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胭脂痣·明月光——看《张爱玲画话》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2月04日12:28 青年参考

  在书店里,在《张爱玲画话》前停了一下。有点犹豫。张爱玲被说得太多了,还有谁能让人这样说上几年也不厌倦呢?这本书的封面是净白的底色,右上方斜斜下来3个红字:张爱玲。我无端又想起她关于红玫瑰与白玫瑰的著名议论来:娶了红玫瑰,白玫瑰就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红玫瑰就是心头的一颗胭脂痣。

  对挂念着张爱玲的人来说,她是两者合一的,有说不出的繁华、艳丽,又有说不出的透彻、冷淡。

  《张爱玲画话》里收齐了能找到的张爱玲的画作:小说插图、信笔涂抹、封面设计等。她总是画人,常常一幅画里空荡荡的什么背景也无,就是一张人脸、一个人像。可是,她画了一个人出来,倒又像是不用说背景了。什么样的时候,什么样的地方,才能有这样一个人,那是豁朗的。再进一层说,不论什么样的时候,什么样的地方,总会有这样的人。有一句旧话说: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张爱玲是再懂世事、再懂人情不过的。你看她画的一幅小画,中间有3个人:一个是“香港女学生细瘦跳荡”,一个是“上海女学生白胖热闹”,还有一个是“交际场中的太太,浇得人头满脸的活泼”。画和文字一样,准确到尖刻,里头有一种作者的观察力、理解力的敏捷的快乐。

  几年没有重看张爱玲的小说了,翻看着她画的小说人物,恍恍惚惚的,倒像是前尘往事。聂传庆、许小寒、冯碧落、言子夜,画得真贴切,想着就是如此。白流苏、曹七巧呢,倒觉得有点生分。白流苏有一点造作,曹七巧看着太普通——可能是小说的人物丰富、变化,不是一幅插画、一种表情能让人满足的。但她的人物,真是在心里早已想好、画好,细节历历写出来的。

  着这些画,茫然地想回去,忽然间觉得张爱玲的苦。都说她下笔刻薄,可她真不像钱钟书那样的刻薄,她是有“哀矜”的。在这一点上,倒跟鲁迅相通。“他们有什么不好我都能够原谅,有时候还有喜爱,就因为他们存在,他们是真的。”可她的生活,一直都不“真”,“心如明镜台”,照得见万象人心,她还是与这个世道隔着。她走不过来,别人也走不过去。她歌颂蹦蹦戏花旦这样的“地母”式的女人,因为那与她是两端。她对这个世界太自觉,对自己也太自觉,一点混沌也没有。于是,初始的一点热闹消散后,连描摹的热情也失去。她的问题在哪里呢?她就只是一个人,她守着她自己的一生像是两世。《对照记》里说:“然后时间加速,越来越快,越来越快,繁弦急管转入急管哀弦,急景凋年倒已经遥遥在望。一连串的蒙太奇,下接淡出。”然后,有无数人怀念她、效仿她,她的文字被一重重地反刍,学她的人再也达不到她那样的程度——学来的像是艳质,而她有艳骨。

  这本《张爱玲画话》里,对着画写文字的止庵与万燕的文字,是平淡自然的路子,并没有喧宾夺主的意思,倒像是对着同好在说自己的体会、忆念。写这本书的人和读这本书的人,像是“白头宫女在,闲话说玄宗”。不贴切,可又觉得就是这样的意思。

  (《张爱玲画话》,止庵、万燕著,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10月第一版。)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