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访京华四老(名人近况)(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2月03日12:04 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张昌华
张中行近影
  新年伊始,我叩访了京华文艺界四老。若照国人寿考之说,逢九进十,这四位都是百龄老人了。现以他们的齿德为序将近况录于兹,以飨读者。

  张中行

  拜访张中行先生这是第一次,目的是组稿。离宁前我对张老的小女儿张彩说,希望见面时间能放在7日。可张彩说7日有人来,约定8日。后始知7日是张老95华诞,家人独自庆贺,不向外人道也。

  张中行独居,寓所是老式设计,三室无厅。门前一小块空间置放一张小饭桌,狭窄的过道里立着书架。室内静得出奇,迎面墙上老挂钟的咯嗒咯嗒声,声声入耳。更令我惊讶的是家中的摆设、物什都是旧物,一副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的水平,地道的一介布衣。张中行的日常起居有小阿姨陪伴,不过女儿们都很孝顺,轮值,每天都有一位在侧,侍奉左右。接待我们的是张中行的大女儿张文女士。书稿事宜张中行已无力与我们商讨,由张文代洽,通过沟通,很快达成共识。一个多小时过去了,时针已指向5时。张文深表歉意说老人嗜睡尚未起床,问我们还想不想见一见。我们当然想见。张文第二次从中行先生的卧室出来,即示我们入内。

  张中行刚刚醒来,见我们来了,点首致意。此前我已给他写过信并通了电话,他不感意外。

  室内简朴得令人咋舌。他一直坐在床上,床上都是陈年花花绿绿的旧被。我们奉上随身带来的出版物,老人饶有兴趣地翻阅,字小看不清,就借用放大镜。

  我细细打量:老人的腰板样子还硬实,头发全白,较胖,本就较小的眼晴显得更小了,嘴也有点瘪了。张文对我们说,老人上午要吸一个多小时的氧气,午觉时间长,也不大活动,基本谢绝访客。我们与老人合影后,又参观了他的书房。书卷气袭人,室内案几上陈着文房四宝,只是较嫌杂乱。张文谦称书房像“仓库”。我说“典藏的都是文物”。书橱内列着古玩,以石头居多。当我们告辞时,老人双手抱拱揖送。一句话也没说。我是一周前在电话中听他说过“欢迎你们来”。

  季羡林称张中行是高人、超人。我觉得他还是位善人。有几位年轻朋友为评职称方便,为他编书。其实,书中的文章都是由他自己圈定的。他谦虚,不好为人师,却喜为人作嫁。我们呈上初拟的出版合同时,老人阅后对所陈条款“无异议”,但他不签,示意让女儿转达,希望先列出选目,他认可后才愿意签。他的意思是出书既不能委屈作者,又不能亏待读者,应该为社会提供一个有特色的选本。

  ———切忌空谈,务实为要,是他们那一代老人固守的职业道德。

  季羡林

  10日上午我们应约到解放军总医院拜访季羡林先生。但见到的只是追随季羡林50年的老秘书、时年七十有六的李玉洁女士。我曾做过《季羡林自传》的责编,因此与李玉洁也有过从,对书稿出版事宜很快达成共识。

  见不到季先生,我请李玉洁介绍季老的近况。她说,季老的身体状况不错,他恪守自创的养生之道“三不主义”:不锻炼、不挑食、不嘀咕(不为自己的健康“嘀咕”、发愁)。每日坚持工作5小时,常翻阅4种报刊:《光明日报》、《参考消息》、《中国日报》(英文)和民间刊物《开卷》。季老的眼睛做过手术,视力还好。有时自己阅读,有时由她代读。由于年寿太高,需赶做的事情太多,也担心病菌的感染,谢绝访客。李玉洁说季老是惜时如金的人,若他某日接待访客用了一小时,他必定在当日休息时间里硬挤出一小时将其补回。恪守一日5小时笔耕的原则。本来与我同行的汪先生很想见季老一面,听李玉洁如此说,我们再也不好意思启口求见,更不忍心打扰季先生的清静了。季羡林已九十有三,在苍茫的暮色中赶路,正步趋期颐之年呐!

  李玉洁说,为了先生的健康和休息,近年来她不得不做“恶人”,挡驾慕名而来的芸芸访客。而季先生是位“慈善家”,常常弄得她挺尴尬。她说有一些无要事访客求见,她挡驾拦住告知客人季先生“不在家”或曰“在休息”。客人欲离去,季先生却从另一道门中见到,他不顾“清规戒律”,向来者招手:“XXX,我在这儿呢!”

  ———无论做人或作文,他们那一辈老知识分子是须我们仰视的。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04年02月03日 第八版)
季羡林先生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