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江苏利用外资调查:投资规模年增11.7%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2月03日14:47 人民网

  序言

  地处东部沿海地区的江苏,是我国对外开放较早、开放程度较高的省份之一,至2002年末,全省历年累计批准外商投资企业5.01万家,合同外资1203.1亿美元,外商实际投资618.5亿美元,分别占全国总数的11.8%、14.5%和13.8%。在各省市中,江苏利用外资总体规模仅次于广东,高于上海,排列第二位。随着外资规模的扩大,外商投资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也日益显现出来,成为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入世后,我国利用外资出现了一些新的动向,投资规模迅速扩大,投资领域进一步拓宽。本文旨在通过对江苏引进外资的研究,探讨进一步积极有效地利用外资、以加快“两个率先”、推动全省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对策思路。

  现状篇:外商投资规模年增11.7

  %表中数据显示,由于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九五”前期新批外商投资企业数和合同外资逐年下降,1998、1999年形成低谷,此后三年又逐年恢复性增长。2001年新批合同外资已经超过历史最高的1995年,达150.95亿美元,2002年再创新高,达196.73亿美元。七年间,新批外商投资企业平均每年增长5.2%,合同外资金额年均增长6.1%,外商实际投资年均增长11.7%。其中“十五”前两年,三项指标平均每年分别增长48.1%、36.2%和27.0%。

  外商独资企业占七成

  从投资方式来看,1997年以前,外商在江苏的投资是以中外合资经营方式为主的,此后则逐步转向以外商独资经营方式为主。自1998年外商独资企业的合同外资开始超过中外合资企业,当年合同外资达44.11亿美元,超出中外合资企业近20亿美元;自1999年外商独资企业的外商实际投资开始超过中外合资企业,当年外商实际投资29.5亿美元,超出中外合资企业0.9亿美元。七年间,外商独资企业的新批企业数、合同外资、外商实际投资平均以21.6%、16.2%和30.0%的速度增长,比重则由1995年的23.8%、43.7%、24.7%提高到2002年的65.4%、82.5%和71.5%;而中外合资企业的这三个指标平均每年则分别下降5.7%、10.3%和3.4%,比重由1995年的69.7%、51.1%、69.5%降至2002年的32.2%、15.8%和25.2%。

  一、三产业成投资新宠

  从外资投向看,外商在江苏投资的行业布局仍以第二产业尤其是制造业为主。2002年,第二产业新批外商投资企业4951家,合同外资171.55亿美元,与1995年相比,分别增长40.1%和48.5%,占全省的比重由87.1%、89.1%降至85.3%、87.2%。其中: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的新批企业数和合同外资分别增长1.68倍、2.63倍;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的新批企业数和合同外资分别增长55.2%、1.08倍。第一产业新批外商投资企业132家,合同外资2.14亿美元,分别比1995年增长1.24倍和1.67倍,比重由1995年的1.5%、0.6%上升到2.3%和1.1%。第三产业新批外商投资企业718家,合同外资23.03亿美元,分别比1995年增长55.1%和72.5%,比重则由11.4%、10.3%提高到12.4%、11.7%。

  截至2002年底,全省第一产业历年累计新批外商投资企业823家,合同外资13.69亿美元,外商实际投资3.26亿美元,分别占全省总数的1.6%、1.1%和0.5%;第二产业历年累计新批外商投资企业42154家,合同外资1019.86亿美元,外商实际投资544.9亿美元,分别占84.1%、84.8%和88.1%;第三产业历年累计新批外商投资企业7150家,合同外资169.52亿美元,外商实际投资70.35亿美元,分别占14.3%、14.1%和11.4%。

  外资来源以亚洲为主

  2002年全省外商实际投资中,亚洲地区57.01亿美元,占全省总数的55.0%,与1995年相比,比重降低22.7个百分点,平均每年增长6.3%。其中:香港特区21.39亿美元,平均每年增长3.9%;台商11.26亿美元,年均增长12.6%;日本9.68亿美元,年均增长6.1%;新加坡7.98亿美元,年均增长4.8%;韩国3.57亿美元,年均增长11.3%;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增长较快,平均每年分别增长30.8%和25.3%;拉丁美洲19.17亿美元,占全省总数的18.5%,年均增长43.3%;欧洲10.8亿美元,占10.4%,年均增长14.7%;北美洲8.94亿美元,占8.6%,年均增长11.8%,其中美国7.13亿美元,占6.9%,年均增长10.1%;大洋洲5.36亿美元,非洲2.09亿美元,分别占5.2%、2.0%,年均增长35.5%和1.24倍。

