对上负责,不对下负责”,所以教师和学生的权益屡受侵害。

  三、中国教育是盏不省油的灯

  (一)学校收费“只涨不跌”?

  教育是提高社会生产、生活水平和文明程度的基本途径。因为花1分钱接受教育后,能为社会和个人带来3分钱的“预期收入”(包括社会文明程度提高),所以,没有哪个国家不办教育。

  无论公办、民办,办学的成本是整个社会支付的,所不同的是“付费方式”。我国公办教育是通过“政府征税——经费划拨教育局——再划拨学校”来完成的,民办教育则直接是“民间资本——投入学校”来完成的。

  政府考虑的社会效益,而不会算计1分钱教育投入带来多少资本利润的。

  民办教育则在为社会提供受教育机会的同时,会考虑若干年内收回投资,获取资本利润。即使是“爱心富翁”或社会团体全额捐助的公益性民办学校,也会考虑办学资金的利用率。

  公办教育,只是政府公益性总盘子中的一项。政府的财力始终是有限的,如何既保证国防、疾病控制、公共体育设施、最低生活保障等公益事业的支出,又兼顾教育的投入,是各级政府官员费心的大事。

  面对增加教育投入的呼声,政府也并非不“积极”。教育部长周济介绍,近几年教育投入从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55%,增加到3.41%,“教育经费投入将占到GDP的4%”。(引自网友徐晓一文)

  但问题是,为什么政府投入越来越大,学校收费“仍涨不跌”?为什么乱收费几乎出自公办学校?

  (二)学校官员“站着一走廊”

  窃认为,公办教育耗费的社会成本太高。或者说,1分钱投入,并没带来3分钱的社会效益,而仅产生了2分,甚至1.5分的社会效益。

  同高度计划经济时代的国营企业相似,公办学校只是一个“不管供销的生产车间”。原材料(学生来源)、加工成本(教师薪资、设施投入)都由行政指令,学校不计“生产成本”。尽管僵化的考试制度之下的升学率竞争能为教师带来福利悬殊,特别是决定校长(官员)升迁,但产品质量(学生素质)、产品销售率(升学率、就业率)并不决定学校生死。

  拿一所公办高校来说,招什么样的学生、招多少学生、培育成什么样的学生、学生毕业后是否“适销对路”,皆不属学校可掌控的范围。校方只是对“高考生产线”送来的原料进行加工的机器,包括人事、组织、教学活动、财务收支等诸多微观细节,都由行政部门亲手定夺。

  在这样的一个高度计划性的链条中,成本耗费何其高也!

  在高校,校长、副校长、处长、系主任等行政官员“站着一走廊,坐下几大桌”,1个教师教3个学生,且学校还有行政级别,学校领导可以直接调任各地去当官。没哪国的高校教师,有我国这样多的高校教师忙着升官、评职。同时,学术建设腐败,造假、剽窃、抄袭成风,拼命争取科研项目,圈取科研经费,却不管科研成果的研究成本、实用价值和推广应用。所以,这么多年来,大堆大堆的银子砸进高校,却冒不出几个泡泡。政府投入越来越大,收费越来越高,个中原由就是“效率下降”!

  在中小学,则突出表现为层层加码搭车收费。因为民办学校不能与公办学校处于平等的竞争地位,民办校比重和竞争力都很低,能为成千上万学生提供基础教育的场所“只此一家,别无分店”。

  (三)学校与主管部门“勾搭成奸”?

  对学校本身来说,本应作为不讲求经济效益的公益单位,目前却不顾公众的经济承受能力,极力追求着利益最大化。这并非学校“单相思”的结果,而是学校与掌管各项大权的行政主管部门“勾搭成奸”的共同结果。

  行政垄断会导致乱收费。几年前,供销社或农资供应单位靠行政垄断化肥供应,有人搞来化肥以低价卖给农民却遭受工商部门打击,难道说虚高的化肥定价不相当于乱收费么?高价化肥不也是农资供应单位与主管部门“勾搭成奸”的共同结果吗?

