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新生牛的杀手——犊牛下痢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2月04日15:00 大众网-农村大众

  犊牛下痢是小牛死亡的常见病之一,是一种临床综合征,而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其原因很复杂,由于原因的不同,在临床上分为中毒性下痢和单纯性下痢。中毒性下痢是由细菌、病毒和寄生虫感染而引起的,特别是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危害最大,近几年也有由于轮状病毒和冠状病毒感染而群发的报告。单纯性下痢大部分是由于母牛营养不良,犊牛饲养管理不当,犊牛组织器官发育不健全而引起的。发病以1月龄以内的为最多,致命的腹泻多发生在出生后的头两个星期,主要是初乳喂量不足、饲养员不固定、饲养环境突变、牛舍阴暗潮湿、阳光不足、通风不良、外界环境的改变(如气温骤变、寒冷、阴雨潮湿、运动场泥泞等),都可使犊牛抵抗力降低,成为发病诱因。生产实践中往往是由于饲养管理不当而使犊牛更易患中毒性下痢。大肠杆菌是引起新生犊牛下痢的主要病源菌。

  一、临床病状

  下痢是指粪便含有过量的水分,通常是正常小牛的5倍~10倍,粪便有异味,颜色呈黄色或白色。生后1周龄以内的犊牛出现下痢时,突然发病,排出白色水样下痢,大多经2天~3天即死亡。一般认为主要是由于大肠杆菌所引起,生后10日龄以内的犊牛症状较轻,多呈慢性经过。病初粪便呈水样,食欲减退或废绝,病情进一步发展出现鼻黏膜干燥,皮肤弹力下降、眼球凹陷等脱水症状。不久体温降低呈虚脱状态,并发肺炎等呼吸道疾病而死亡。一般认为犊牛的中毒性下痢90%以上是与大肠杆菌有关系的,其他大都是几种病毒混合感染。沙门氏杆菌引起的下痢,多见于生后2周龄~3周龄的犊牛,其传染力极强,死亡率也高。其特征是突然发病、精神沉郁、食欲废绝,体温升高至40℃左右。排混有黏液和血液的下痢便,也有的引起脑炎出现神经症状,由于严重的脱水和衰弱,经过5天~6天而死亡。

  二、致病因素

  下列一种或多种因素存在时,犊牛下痢发生率增高。

  1、犊牛自身免疫力低,原因是犊牛初乳饲喂时间过迟或喂量过低,使犊牛自身免疫力先天不足。2、犊牛舍传染性微生物过高,如犊牛栏没有空放时间,没有彻底消毒,畜舍卫生条件差,通风不良等因素,造成致病菌感染。3、饲养管理不当、营养性或感冒等引起免疫力下降。4、各种应激如难产、长途运输、改变环境等。

  三、预防

  对危险因素的及早察觉有助于腹泻的早期预防和诊断。如能早期诊断并能配合防治措施,犊牛临床型腹泻和死亡率会急剧下降。

  1、早期发现。

  通常小牛食欲很好,小牛生病的第一症兆可以在饲喂时察觉到,如果小牛食欲差或无饥饿感,就意味着有毛病,如并发下列症状可能会发生腹泻,口鼻干燥,鼻孔流浓涕,粪便干硬,体温升高(肛温高于39 ℃)。若发现小牛食欲差并出现上述任一征状,应减少牛奶喂量,喂补液盐加温水,并找兽医早期治疗。

  2、管理措施。

  良好的管理措施和消除致病的危险因素是降低犊牛腹泻的最好办法,在生产实践中应注意以下诸因素。

  (1)犊牛出生1小时内必须喂初乳,初乳量可稍大,连喂3天~5天以便获得免疫抗体;(2)坚持“四定”、“四看”、“二严”。四定:定温、时、量、饲养员;四看:食欲、精神、粪便、天气变化;二严:严格消毒、严禁饲喂变质牛奶;(3)要保持犊牛舍清洁、通风、干燥、牛床、牛栏、运动场应定期用2%火碱水冲刷,褥草应勤换,冬季要做好防寒保暖工作。(4)新生犊牛最好圈养在单独畜栏内,在放入新生犊牛前犊牛栏必须消毒并空放三周,防止病菌交叉感染。应将下痢小牛与健康犊牛完全隔离。

  四、治疗

  对发病的犊牛要立即隔离进行治疗,加强护理。治疗原则:治胃整肠、促进消化、消炎解毒,防止脱水。

  1、对下痢脱水牛,葡萄糖生理盐水1 000毫升,25%葡萄糖液250毫升四环素75万IU,1次静注。2、对中毒性消化不良牛,5%碳酸氢钠液100毫升,25%葡萄糖液200毫升,生理盐水600毫升,1次静注,每日1次~2次,连续2天~3天。3、伴有肺炎牛,氨苄青霉素80万IU,安痛定注射液10毫升,1次肌注,每日2次,磺胺脒、碳酸氢钠各5.0克,灌服。4、下痢带血牛,氯霉素注射液10毫升,肌注每日2次,磺胺脒和碳酸氢钠各4克灌服。维生素K34毫升肌注每日2次。5、犊牛下痢时,要减少或停止喂饲牛奶,应经口内服电解质液(GGES)。

  贾兰萍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