  外资投向苏州占据半壁江山

  2002年,苏南地区新批外商投资企业4568家,合同外资173.99亿美元,外商实际投资91.16亿美元,与1995年相比,分别增长81.9%、67.7%和1.27倍,占全省的比重分别由61.9%、80.0%、84.0%提高到78.7%、88.4%、87.9%。其中苏州新批外商投资企业2465家,合同外资100.67亿美元,外商实际投资48.12亿美元,分别占全省总数的42.5%、51.2%和46.4%,分别比1995年增长1.75倍、78.5%和1.07倍。苏北地区新批外商投资企业498家,合同外资10.04亿美元,外商实际投资5.76亿美元,与1995年相比,新批企业数下降33.2%,而合同外资和外商实际投资则分别增长69.1%、1.09倍。苏中地区新批外商投资企业735家,合同外资12.7亿美元,分别比1995年下降4.9%、33.5%,外商实际投资6.74亿美元,增长44.6%,增速比苏南低82.5个百分点,比苏北低54.4个百分点。

  问题篇:引进外资成功率偏低

  江苏利用外资整体水平仍有差距。一是与广东、上海等沿海兄弟省市相比,江苏引进外资的成功率不高。截至2002年底,江苏历年累计外商实际投资占合同外资的51.4%,这一比例低于上海63.8%、广东 62.4% 、海南 58.4% 、福建 57.7% 、天津 54.8% 和山东54.4%,也比全国平均水平低2.7个百分点,表明江苏引进外资的成功率或有效性不高。二是江苏引进的外资项目以劳动密集型的中小企业为主。2002年底,全省历年累计新批外商投资企业中,总投资1000万美元以上的4861个,仅占9.7%。

  地区分布极不平衡

  外资投向地区分布差距扩大。近两年来,苏南地区合同外资和外商实际投资集中了全省总数的近九成,比苏中和苏北的总和分别高出7.09倍和6.16倍。南北利用外资呈现出扩大之势,2001年,苏南、苏中和苏北外商实际投资之比为12.5∶0.8∶1,而到2002年扩大至15.7∶1.2∶1。外资流入的空间分布差异及变动对区域经济发展产生了较大影响,成为江苏南北经济差距扩大的一个重要原因。苏南地区外商实际投资相当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国内生产总值的31.6%和12.1%,苏中分别为8.3%和2.8%,苏北仅有4.8%和2.0%。外资在地区分布上的差异与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是相辅相成的,开放程度高的地区,经济发展快,而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引进外资就多。苏南地区区位条件、基础设施和经济技术基础较好,并得改革开放之先利,抓住开发浦东和国际资本向长江三角洲加速转移的机遇,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招商引资取得惊人业绩。继苏州成为“台资高地”之后,无锡又成为“日资高地”,整个苏南正成为跨国公司投资的热点地区。相比之下,苏中、苏北地区的思想观念、经济基础、内部环境等方面都存在一定差距,导致引进外资偏弱,与苏南的落差较大。以开发区集聚外资为例,江北开发区建设较为落后,集聚效应不够强。2002年,苏南地区开发区实际利用外资、GDP、工业增加值占其区域总量的66.4%、25.1%和35.8%,均大大高于苏中和苏北。

  关键技术严重依赖国外

  江苏外资企业关键技术主要依靠国外的状况较为严重。外商投资的高新技术行业,出于加强全球竞争力的战略考虑,跨国公司不愿向相同的产业“外溢”技术,中方无缘接触到技术的内核,使不少企业未能通过合资方式吸收和消化先进技术,自主研制开发能力不强,遏制了产业技术进步和实现技术超越的潜力。特别是高新技术产品如通讯设备、计算机和办公设备,由于缺少自己的核心技术,盈利能力受到限制和挤压。即使是一些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中、高技术产品,也大都属于低端产品,在质量、性能、外观设计等方面无法与发达国家相提并论,对中方来说仅增加了一定的税收,解决了部分劳动力就业。