  政府本身视教育为公益事业,并没考虑教育投入的直接经济回报。但校方却挟“教育投入不足”之辞,大呼产业化口号,力捞教育资本的丰厚回报。校方并没思考纳税人投入的大部分教育资本。对所有“进账”的开销,纳税人也根本管不着,任凭校方、主管部门随意花。

  (四)我们上的是“贵族大学”?

  中国教育真是盏不省油的灯。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在校高校生不超过200万人,总量少。那时,高校的官僚主义还并不浓吧,师生比还较低吧,办学效率还较高吧,政府尚能承受全额支付大中专生的费用。但到2002年在校大学生已达1600万人,在高耗低效的“国营牌”教育机器面前,指望像德国一样提供全免费“晚餐”,无异于要让国家财政撑死!

  “上世纪三十年代,中国大学的收费大致为:国立大学每年约22-40银元,师范类甚至不收学费;私立大学每年约45-120元银元不等,中间数约为90银元;贵族化的‘教会大学’每年约160银元。按当时家庭收入来算,国立大学学费占平民百姓家庭生活费的份额大约5%-10%,相当于一个工人一两个月平均工资。而教会大学学费占平民家庭生活费的份额1/3,或者说,教会大学的昂贵学费相当于一个普通工人年工资的2/3。”(此段引自《南方周末》2003年12月4日陈明远《1930年代的大学学费》)

  再援引徐晓的数据:我国2002年城市和农村的人均收入分别为:7703元、2476元。也就是说,城镇居民人均收入的全部只够勉强维持一个大学生一年的学费;而农村则需要3个人的纯收入才供养得起一个大学生。而且必须有一个前提:全家人一年到头不吃不喝。

  由此看来,今天的大学生都是上的70年前的“贵族大学”了。

  (五)高校扩招才是“馊主意”?

  在计划经济时代沿袭至今的管理模式下,搞什么高校扩招,确实是逼着大众拿钱砸水漂的“馊”主意。

  按理说,每年多几十万人接受高等教育,他们的劳动技能、知识水平都有所提高,但他们找工作越来越难,薪水越来越低。据《经济参考报》报道,北京大学课题组对高校毕业生起薪点进行了调查,调查发现,高校毕业生月薪在1000元以下的占40.9%,1001-2000元的占45.5%,2001-3000元的占9.5%,3000元以上的占4.1%,平均月收入为1550.7元。去年是扩招后的第一批大学生毕业,初次就业率只有50%。

  这个残酷的事实告诉我们,教育只能提高人的劳动技能,却并不能提高劳动收入和就业率!因为各种经济活动遭受过度的政府管制,导致中小创业者举步维艰,就业岗位供应不足,劳动力市场严重供过于求。

  这可能是建议高校扩招的汤敏博士没有考虑的深层次弊症。虽然大量的民间资金砸在了大学校园里,在一定程度上拉动了内需,短期内刺激了消费。但大量生产出来的“产品”(毕业生)却“卖”不出去。

  同时,高校扩招导致教师编制和教育经费持继增加,政府对基础教育的“供血”更加不足,整个教育结构失衡。你看看,一边是大量农村中小学生辍学,另一边是满街大学生找工作。

  我不知道,汤博士的“投资拉动消费”是否是头痛医脚的怪方?罪过!

  四、教育民办化≠教育产业化

  (一)民办教育是教育产业化的方式之一

  教育产业化是个“祸国殃民的坏主意”!?

  某市政协委员、中学高级教师徐晓,在其《“教育产业化”就是个“馊”主意》一文中就这样武断地结论。许多支付着高额学费的家长在网上热评中,也视教育产业化如洪水猛兽。

  我在人民网《网友说话》栏目1月20日发表的《将“教育产业化”进行到底》一文,并没将“教育产业化全部等于教育民办化”,但徐强词夺理说“傅给我们开出了拯救教育的良方,那就是教育民办化,教育产业化就是教育民办化”。

  我认为,公办学校管理上存在种种诟病,所以应鼓励民办学校大力发展,以提供更多的教育资源。民办教育如何兼顾求取社会效益与资本效益呢?我说:“想使好的学校越来越多,最好的办法就是鼓励民间接手重点学校开始。”但我并没主张,政府应停止举办教育,所有学校全部由民间接管。

  相反,政府应加大对教育的“买单”力度。但“付帐”的方式应该改变了!

