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手机》之争与文艺批评缺席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2月08日07:30 新京报

  “崔永元怒打手机”,近日终于引来了“反击”之声。据媒体近日报道,一位研究影视的学者,虽然没有指名道姓,但那句“挂着评论招牌泄私愤的做法都是不可取的”,其指向明显就是崔永元。我细细看过崔永元对电影《手机》以及导演冯小刚的批评,的确感到了文中潜藏着一些“愤怒”,但小崔对冯氏贺岁系列影片的批评,似乎还没有超出文艺批评的范畴。看来,“愤怒”只是个由头,崔之态度充其量就是一吐为快,他的话并没有太多“挂着评论招牌泄私愤”的意味。

  应该看到,如今一位“名人”公开大胆地批评另一位“名人”的现象太少了,所以崔永元的直率批评才会产生这样大的反响。但由一位新闻系出身的电视主持人来评论电影艺术,且一针见血,令人眼睛一亮,多少折射出了当下文艺批评界的软弱无力。

  当下的文艺界,和风劲吹已成了特色。评论者与创作者之间联系紧密,毫不避嫌,哥们儿之间以和为贵,文艺评论变异成了宣传和吹捧也就不再奇怪。而另一些评论者更是好为“伯乐”,甘当“女”师,不断提携“后进”和“学生”,自然也不断得到实惠。

  批评的缺席,并不意味着没有理智的批评之声,而是说这样的声音太少、太稀疏,形不成强大的舆论力量。于是,文艺评论界的怪现象便屡见不鲜。其中之一便是,一旦有对某位作家或某部作品的批评声音出现,必有人索隐其背景,仿佛后者才值得关注。

  缺少理性、睿智又不乏锋芒的批评,不仅为宣传、吹捧式的评论让出了空当,也使“酷评家”们有了施展的场所。其实,“酷评家”们的“酷评”虽偶尔能够一箭穿心,煞是痛快。但以破为立、矫枉过正的极端观念的遗害已为现代中国的历史所证明。况且有些“酷评家”“见谁灭谁”的姿态,更多地是在自我玩味、自我表现。

  文艺批评的原则本来是很简单的,但现在掺杂了太多的文艺以外的因素,就不再那么容易“有好说好,有坏说坏”了。长期的“和风”,也让被评的一方,自尊心过强,一点批评意见也听不得,并且动辄以打官司、上法院相威胁。

  不过,这次或许可以出现例外。冯小刚对崔永元的批评所作的“现在言论自由”的表态,倒很有面对批评的君子风度。但愿这一回,两位“名人”能在怎样进行正常的批评与怎样对待正常的批评方面,为公众树立起榜样来。尤小立(江苏教师)(来源:新京报)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