  对策篇:以沿江开发促外资集聚

  实施新一轮沿江开发开放战略,是省委、省政府立足经济全球化的背景出台的一个重要举措,旨在依靠长江沿岸资源优势和较强的制造业优势,构筑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新平台,实现开放型经济新突破,使苏中加快融入苏南经济板块,并由此辐射和带动苏北经济腹地的起飞。

  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前提是,要在沿江地区进行资源的重新整合,形成吸引外资的集聚效应,促进该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为此,应完善有关沿江地区招商引资的政策措施,主要内容有:加大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积极引导外资投向装备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创汇农业、资源开发和国有企业改组改造等;借梯登高,瞄准国际上知名的大公司、大财团,把招商引资重点放在引进关联度大、产业链长的战略性投资项目,在沿江地区形成特色冶金、粮油仓储、修造船业、能源工业、重化工业、旅游业等临江产业群,逐步建成在全国乃至世界的制造业基地;加强计算机、通信、电子等高新技术产品的开发研究能力,将引进技术、促进技术创新机制的建立作为利用外资的主要目的,发展出自己独立自主的研究与开发体系,以高科技含量的产业和产品推进产业高度化,全面提升制造业的竞争能力。

  开放服务业吸引新外资

  根据经济发展的需要和我国加入WTO做出的承诺,要继续扩大对外开放领域,特别是进一步扩大金融、保险、教育、科研、医疗、体育、电信、外贸、内贸、旅游及会计、法律服务等服务行业开放的数量和范围,以提高江苏经济的产业层次。近年来,江苏服务业利用外资已取得新进展,但所占份额偏小,这不利于从整体上提高利用外资整体水平。建议制定相关政策,完善相应制度,健全市场机制,规范市场竞争,改善投资环境,进一步加大服务业利用外资力度,努力实现服务业吸引外资的跨越式发展。

  开拓引资途径 优化外资结构

  为防范金融风险和有效地发展生产力,今后仍将坚持以吸收外商直接投资为主的利用外资政策。但应当注意到,引资制度与方式的多样化已成为发展中国家从国际资本市场分享更多份额的重要手段,跨国购并、股权转让现已逐步成为国际直接投资的重要方式。

  江苏在吸引多元化外商投资方面尚有欠缺,应适应世界范围的资本证券化潮流,有必要在“积极开放、有效管理”的原则下,吸引国际证券投资。利用金融创新手段,提高资本市场的国外资本吸纳能力,为外资参与国内企业的跨国兼并、重组提供良好制度环境。继续扩大利用外国政府贷款和国际金融组织贷款的规模,用好银团贷款、融资租赁、出口信贷等国际商业贷款。即便是在直接投资的范围内,除了传统的独资、合资、合作等投资方式外,也应积极探索采用扩大合作开发、组建中外股份公司、实行BOT等投资模式来扩大利用外资的规模。

  细分引资导向 鼓励投资苏北

  苏北地区经济发展与苏南的差距,从某种程度上讲,主要体现在开放水平和开放程度上的差距,而在具体效果上就是利用外资的差距。为了加快苏北大发展,进而实现区域共同发展,苏北应将积极吸引外商投资作为发展经济的一项关键措施。为此,应制定更加有效的政策,进一步放宽投资领域,降低投资门槛,不断改善投资软环境和产业配套条件,提高服务水平,为外商投资提供更多的发展空间和商机,促进外商投资逐步由南向北挺进。在政策导向上,苏南地区应将信息电子、生化制药等高新技术产业作为吸收外商投资的重点领域,而在苏北地区应开展多层次、多渠道和多形式的招商引资活动,解决好外商股权限制、投资方式限制、资金来源限制等几方面的局限,特别要充分发挥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自然资源丰富的优势,着力引进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加工型外资项目,力争在吸引外资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人民网南京2月3日电)

  (苏省统 辛文焕)来源:人民网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