  在传统的教育管理体制之下,无论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幼儿教育,还是高等教育,都已是扶不起、供养不起的阿斗!!

  传统教育管理体制非可不改。教育产业化是变革教育管理体制的途径,而不是目标!!!

  大力发展民办教育,是教育产业化的方式之一。此外,还可以公办民助、公办民管或教育资产股份制、合作制。

  为什么徐晓就单单认为,教育产业化就是全面民办化呢?为什么一些网友错误认为,教育产业化就是把学校全部出卖给“资本家”便完事呢?

  (二)增加教育投入治不了“病根”

  徐晓等网友一味呼吁“政府应加大教育投入”。我国系分级办学,这对于东部发达地区或城市来说,是可行的。但对于仅供糊嘴的西部地区各级财政来说,“增加一个指头的力量也会压死人”。穷财政连保教师吃饭也困难,要加大教育投入,途径就只有靠收费了。

  公办教育果真是“全民公办”的吗?数据表明,许多地方改建教舍的钱,并非来自财政,也是从学生或农民头上收取,然后由教育局划拨的。

  不改革办学制度,仅仅指望政府增加教育投入,通过挤占其他领域的资金来“供养”教育,是医治不了教育的沉疴旧病的!

  (三)教育应在充分公平竞争之下产业化

  作为微观体的学校,不具备独立的生存条件,也不是完全的竞争个体:其所有者是虚无的全体公众,其具体“经营者”却是主管部门任命的校长。校长的财权是残缺的(例如,不能按实际随意决定新建校舍,扩大招生规模),校长的人事权更是残缺的(例如,不能按实际随意辞退庸人或提选配备副校长、教导主任、总务主任等)。

  近年来,企业成功改制解放了生产力。企业私有化,就是将虚无的所有者,变为实际的所有者,实现所有者与经营者的责权利统一。同时,解开市场准入的羁绊,鼓励企业充分地、公平地市场竞争,最终降低产品的社会消耗成本,为社会带来尽量多的福利。所以,企业到底是谁所有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企业到底能给社会带来多少质优价廉的产品。

  不难发现,越是充分竞争、公平竞争的行业,越能给社会带来丰富、优质、价廉的服务和产品,例如百货业、餐饮业、食品生产业、彩电业。

  越是政策保护、行政垄断的行业,带给社会的服务和产品就越价高质劣,例如多年前的汽车制造业、一直遭口诛笔伐的铁路春运涨价、医疗乱收费,还有教育乱收费。

  说到底,行政权力对学校的过度介入,学校缺乏独立的招生、人事、财务、颁证等权利,效率低下,资源浪费。这样的公办教育,对社会、对家庭来说,都是越来越昂贵的“奢侈品”。经济学证明,在资源垄断的情况下,“逐利性”导致价格上涨。

  同时,民办教育缺乏“国民待遇”。民办高校只能办职业教育的歧视,众多民办中小学遭受招生政策的限制,这注定民办教育只是“养子”而非“亲子”。如果在这样不完全市场条件下,推行教育产业化,其昂贵的成本不是要分摊到每个学生头上么?

  教育应该产业化,也必须是在行政权力消退之后的完全市场条件之下的产业化,是在取消“养子”、“亲子”身份区别之后的产业化。否则,行政干预之下的“教育产业化”不仅不能带来更丰富的教育产品,反而更加成为权力寻租的舞台。

  (四)垄断导致高成本

  再拿一个事实来说。为什么美国越打仗越富有,而前苏联越办军事越穷?原因在于,美国人把军工作为产业经营,连军工企业也可以是追求利润的民营企业,所以越来越多的先进、价低的武器和后勤物资装备到部队。同时,大量科研产品军转民用,带来滚滚社会收益。而前苏联,却将军事投入和产出搞成“两张皮”,军工厂只管生产,不计成本和民用推广,政府既花钱让军队,又花钱供养垄断性质的军工企业。美国人的聪明就在于,让军工企业充分竞争,降低了装备采购成本。

