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学者新论:中国的社会救助制度向何处去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2月06日00:20 人民网

  乔新生

  2004年的春节前夕,江城武汉市政府救助机构的工作人员来到大街小巷,邀请沿街乞讨的流浪人员吃团圆饭。没有想到的是,这一充满温情的举动引来了许多议论。香港一家媒体在报道这一事件时,认为政府选择时机不当,因为春节前夕正是乞丐最赚钱的时候。北京的一家媒体在报道武汉市政府的救助措施时,认为请客吃饭固然好,但如果强制收容遣返回乡,则有可能让流浪乞讨人员敬而远之。

  作为武汉市民,我认为这些报道总有一种隔靴搔痒的感觉。武汉市救助流浪乞讨人员的举动是真诚的,措施也是得力的。据《楚天都市报》报道,截止到2004年1月20日,已经有100余多民工获得了市政府的救助,其中超过90%的人已经被安排返乡,其余民工也在大年三十回家。

  之所以还有一部分流落街头的人拒绝接受武汉市政府的救助,我想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首先,流落街头的人普遍缺乏信息来源渠道,他们可能并不知道市政府的有关政策措施,因而难以接受市政府的特别救助。那些衣不蔽体的孩子,浑身肮脏的老人大多都是文盲,他们无法通过现代传媒了解市政府的所作所为,因此,武汉市政府的各项措施对他们可能起不到作用。其次,部分需要救助的人员可能已经知道了市政府的举动,但由于担心被收容审查,因而逃离市政府救助工作人员的视线之外。旧制度在他们心底所留下的阴影尚未完全消除,他们不愿意接受政府的任何帮助。最后,也可能有一部分不需要救助的假乞丐因为害怕暴露身份,而逃避政府临时救助措施。因此,解决救助中存在的问题,必须增加信息的供给,必须让那些需要救助的人了解政府的政策。与此同时,在救助的过程中应该注意他们的感受,让他们有尊严地生活着。

  现在,传媒报道非常迅速,市政府的一举一动都可能见诸于报端。当媒体详细的描绘被救助者接受政府救助全过程的时候,不知道这些人的家属会有何感想?当被救助者看到媒体对自己狼狈不堪的落魄境遇的报道时,不知道他们今后将怎样生活?

  社会救助是物质上的,但同时也是精神上的。如果他们获得了物质上的救助,但却在精神上受到伤害的时候,我们的救助是不成功的。中国俗话说,救急不救穷,春节期间对那些钱财被盗的民工来说,政府的救助部门只是在救急,而没有救穷。我们的社会救助管理办法是一个救急的办法,但不是一个救穷的办法。那些接受救助的人不需要感激涕零,更不需要出卖自己的尊严,因为社会救助制度是整个社会秩序良好运行的一个组成部分。出门在外,每个人都有着急的时候,如果因为丢失了钱财,得到了政府的救助,而必须在大庭广众之下接受采访,甚至做出感激涕零的举动。那么,这样的救助是不人道的。

  我们不排除一些社会闲杂人员利用乞讨的方式发家致富,但是,在救助的过程中,如果确实查明属于陷入窘境,衣食无着,举目无亲的公民,政府应该伸出援助之手。对那些以乞讨的方式获取财富的人,政府也应该进行甄别处理。我赞成对流浪乞讨人员发证管理,其原因就在于现在确实有一部分人依靠乞讨谋取巨额钱财。对那些租用残疾儿童,进行规模化乞讨的公民,应当适用刑法和行政法对他们加以制裁。对那些骗取公民钱财的假乞丐要追究其刑事责任。

  每个人都有权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包括流浪乞讨的方式。但是,流浪乞讨的人在追求行动和精神自由的同时,也应该学会过清贫的生活。如果以乞讨的方式谋取钱财,并且过着豪华的生活,这样的公民不允许在文明社会继续存在,因为公众还无法接受这样的财富分配方式。一个国家的公民,如果没有良知和爱心是无法繁衍下去的,但是,如果爱心被滥用,那么整个社会将走向堕落。文明对待乞丐,因为他们是真正的乞丐;严厉地惩罚骗子,恰恰是为了更好地对待真正的乞丐。我们的制度不能忽左忽右,我们的制度在执行的过程中也不能变形。我们不但要有救急的法律,还要有救穷的法律,只有当我们的法律形成一个有机的体系,并且能够得到贯彻执行,我们期待的文明秩序才会到来。

  (作者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来源:人民网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