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制造”欲摆脱掣肘追赶中国(经济透视)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2月05日01:58 人民网-华南新闻 |
王建刚 制造业是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对于同为人口大国的中国、印度和巴西,以本国制造的产品划分世界市场份额,于自身经济增长至关重要。“中国制造”的对手们,无不希望在未来的全球市场上能看到众多贴着自己生产标签的产品 3年前,一位美籍印度裔经济学家在考察中印之后叹息:“中国人会把我们踩在脚下。”去年秋天,印度最大商业银行的董事长则指出,目前“印度制造业在某些方面优势明显,已具备挑战中国的基础”。 新年伊始,笔者在印度首都新德里一家电脑商店里发现,从电脑主机板、机箱、电源到名目繁多的外设产品均有“中国制造”的字样。店主说,他商店里的货百分之七八十都来自中国,因为中国的电子产品价格低廉、设计巧妙。他所在的“尼赫鲁公园电脑城”不少商家都十分青睐中国的电子产品。在老德里繁华的购物区———康诺特广场,同档次的电饭煲产品中,“中国制造”比印度和其他国家制造的要便宜几倍甚至更多。雄心勃勃的印度制造业怎么了? 企业冗员难以裁除 印度不少学者指出,印度的相对优势在于它的大量廉价劳动力,但是,保守的劳工法限制了这种优势的发挥,结果是迫使投资者“扬短避长”,转向资本密集型产业发展。 典型的印度企业一般都有17%的冗员。因为根据1947年颁布的产业纠纷法案,凡百人以上的制造业企业在没得到当地政府批准前,不准像小制造业主和服务业企业那样,自主解雇工人。长此以往,大量冗员沉淀下来。这导致印度制造业队伍良莠不齐、人浮于事、整体素质偏低、效率低下。 据了解,在聘用和解雇职员的限制规定方面,印度在全球竞争力报告所列举的75个国家中排在第73位。面对这种情况,许多跨国公司绕开印度,直奔用工制度相对灵活的中国。经济学家指出,如果印度真希望与中国争夺全球制造业市场,就必须修改这个影响制造业发展的法案。 合同工待遇受关注 印度经济近年保持健康发展态势,富裕起来的人们开始大量购买摩托车、彩电、空调等大宗消费品,这给制造业提供了大量机会。但实际上,印度百人规模以上的制造企业自1993年以来只增加了2.5万个全日制职位,而在另一方面,每年印度有1000多万新人加入劳动大军———相比而言,印度的技术服务类企业从2000年开始已经雇用了30万人,另外40万人将在今后3年中陆续加入这个行业。印度的小企业,如小木匠铺或遍布城市各角落的杂货店,这些年则雇用了2500万新人。 面对这种现状,印度一些实力雄厚的大型制造企业只能依靠自动化以及雇用合同工人的办法增加生产。但这种做法并不能一劳永逸,反而产生了一些新的问题。由于一些合同工不能像正式工一样享受各种福利待遇,他们在用工合同解除后往往感到前途渺茫,常常做出一些轻生举动。2003年10月,两名被印度著名的塔塔电力公司解除合同的工人在该公司孟买总部门前自焚,引起很大轰动。 市场化步伐落后中国 过滥的罢工是对印度制造业产生严重打击的又一重要因素。印度一些工会组织常常因资方不能满足他们提出的要求而举行罢工,从而导致经常性的停工停产,给企业造成巨大损失。许多准备在印度东部大城市加尔各答市干一番事业的外国大公司,由于经不起当地工会无休止的罢工所造成的损失而被迫关闭工厂,结果造成了大批工人失业,给社会造成新的不稳定因素。 另外,尽管印度自1991年开始的市场化、全球化改革取得不小的成效,但由于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和能源短缺等难以改善,以及沉重的税赋也使印度制造业短时间内难以形成同中国制造业竞争的态势。 权威的印度工业联合会认为,中国的制造业优于印度。该联合会与印度麦肯锡咨询公司合作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中国制造业在过去10年里一直领先印度,中国人均制造业国内生产总值为1322美元,印度为381美元,中国制造业吸收外国直接投资达1870亿美元,而印度仅80亿美元。 发力改革提升竞争力 印度工业联合会的一项调查,总结了中国经济成功的几个关键因素,并据此提出印度应该修改劳工法、改革电力部门、降低税率、减少进口关税、取消对小工业的保留项目等建议,特别提出要加快对制造业的改革。专家认为,如果印度决策人士能够看到不足,挖掘潜力,加快改革,在制造业方面就有可能提高与中国竞争的能力。 实际上,经过改革后的印度制造业已经取得了显著成就:通过吸收新技术、以出口市场为重点并获得大量原厂委托加工制造合同,印度制造商的数量在相应地增加,并且在全球许多领域都具有竞争力,包括汽车及零部件、化学品、药品等一系列工程及资本货物领域。印度经济再也不是人们普遍以为的那种仅仅依靠信息技术服务、后勤事务及外聘来驱动增长的经济了。 据一些专家分析,由于中印两国经济结构相似,同是两个发展中大国,这必将导致竞争加剧。一是在某些同类出口品中形成竞争,诸如纺织品和轻工业品等。二是在技术和工程项目方面,两国虽然都不及发达国家,但又是发展中国家的佼佼者。两国的许多适用技术和一些“交钥匙”工程项目很受发展中国家的青睐,随着两国同时大力向外拓展业务,在这类市场上的竞争也会增加。三是两国都可能成为制造业大国,从而步入制成品的全面竞争。 《华南新闻》 (2004年02月05日 第二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