  而我国办学,就像苏联办军事,花了大量的钱,换来的是“垄断性企业生产的昂贵产品”。

  当然,无可否认,政府可以迅速集中资金建立大批学校,在短时期内构建一个基础教育体系。但是,政府在学校管理方面不具备优势。在垄断性国企里出现的“病灶”,在公办教育中都能找到,且较前者更深。

  (五)学校竞争将使大众受益

  市场经济告诉我们,如果资源稀缺,会导致价格上涨。但目前学校并非稀缺,许多基层学校“还没吃饱”。目前,稀缺的是优质教育资源(如公办的重点学校、民办的贵族学校),但却只能为极少数学生服务,且收费不菲的费用。优质的教育资源只能为极少数服务,这对大多数人来说,公平吗?

  发展民办教育是激活教育市场的好手段之一。要“制造”更多的优质教育资源,允许公平竞争是唯一可行手段。政府不能以教育产业化为幌子,变卖教育资产挪作他用。而是应将公转民后教育资本金用于其他薄弱学校。

  要允许好学校做大,也要准许劣质公办、民办学校被市场淘汰。同时,更要力保边远山区孩子有学可上。因为鼓励民间资本进军教育领域,并非取消政府对教育投入。相反,应规定教育投入的刚性支出。利用对学生发放“教育券”等方式,直接“被贴”学生,特别是贫困学生。要保障每名学生完成基础教育。这是政府义不容辞的特定责任!

  (六)民办学校果真是“食人虎”?

  自古以来,许多民间公益性事业,都是本着自愿的原则,富人多出钱,穷人少出钱或不出钱。例如,民间筹资修建道路、桥梁、渡口、宗祠等等。

  但由于种种原因,如今富人对社会的道义感弱化,许多公益事业一经拍板,就逼着富人、穷人掏相同的腰包。许多乡镇办学、修筑公路、架设通信光纤等等,穷人都要拿足“定额”,但许多宽裕者却并不愿多出钱。

  我的岳父解放前在一镇上读私立小学。学费是每年3担(每担75公斤,按现价计算约合225元)稻谷,但岳父家贫,每年只缴两担稻谷,一直读完了小学。但有的富户,却每年自愿缴纳10担以上。也有品学兼优的贫困学生,校方一粒不收。由此看来,私立学校在自身能够运转的情况下,也并非没有公益精神。

  当今,中国公众对教育捐助相当冷漠。一方面是政府垄断办学,让公众认为“教育仅是政府干的事”。更主要的是教育乱收费,导致学校腐败、不廉洁的社会形象。谁愿意把银子捐给一个不讲效益、乱花钱、吃肉不吐骨头的“榨油机”?

  此外,越来越多的受助学生“背弃”捐助人的行为见诸报端,令许多直接捐助学生的志愿者“寒心”。在重庆,一位捐助了几名大学的老工人,病重之际想见一面受助大学生,但受助者担心在同学面前暴露“穷人身份”而拒绝前往。还有一些受助者,毫无感激社会之心,认为“富人之财来之不义,捐给自己实属应该,受之无愧”,

  而在美国,公众乐于捐助教育。在国外,“许多名牌大学都是私立的,靠捐款运转,像哈佛、哥伦比亚、普林斯顿等名校,每年预算的绝大部分都来自各界捐款”。(引自《党员文摘》2003年7期)

  (七)将“教育产业化”进行到底!

  在公办教育成本高昂的情况下,我们已把教育办到了今天的规模,实属不易。我们应相信,改革办学体制,改革对学校的“供养”为对学生(特别是贫困学生)的直接“补贴”,将提高办学效率,提高学校办学质量和竞争力,并从根本上降低公民“购买”教育的成本。

  而学校民办化只是其途径之一。无论公办、公办民助、公办民管、公私合办,都应做到“出资人”和“经营者”的责权利分明,都应坚持决策权、监督权相分离。

  浙江大学民办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吴华认为,“如果政府不再直接用行政手段办教育,可以从行政成本中释放出至少10%的投入。”

  开弓没有回头箭。教育产业化是改革中国教育弊症的途径和手段,而不是目标。目标是“节能降耗”,产生更多的质优价廉的教育资源,惠及更多的民众。

  相关文章:来源:人民网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