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皮影戏电影(茶亭)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2月06日09:43 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卢新宁

  新年刚过,恢复正常生活的人们还沉浸在节日的欢娱中,回望春节林林总总的文化新闻,一部叫《小康路上》的轻喜剧皮影电影分外引人关注:这是中国首部皮影戏电影,也是近年来少见的面向农村的“贺岁片”。

  “一口道尽千年事双手对舞百万兵”,起源于两千年前的皮影艺术是中华民俗文化中的一枝奇葩,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幕影文化娱乐形式。中国皮影艺术从13世纪元代起,曾随军事远征和海陆交往,相继传入了波斯(伊朗)、阿拉伯、土耳其、暹罗(泰国)、缅甸、马来群岛、日本以及英、法、德、意、俄等亚欧各国。皮影戏所用的幕影演出原理,以及皮影戏的表演艺术手段,对近代电影的发明和现代电影美术片的发展曾起过先导作用。歌德、卓别林等世界文化名人,都对中国皮影戏艺术给予过高度的评价。

  遗憾的是,如同许多日渐衰微的民间艺术形式一样,在日益增多的新潮娱乐方式的冲击下,皮影艺术也面临绝境。在“拯救皮影”的呼声下,人们开始张罗为皮影戏建造一座博物馆,并希望通过申报联合国教科文非物质文化遗产,来挽救这门濒临灭绝的东方艺术。

  但这样的思路让人心存疑虑:难道我们的后人只能从一座座博物馆里,追忆那雕琢精美的落寞身影;只能在一份文化遗产的收藏清单中,遥想那光影之间跃动的精魂?

  这正是皮影戏电影《小康路上》的可贵突破。在电影越来越向高科技靠拢的今天,这部由北京孙明强影视文化传播公司推出的皮影戏电影,完全回归传统民间艺术,将皮影戏这门绝艺第一次搬上了荧屏,用电影这种现代娱乐形式,重装了皮影这瓶“老酒”。在充分吸取皮影戏艺术精髓的基础上,《小康路上》大胆创新,使得皮影的“平面艺术”,脱胎换骨成卡通化、艺术化、戏曲化的立体现代艺术。

  我们该庆幸皮影戏这种从“一般过去时”到“正在进行时”的变化,它让今天的人们能用目光去击活古老文化的遗脉,它让沉寂的皮影能有一个走上前台的机缘。更重要的,这种变化背后蕴藏着可贵的突破:不仅是艺术创造形式的突破,更是文化遗产保护观念的突破。

  《小康路上》的导演毛这样说,皮影戏再有价值,如果无法融入现代生活,无法流淌在时代的血液里,也只能是一件精美的工艺品,有价值但却没有生命,就如同珍稀动物的标本,留给后人最多的只有遗憾。我们想做的,就是要在沸腾的现代生活中,找到它存活的土壤。

  《小康路上》因此突破了以往皮影戏只讲述神话传说、历史故事的局限,将视线投向了鲜活的生活,而且是农村生活,用皮影戏这种古老的农村艺术形式,表现现代农民迈向小康之路的喜怒哀乐。

  《小康路上》尚未完成,就被韩国一家公司买断在韩国的发行权;看完这部影片的法国人则问,这部影片能否在卢浮宫上映?让他们感兴趣的不仅是中国第一部皮影戏电影所展示的独特的东方文化艺术,还有它所描述的当代中国农民的真实生活。

  让古老文化真正“存活”在我们民族的生活里,而不是“苟活”于历史的记忆中———但愿我们的文化工作者都能有这样的追求,都能有这样的突破。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04年02月06日 第二版)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